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曾自称小黄山,现今名气大了后,已很少再听到这个称呼了,景色确实不如黄山。一是景观还行的山峰太少,就那一片核心区,和黄山比起来,少了许多倍。二是普遍山峰个体较小,近景山峰太少,很难有那种立于巨巅之下的震憾感。三是少了黄山松那样的点缀,意境便差了一截,虽有些却远不足。四是游玩性一般,没有黄山的天都峰、莲花峰这种景色和攀高并存的可以挑战体力的,更不用说那个步步是景的西海大峡谷了。
中国三大岩石地貌,喀斯特、丹霞、花岗岩,虽各有千秋,但自古便被推崇的则是花岗岩,代表名山包括五岳的华山、衡山、泰山,还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崂山、三清山、四姑娘山等。它是大陆地壳的主要构成物质,随着板块运动而裸露,然后再经历风霜雨雪,冲刷掉表面的风化壳,多姿多彩的花岗岩了出来。显然三清山这一部分,风化壳的塑造不如黄山那片。
第二天的路线比较简单,原计划早起去玉清台看日出,然后再去看景区招牌巨蟒峰和女神峰。但显然经历了一晚的呕吐后,小伊精神一般,便多睡了会。从五点开始,西周便陆续有起床爬山的动静了。
刚出发时,途中有点云海。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山西, 摄影, 单反, 世界自然遗产, 足迹
太原,来过了很多次,一座似乎很熟悉的城市。
但,其实每座城市,尤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都有着足够我们一生去了解的底蕴,对于一个每次就过来住几晚的外地人来说,谈熟悉,实在是属于狂言了。
古代这里称为“并州”,并州是“九州”之一,辖域范围要比如今的太原大很多。并州产骑兵,也出名将,三国时期的关羽和吕布都是并州人。此外,还产名刀名剪,常出现在诗词之中,杜甫、陆游都提及过。
这次过来,从在街上看到了“并州”二字起,脑中就始终萦绕着一首词,周邦彦的《少年游》。碰巧,这段时间正在背这首词,是啊,虽然年纪一大把了,可依然还在背一些不错的诗词。因为总感觉,对于唐诗和宋词,读完和背熟,是完全不同的感觉,甚至意境都有差异。
试着背写一下: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李师师,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妓,北宋时期的头牌。这首词便是周邦彦和她约会时,突遇宋徽宗,藏到床下并目睹对方二人的恩爱后,醋意大发而写。在《水浒传》里,李师师还和燕青有着一段过往。
这首词中的“并刀如水”,便指并州产的刀,在今之太原。太原酒店的窗外,正有着不错的景观。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足迹, 山西, 摄影, 手机
山西,处于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草原的交界地带,北通塞外、南临中原,不仅具有很高的军事战略意义,更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汇的前沿地带。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这四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的大动荡、大分裂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少数民族内迁、政权更迭频繁,各少数民族不断与中原文明碰撞、融合着。
虽然是几百年的战乱和苦难,但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当新鲜血液注入古老的华夏文明后,新的基因、新的文明,催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盛唐时代。
作为民族融合的地域见证者,山西将这部分时期的文物集中起来展览,称“民族熔炉”。
在公元前后,匈奴人占领并主宰了长城以北,汉朝便在雁门关构筑屏障,重兵把守。后来汉武帝雄起,分匈奴为南北两部,南匈奴臣服,安置在山西与汉人杂居。这件一进门摆在最显眼位置的汉代胡傅酒樽,就是出土于这个时期的这个区域,乍看并不起眼,差点错过。
它是典型的中原地区风格,外面有生动的高浮雕兽面,通体鎏金,还有彩绘图案,那些看似斑驳脱落的斑块,其实就是彩绘,仔细看能看到很多动物,近处的是一只奔跑的羊,带着一股清新的草原文化气息。铸于公元前26年,距今已有了两千多年,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山西, 摄影, 单反, 足迹
前几天谈到博物馆和博物院的差别时,发现山西博物院的名字,是“院”不是“馆”。
其成立于1919年10月,前身是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动荡的年代里几易人手,几更其名,沦陷时还被日本运走了不少文物。1953年更名山西省博物馆,又经历了十年动荡。2004年建成新馆,定名山西博物院。
不论去山西哪个景点,涉及历史的时候,离不开一个人物,阎锡山。大家对他相对熟悉,他有个堂妹阎慧卿,人称“五妹子”,寸步不离,照料他的日常起居,小他27岁。野史是比较引人注意的,也容易让人感兴趣。
1949年,太原即将解放,阎锡山逃往台湾,五妹子没有走。4月24日,解放军攻克太原,“五妹子”给阎锡山发了封电报:“一别永诀,来生再见。妹发电之日尚在人间,大哥阅电之时已成隔世”。她和山西省代主席梁化之,在城破之前一同服毒自杀,然后交由近身侍卫焚化。这样的故事,很容易被影视剧挖掘。
五妹子的第一个丈夫是曲佩环,日本留学生,病逝。之后嫁给梁蜒武,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但五妹和梁蜒武均另有情人,五妹的情人便是上面提及的梁化之,阎锡山的姨表侄子。至于五妹子,或者五姑娘,和阎锡山的野史故事,便姑且猜测了,《戴笠其人》一书里曾说,她是阎锡山的情妇。
扯远了,回到博物馆,“文明摇篮”。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山西, 摄影, 单反, 足迹
中国的四大石窟中,始终觉得云冈最为惊艳,也许是最早参观的,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随着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惊艳这个词已是越来越少得感受了。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值不值得来,这个问题不存在。
石窟,源自印度,佛教徒们提倡遁世隐修,往往在崇山峻岭或者河谷之间找个僻静之处,开凿石窟,身居其间,长久苦修。之后,沿着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传入了中国。所以中国境内最早的石窟多分布在当时的西域诸国,在公元三世纪,如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敦煌的莫高窟,到了南北朝,方在东土盛行。
北魏太武帝时期,为了统一北方,全民为兵,要求50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因为当时的沙门是免税、免役的,引起了一部分阶层的较大不满。后来,魏太武帝又在宰相的劝说下,改信道教,排斥佛教,逐渐发展成了灭佛运动,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若有藏匿,诛灭全门。
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看这年号就知道妥妥的道教了,长安有人谋反,太武帝亲自率兵镇压,结果在一寺院内发现了兵器,皇帝怀疑佛门参与谋逆,便开始诛戮长安城内的全部沙门,焚毁一切经卷、佛塔、寺院。史称“太武法难”。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 摄影, 单反,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