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

  因为疫情,小伊今年在家呆了许久,还没有出去玩过。在感觉北京疫情已经控制得不错时,便选了个周末,准备带着她出去转转,那已是七月底。而选景点时,竟发现她还没到过故宫,所以便来了。
  疫情影响,再加上小雨,故宫门可罗雀,也实属难得。

  也许是来了太多次,便没有太过细看,甚至那些大殿都已没兴趣再往里张望,毕竟里面的陈设已几百年未变了。所以,虽然带了单反,还特意加上70-200mm的镜头,准备着拍些建筑小景,但发现除了给小伊照相,基本全程就是手机。当一个景点来了太多次时,似乎很难再引起拍照的兴趣。
  前些年买过些故宫的书,围绕着明清五百年,围绕着这里走马观花的几十位帝王和数不尽的后宫妃嫔,本有着太多可书的故事。只有当那些一个个类似的宫殿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有了些对应关系时,我们才会发现些许不同,才能找到些以前错过的细节,才会勾起自己孜孜不倦的兴趣。是的,这次来故宫,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到延禧宫,因为看过了《延禧攻略》,想看看璎珞生活过的地方。
  所以,当你发现他人对一个景点、一座山、一个物件有着格外浓厚兴趣时,除了共同的猎奇原因外,往往大概还因为他有着你所不具备的知识,或者你所不知的故事。

  疫情期间,故宫取消了纸质购票,只能网上买,但依旧要到售票处,检查健康码方行。

  很多人对故宫的印象是两色:红和黄,红墙黄瓦,九五至尊的专用颜色,如这午门。

IMG_20200726_1 继续阅读“故宫”

宏村

  宏村,位于黄山脚下,是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村,刚去过的西塘,它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两者称呼不同。它们前几批的含金量都还好,可如今这两个称号有点泛滥,已经七八百个了。

  宏村始建于南宋,原为汪姓聚居地,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仍保存着不少完好的明清建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还和西递一起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的村落里属于优等生,尤其引以为傲的是它的风水布局。
  它整体采用了牛形布局,雷岗山是牛头,在北面;溪水上四座桥是牛腿,在西面;村口大树是牛角,在西北角;月沼是牛胃,在中心;南湖是牛肚,在靠南;整个村子是牛身,村落里的流水是血管,形似个卧着的牛,大体如此。可今天花了一上午时间,找了很多文章,也翻了很多材料,都说得挺好,可想要一个比较形象的对比图,竟然没有找到,拿着宏村地图和航拍照片看了半天,感觉并非很形象。

  在国人的传统认知里,向来是神似高于形似,意境先于实景的,这也许便是文化的一部分。四周青山相映,溪水绕户而行,白墙青瓦错落,绿柳荷莲点缀,偶尔还有鸡鸣犬吠,鸟语虫鸣,一座恰好的古桥浮于水波,走上去如同进入了一幅中国山水画,人、家、自然三者相融合,这也许便是风水,便是徽州古人至高的追求。

  宏村真的很美,被称为“画里乡村”,这个画面几乎随处可见。

XGS_9267 继续阅读“宏村”

黄山(3)

  黄山的三大峰中,光明顶一直开放,而莲花峰和天都峰是轮休,一次五年,每次只开放一个。这次轮到了莲花峰,它是黄山最高峰,得名于它的形状,形似莲花,如下图右侧。
  古人云:遥看天际浮云卷,露出峰顶十丈花。

  黄山所在之地,曾因地壳运动,导致地下的岩浆上涌,侵入到距离地表数千米的位置,然后慢慢冷却,便形成了花岗岩质的黄山雏形,那是约一亿年前。后来,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相撞时,此处被抬升,导致地下的花岗岩体露出地表,形成山体。
  之后,此地曾发生过三次冰期,经过冰川的搬运、刨蚀、侵蚀等,成了如今的基本雏形,再之后就是风雨的风化作用,那是亿万年的雕凿,成了如今模样。

  岩浆在冷却形成花岗岩的过程中发生收缩,会导致花岗岩体内部形成缝隙,即“原生节理”,这便是后期很多岩石形成的基础,比如上一篇说到的飞来石,在飞来石和下部基石接触的面上有原生节理。花岗岩不像石灰岩那样有二氧化碳时会溶于水,所以黄山上基本没有溶洞、天坑、地下河,另一番风景。

XGS_8989 继续阅读“黄山(3)”

黄山(2)

  西海大峡谷,有着黄山的绝美景色,之前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些年才慢慢火起来。
  整个安徽也如同黄山,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人们深入其中,缓慢收获如同拆礼物般一层一层的惊喜。安徽处于中国几大经济板块的交界,却又似乎每个都落下了它,省内的亳州、安庆、宣城、淮南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可出了安徽还有多少人能想起?至于六安、蚌埠、亳州、黟县、歙县、枞阳、濉溪、砀山、涡阳这些,又有多少人能不犹豫地开口读出来?

  黄山那么漂亮,却不是五岳,其中一个原因是五岳定下来的千年后,黄山才被人熟知。还有一个原因很多人不愿接受,是这座山相对比其他山,文化底蕴少了些。而国内的传统,评价一个地方向来不只看自然风光。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金庸的江湖里有各大门派,基本都在山上,五岳有嵩山派、华山派、泰山派、恒山派、衡山派,此外峨眉山、青城山、昆仑山、五台山、武当山、崆峒山、终南山等也都有门派,唯独没有这个李白诗里和徐霞客游记里提到过的黄山。其实是因为这里没有太多宗教、学派迹象,徽州浓郁的文化和深厚的底蕴,并没有在这座山留下多少印迹,古建和文物几乎空白。

  那便只看自然风景,那便不要错过西海大峡谷。峡谷深处,抬头所见,远处云雾之中的便是飞来石。

XGS_8721 继续阅读“黄山(2)”

黄山(1)

  第三次到黄山。

  这两天正在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向来会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许是那么多年过后,曾经经历过高考的那些人,如今能讨论明白的,也就剩作文了。和全国卷或者其他地方卷讲究“文以载道”不同,江苏高考作文始终是一汪清流,基本与政治绝缘着。他们今年的立意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也的确,我们每个人,往往最关注,甚至大部分时间所关注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影响、所塑造。再加之目前各种软件的大数据分析和推送,我们所涉及的抖音、新闻、音乐、电影、购物,甚至交友,都是软件根据你的日常喜好、收藏、点赞和历史记录所推荐的。在这种背景下,环绕更加紧密、影响更加细微、塑造更加完全,这样来看,大数据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其实也圈囿了我们的视野和认知范围,少了新事物的接触概率。夸张点描述,我们每个人未来的模样,也许就开始于一次随心所欲的浏览、一个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当然,这种影响也可能来源于一场谈话、一个饭局、一次爬山、一个纪录片、一座博物馆。因为去过博物馆,选中了蒋勋《美的沉思》,喜欢上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于是乎喜欢上了《国家宝藏》,之后萌发了踩点博物馆的想法,由此接触到了更多文物,查阅了更多材料,愈发变得喜欢,甚至占据了近期的绝大部分闲暇时间,影响被潜移默化。

XGS_8567 继续阅读“黄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