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我们参观的第一站。墓主人是明万历帝朱翊钧,还有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
  长陵、定陵、永陵,是十三陵中最大三座陵园,长陵是朱棣的,永陵是嘉靖帝朱厚熜的。万历帝在位48年,排名第一,嘉靖帝在位45年,排第二,所以陵墓修得时间都较长,规模也就大些,但长陵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敢超越的。据称,永陵里面可能陪葬着《永乐大典》,长陵文物就更多了。

  说到定陵,离不开被称为“变色龙”的郭沫若,他带队组织开挖朱棣的长陵,但过了一年未有进展,却因偶然机会发现了长陵的一处塌陷,所以改挖长陵。当时的确出土了很多宝物,但也因技术能力和重视程度都远远不够,导致很多文物遭到了永久性氧化、破坏。导游讲起来,恨得咬牙,包括万历龙袍在内的各种丝织物、典籍,都迅速风化而毁坏,3000多文物损毁大半。文革期间,万历皇帝和两个皇后的尸体还被拖出,当成”地主阶级的总头目”被批斗,尸骨被当众砸烂、鞭尸,成为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郭沫若还要挖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秦始皇帝陵,很多地方政府也效仿要挖当地已发现的皇帝陵,幸好被中央阻止,也就从此之后,国内再未组织开挖过皇帝陵,否则将是文物史上多么大的悲剧。

  此为重门,陵园的第二道门,上面的“定陵博物馆”为郭沫若所书。

XGS_5239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现为国家5A级景区,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次来这已有快20年,这次带着父母和孩子而来。
  秦帝陵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参加了刚结束的第三季《国家宝藏》,推荐的三件宝物是跪射武士俑、秦陵铜车马和青铜仙鹤,对于摄影师赵震印象深刻。

  周朝,在西安建立起丰京和镐京,并称“丰镐”。公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虽有“烽火戏诸侯”之说,但诸侯国依旧派了兵前来救国,打败犬戎,立了周幽王之子为王,即“周平王”。之后平王东迁,定都洛阳,故“西周”成了“东周”。秦襄公因护驾有功,被封诸侯,得赐岐山以西之地,秦始建国。此外,周天子许诺,秦国赶走犬戎后,其所占之地皆为秦地。

  所以,秦人实行军功爵制,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凭借军功获得土地和官爵。在长期和少数民族的征战中,秦国逐渐建立起世界最强大的军队,最终以西安为都,横扫六合,统一了华夏。再读读《诗经》里的秦风,一首《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能展现他们军队实力的文物,大概就是这个陪葬的地下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

XGS_5050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清明小长假,选择到西安游玩。前期因公司架构改革,事情多且悬而不决,再加之疫情关系,这便成了今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离京,相对比往年,确实已很晚。

  第一次来西安已是20年前,这期间又来来回回不少趟,给人感觉这是个和开始相关的城市。
  这次清明假期,决定放慢节奏,不图多转几个景点,也不图多去几个地方,就是一次简单出行。所以买了上午九点的高铁,带了本书,在车上看看书,中午吃一顿提前预定的鲜虾套餐和梅干菜扣肉套餐,然后再午休。两点左右到站西安,满轻松惬意,小伊还在车上做了份试题。

  下高铁站,坐地铁,直达酒店。虽然在北京都已很久没坐过地铁,但去年在杭州的打车经验告诉我,节假日在热门旅游城市,应趁早放弃对滴滴的执念,好几次叫车要一两个小时。到汉中,则包了一辆GL8。
  这次的酒店不错,有免费早餐,全天还免费供应下午茶,水果、坚果、茶水、饼干,不限量。过了晚十点,还有免费一碗面。虽吃不了多少,但感觉挺好,尤其旅游在外,让孩子吃点干净水果并不总是方便。

  最美的四月天,不管到了哪个城市,要先赏赏花的。

XGS_4106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西湖,一个国内妇孺皆知的景点,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国家5A级景区。

  其三面环山,湖面面积6.38平方公里,因为名气较大,常被用来作标准单位,衡量国内各大湖泊大小,比如青海湖相当于700个西湖,太湖相当于380个西湖,这样一比,西湖也实在有些迷你。
  但它却是中国公认的“第一湖”,偌大一个中国,江河绵延不绝,湖泽星罗棋布,西湖能在这万般气象中脱颖而出,绝非仅仅靠着颜值。当然,它景色很美,历史上已有一众大咖级人物用诗词诠释,以至于如今每个人站在西湖边,不论多么触动,都已很难再找到更合适的词语替代,所以,所有的夸赞最终都变成了诗词大会,不论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秀闺含香,还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雍容华贵,亦或晴天时“水光潋滟晴方好”,阴天时“山色空蒙雨亦奇”,难怪苏东坡将其比成西施,慨叹“浓妆淡抹总相宜”。

  西湖虽漂亮,但那些人文风韵、名士风流很容易传成浅薄和轻佻,可杭州成了南宋国度,这让西湖凭添了些厚重和雍容,在全国文化中心的加持下华丽转身,论文化底蕴,一时无有望其项背者。它被列入世界遗产项下的世界文化景观名录,靠的不是烟柳画桥,也不是晓风残月,而是以此为背景的吴越遗风、南宋雅韵。

  西泠桥上,苏小小和阮郁正打着同心结,长桥上,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而在断桥的烟雨蒙蒙中,白娘子和许仙终换来了千年一遇,这便是西湖。

XGS_3242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因为疫情,小伊今年在家呆了许久,还没有出去玩过。在感觉北京疫情已经控制得不错时,便选了个周末,准备带着她出去转转,那已是七月底。而选景点时,竟发现她还没到过故宫,所以便来了。
  疫情影响,再加上小雨,故宫门可罗雀,也实属难得。

  也许是来了太多次,便没有太过细看,甚至那些大殿都已没兴趣再往里张望,毕竟里面的陈设已几百年未变了。所以,虽然带了单反,还特意加上70-200mm的镜头,准备着拍些建筑小景,但发现除了给小伊照相,基本全程就是手机。当一个景点来了太多次时,似乎很难再引起拍照的兴趣。
  前些年买过些故宫的书,围绕着明清五百年,围绕着这里走马观花的几十位帝王和数不尽的后宫妃嫔,本有着太多可书的故事。只有当那些一个个类似的宫殿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有了些对应关系时,我们才会发现些许不同,才能找到些以前错过的细节,才会勾起自己孜孜不倦的兴趣。是的,这次来故宫,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到延禧宫,因为看过了《延禧攻略》,想看看璎珞生活过的地方。
  所以,当你发现他人对一个景点、一座山、一个物件有着格外浓厚兴趣时,除了共同的猎奇原因外,往往大概还因为他有着你所不具备的知识,或者你所不知的故事。

  疫情期间,故宫取消了纸质购票,只能网上买,但依旧要到售票处,检查健康码方行。

  很多人对故宫的印象是两色:红和黄,红墙黄瓦,九五至尊的专用颜色,如这午门。

IMG_20200726_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