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出差郑州。
那段时间刚开始《王者荣耀》,会用英雄基本只有凯和王昭君。王者荣耀里,沉鱼-西施、落雁-王昭君、闭月-貂蝉、羞花-杨玉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都全了,这个名单也向来少有争议,但中国古代的四大美男,可就有争议了。认可度较高的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但不论名单如何变化,潘安的C位是没有争议的。
潘安,西晋人,关于他的美貌向来不缺赞美之词,身材修长,眉目如画,肤色白皙,三分阳刚,七分儒雅,宽袍长袖,飘逸绝伦,玉树临风,灿若云锦。他的小名是“檀郎”,因大家都乐意,竟然成了夫君的代称。
人不但好看,还有颗有趣的灵魂。他在河阳当县令时,曾率百姓种植桃花,所以河阳县又被称为“花县”,他也被称为“桃花县令”,“花样美男”之词即来源于此。此外,还有个成语“掷果盈车”,说他驾车行路,女子们竞相往车上扔水果,以表达爱慕,连老妪也为之着迷。这个成语如今用来形容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
仅这些也不够,他还得有足够的才。首先是个文学家,常和陆机并称“潘江陆海”:陆才如海,潘才如江,所以才有了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之句。他所写的《悼亡诗》更是开了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先河之作,历代被推为第一。
潘安,郑州中牟县人,郑州东站再往东,北到黄河,东至开封,路过好多次。
阅读全文
摄影, 河南, 手机, 足迹
上次来鹤壁,是因为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这次则是因为河南暴雨。据称,卫国国君好鹤,因“鹤栖南山峭壁”而始有“鹤壁”之名。
很多人不知,鹤壁的淇县便是曾经的朝歌,为商朝的最后一个国都,当时的商王是帝辛,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纣王,于此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朝歌”取义黎明而歌,所以音为“一朝一夕”之“朝”。
周时,卫国、赵国都曾定都于此。比干、子贡、荆轲都是今之鹤壁之人。
住在桔子水晶酒店,旁边便是淇河,淇河是卫河支流,属海河水系。很多人,包括当地人,大多会主观误以为它属黄河水系。这是一条在文化上极其特殊的河,在《诗经》中,有39篇描绘了它两岸的风情。
前段时间读蒋勋的书,他最喜欢《诗经》里的《氓》,取自《卫风》,便发生在淇水之滨,诗中多次提及: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这次暴雨导致的损失不小,这是我们一个客户,边坡已经塌方,下面的铁路则发生了整体位移。
阅读全文
摄影, 河南, 手机, 足迹
很多地方已不是第一次来,所以关注点开始从景点挪开,每有感悟,大多为心境。不少人到中年的,生活所迫和家庭所累,还有理想和能力受挫,日渐老气横秋、处事圆滑,还能理解,可身边一些新人,明明年纪很小,却分毫没有棱角,也一副随波逐流面孔,不禁让人惋惜。这些年看来,又大多性格使然,几无改变可能。
出差郑州,很多人说不明郑州有多大,除了六区一县外,还代管五个县级市,包括:巩义、荥阳、新密、新郑、登封。杜甫出生于巩义、白居易出生于新郑、李商隐和刘禹锡出生于荥阳,这仅是郑州的唐代诗人。
说到性格和棱角,想起了一千多年前出生郑州的刘禹锡,人称“诗豪”。去年出差湖南常德,那里旧名“朗州”,刘禹锡曾被贬朗州司马十年,因此读了很多关于他的轶事。
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刘禹锡和小他一岁的柳宗元,同中进士,年仅21岁,是名副其实的学霸。进士很难,明清时期,平均下来,全国一年百人左右,对应着如今的高考,得是省里前三,所以古代有“五十少进士”之说。而刘禹锡所在的唐朝,那就更夸张了,平均每年录取27个进士,最少的时候一年只有12个。
明清之后,进士分为三甲,一般情况下,一甲有三人,赐进士及第,这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所以,如今旅游时看到进士及第的牌匾,是要肃然起敬的。
唐朝时,刘禹锡和柳宗元同中进士,往后本应是康庄大道了。但,显然没有。放到如今,我们会发现,一个好的诗人比一个好的政治家更易名垂千古。而唐朝的诗人,一般都是在被贬和不幸中锤炼出来的,那是他的劫。
阅读全文
摄影, 河南, 手机, 足迹
河南,郑州,这大概是20年最危险的一次出行。
因为案件开庭,所以不得不去,但法官也确实足够应付,匆匆忙忙走个过场,便让各自散了。
那是一月底,已似有似无地弥漫着关于疫情虚虚实实的消息,却不见新闻。大家仍没戴口罩的意识,所幸临时换了趟回京高铁,避开了原本那辆武汉始发车,这成了如今对那次出差仅有的确幸的记忆。
除此之外的事情,都已在突如其来的对社会影响巨大的疫情下变得模糊和支离。如今再回头看看这些照片,想起点点滴滴,竟恍若隔世般。
在郑州时,还是毫无保护措施的状态,虽然民间流传着武汉封城的小道消息,虽然河南与湖北接着壤,但人们依旧相对麻木。直至回到北京,各种消息才突然弥漫开,防疫措施也随即升级到令人抓狂的地步:戴着手套买菜,手指不碰电梯,出租设着隔断,在外不与人言,回屋要用酒精喷遍全身,网上的热门讨论是要不要用酒精喷鞋底,而口罩曾作为紧俏货,要坚持戴上一周不换。哪怕酒精和消毒液,也一夜间变得紧俏。
吃饭的地方已经开始变得冷清,不似往年。
阅读全文
摄影, 河南, 手机, 足迹
如果在河南选一个最想去的地方,莫过于商丘了,主要因为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河南没有去过的地方,并不是很多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里,仅剩了它。
商丘之名由来已久,据称是商族始祖契因辅佐大禹有功,被封于此,迁走后,这片地便被称之“商丘”。
应天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时期后晋人杨悫创建。
今之商丘,古时为睢阳,又名宋州,赵匡胤曾在此任归德军节度使,故被认为是宋朝龙兴之地,起家之所。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宋真宗因赵匡胤谥号里有“应天”二字,改宋州为应天府,书院也随后更名。
应天书院,还名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和南京国子监。其实它的名字变更间接反映了地名变更。
当然,此南京和今之南京市不同,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应天府被列为陪都,称“南京”。至此宋朝已有三京:东京汴梁、西京洛阳、南京商丘。之后也有了北京,即大名府,在今之河北。
南京书院因此而得名。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其又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这大概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通过升级方式而成为国子监的书院了。当然,这多亏了这里的领头人,范仲淹。
阅读全文
摄影, 河南, 手机,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