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陶瓷、玉器,大概是每个博物馆都重点展览的。上海博物馆里的玉器,以良渚玉器开始。这并不意外,因为上海也在良渚文化遗址的范围,对上海来说,是怕被人说成由小渔村发展而来,没文化和没底蕴的。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的远古文明,属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300-4000年,分布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它的遗址中心位置位于浙江杭州余杭区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故得名。
这里出土了大量玉器,即使在世界范围,不论玉器规模、还是玉器在社会生活、礼仪制度中的地位和权重,良渚文化都是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被称作“玉文化殿堂”,其遗址已在去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是玉琮和玉璧,它们被认为是祭祀使用,玉璧祭天、玉琮祭地,恰好一圆一方。
良渚是个尚未发展金属冶炼的文化,如何在坚硬的玉石上留下了痕迹,并做到让人惊叹的精细,在一个毫米的宽度内刻出四五条线呢?靠的是解玉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便指它。有绳切割法,以绳子为载体,加上解玉砂和水,反复摩擦切割;有锯片切割法,用竹片或木器等,搭配解玉石来做切割。
玉琮,一般有扁圆筒形和方柱形两类。这是良渚文化神面纹方柱形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