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寺是普陀山最大的寺庙,是这里的三大庙之首,也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法雨寺统称为前寺、后寺,香火最旺,游人也最多,是大多数人来此的必经之地。
其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宋时成规模,名“宝陀观音寺”,后屡有兴废。当前有记载的是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进行扩建,并更名“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清初,荷兰人入侵,除大殿之外均被毁,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朝廷再次重修,并改名“普济禅寺”。
是本次普陀之行的最后一站,从山上下来,沿着海边而行,忽然而见。
首先见到的是多宝塔,又称宝佛塔,于元元统三年(公元1335年),得太子宣让王的捐助而建,所以又被当地人叫做“太子塔”。宣让王是孛儿只斤·帖木儿不花,为忽必烈的孙子。该塔细看很精美,全部由太湖石砌成,是普陀山三宝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就地取材,因为离着太湖不远,可众多园林内,雕刻太湖石的不多,它毕竟本就“皱瘦透漏”的带着一股野趣,雕刻完反而失了灵动的感觉,有了太多不出所料的工整和雕琢。好像豢养的家畜,丢了野性和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