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古镇,是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或者,人们来这里,只是为了著名的白沙壁画,或感受一下商业氛围还不算太浓且随处可见雪山的古镇,虽然它的确是个安静的让人想留下的地方。
我来此,因为它是纳西族历史中的重要一环,在纳西族古谚语里有句话:白沙是祖父,大研是孙子。
唐时,纳西族经过千余年,从河湟谷地迁徙至此,第一个政治中心便建在了白沙。木氏土司的统治体系也是在此孕育,即使迁都大研古城,白沙仍是纳西族的宗教圣地,木氏也要每年回到此处祭祖。这是故乡老家。
那当年为何要从白沙迁到大研?为何不重点建设和发展这里?这个问题是我们如今来此主要目的。
我想答案有四:一是水源,古时必须先有水后有城,白沙古镇虽然距离玉龙雪山更近,但其主要依赖于雪山融流,唐时已难以满足纳西族日益增多的人口。而大研古城的黑龙潭所提供的稳定涌流则要远大于此处。二是经济,白沙古镇处于雪山脚下,偏离商贸主干道,而大研古城正好位于茶马古道要冲,能有效控制盐、茶、马的贸易税收。事实证明,木氏土司后来便以此积累了大量财富。三是政治,白沙古镇作为纳西族的发源地,有着众多传统氏族,这对于想要一支独大的木氏形成了掣肘。所以,以木氏家族为主导的迁都大研,显然更有利于实现一家的集权统治。四是军事,白沙古镇虽然靠山,但雪山条件恶劣,是退不回去的,而前面却是开阔平原,缺少大研古城狮子山般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不利于搭建军事防御体系。所以,在木氏土司主导下,切断与传统纳西氏族的宗教联系而迁都大研古城,并在往后岁月里不断强化了“木天王”的神权统治。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单反, 云南,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世界文化遗产
时隔多年,再至丽江。若想体系化地了解当地历史,至少需要大研、白沙、束河三个古镇,此外还有白水台、玉龙雪山,这是一串连续的纳西族历史。自然风光的话,除了玉龙雪山外,虎跳峡、白水台比较有代表。
纳西族是个神秘而热门的民族,因丽江而被世人所知,其原是河湟谷地古羌人的一支,因战国末年受秦人扩张压迫而南下。先进入川西高原雅砻江流域,后继续渡金沙江南下,唐初定居白沙。短短几句话却是千年流离。
打开地图,黄河与湟水两条山谷所形成的三角区域,覆盖了从青海湖到兰州之间,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孕育了羌族这个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华文明里的伏羲、炎帝、大禹皆是羌人。河湟谷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汉唐时期时战祸不断,杜甫曾诗云: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唐宋时期,丽江这片地区先后被南诏和大理国统治,纳西族也先后归附。南诏为削弱纳西族,对其做切割管理,逐渐有了三支分离,还迁了一大部分人到滇池,渐渐融入了其他民族。而彻底分界,则是宋末元初。
忽必烈率蒙古军从宁夏出发,奔袭两千多公里到云南灭了大理国,就是《天龙八部》里段氏的大理,他们是白族,这也是中国战争史上最著名的远征战役之一。纳西族西支在此时归附了忽必烈,又因协助灭大理而获封世袭土司,迁大研古城,是核心族群;东支则在泸沽湖,因地理隔绝,以后发展成了不同风俗的摩梭族,近些年因走婚习俗而被世人猎奇;南支则主要分布在香格里拉,白水台那里的便是。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 单反, 云南

片名:岁月神偷/Echoes Of The Rainbow(中国·2010)
导演:罗启锐 主演:吴君如、任达华、钟绍图、李治廷
1、我们被偷走的岁月里,有亲情、有爱情、有生死离别,还有那个物质匮乏的贫穷年代。也有我们封存在曾经的那个年代里再也找不回的记忆,比如和邻居露天吃饭,彼此交换饭菜,比如在站不直的阁楼里写作业,比如把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存起来当做宝贝。只是彼此命运不同,我们没有去做把这些丢进苦海去交换哥哥性命这般有意义的事,我们的还不曾告别,就被岁月悄无声息地偷走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电影, 海报
喜欢寺庙,所以到辽阳,不可错过广佑寺。
它始建于东汉,那是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期,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距今已近1900年历史。
明时毁于兵火,后重建。沙俄入侵东北时又遭严重破坏,后来日俄爆发战争,占领辽阳的俄军以广佑寺为指挥部,结果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仅寺内白塔幸存。所以如今看到的建筑,几乎均为二十一世纪新建。
新建后的广佑寺,主要特点就是大,有世界上最大的青石牌坊、最大的大雄宝殿、最大的青铜香炉、最大的殿内木质坐像,也是最大的仿古佛教建筑群。如今辽阳白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级景区。
其实前面讲辽阳历史的时候,说过广佑寺。
金朝的开国皇帝是太祖完颜阿骨打,其后继位的是他弟弟完颜晟,前两位皇帝虽然灭了北宋,对中原政权不友好,但都是有能力的。之后的皇帝是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孙完颜亶,这个人好酒嗜杀,喜怒无常,不仅杀自己的儿子、弟弟、皇后、妃嫔,还有不少大臣和宗室,甚至酿成“朝省一空”的局面。后来,众叛亲离的他被金太祖另一个孙子完颜亮刺杀。完颜亮当了皇帝后,率大兵远征南宋,金太祖另一个孙子完颜雍便借机在辽阳拥兵自立,最终杀颜亮,成为金朝第五位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们都没当过皇帝,倒是三个孙子轮流当过。
完颜雍的母亲是李洪愿,其夫是完颜阿骨打的第三子。去世后,依据女真习俗,丈夫死后,妻子应改嫁宗族他人,李夫人不愿,便在广佑寺出家为尼,法号通慧圆明大师,当时寺庙的名称还是清安寺。有这层关系,金廷拨了不少银两给这个寺,使它一度成为东北地区最大和香火最旺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辽宁, 手机, 足迹
《红楼梦》在中国是现象级的名著,基本上家喻户晓,并形成了围绕书中世界和作者的“红学”。在整个二十世纪,红学、甲骨学、敦煌学,被公认为中国的三大显学,始终处于社会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并占据主流。基本上稍微在文学上有点造诣的人,是不可能不读《红楼梦》的,很多人也都对这本书有过点评。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红学好像遇到了瓶颈,奇谈怪论频出,整体的声誉和关注度都在急剧下滑,讨论的人已越来越少。当年感兴趣的时候,我也买了一套《蒋勋说红楼梦》,看了一本后,便搁置书架落灰了。
自己浅薄的文学造诣,自然不敢评论这本书,但当年读的时候,确实很喜欢,那是初中的时候。不过自己心里清楚,是因为喜欢它的志怪鬼神之词,还有情窦初开的爱恋。
到辽阳旅游,打开地图发现有曹雪芹故居,便多走几步路来看看。关于曹雪芹这种大咖的籍贯,在国内向来争论不休的,自清朝便已开始。主流说法确实是辽阳,依据是康熙六十年的《上元县志》中有记载,这有展出。
来之后才发现,曹雪芹并未在此居住过,这里只是新建的象征意义的故居。因为自曹雪芹的高祖起,曹家便已迁至沈阳,然后随军入关至北京。曹雪芹出生的时候,曹家已经在江宁织造府生活了六十余年。之后曹家被抄没,家道衰败,举家又迁回北京,也再未回辽阳。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手机, 足迹, 摄影,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