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大石窟中,始终觉得云冈最为惊艳,也许是最早参观的,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随着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惊艳这个词已是越来越少得感受了。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值不值得来,这个问题不存在。

  石窟,源自印度,佛教徒们提倡遁世隐修,往往在崇山峻岭或者河谷之间找个僻静之处,开凿石窟,身居其间,长久苦修。之后,沿着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传入了中国。所以中国境内最早的石窟多分布在当时的西域诸国,在公元三世纪,如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敦煌的莫高窟,到了南北朝,方在东土盛行。

  北魏太武帝时期,为了统一北方,全民为兵,要求50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因为当时的沙门是免税、免役的,引起了一部分阶层的较大不满。后来,魏太武帝又在宰相的劝说下,改信道教,排斥佛教,逐渐发展成了灭佛运动,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若有藏匿,诛灭全门。
  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看这年号就知道妥妥的道教了,长安有人谋反,太武帝亲自率兵镇压,结果在一寺院内发现了兵器,皇帝怀疑佛门参与谋逆,便开始诛戮长安城内的全部沙门,焚毁一切经卷、佛塔、寺院。史称“太武法难”。

XGS_4516
  经过了太武帝的灭佛政策,北魏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所以文成帝继位后,马上颁布了恢复佛教的诏书,并在大同以北魏帝王的形象为蓝本雕凿佛像,一方面是为自己祈福,一方面也宣扬了“皇帝即当今如来”的思想。并于460年开始,在云冈开凿石窟,拉开了佛教石窟艺术在中土的发展大幕,成就了中国石窟艺术的辉煌。

  记住历史不容易,若是拍成了连续剧,就容易了。
  魏太武帝名拓跋焘,是《锦绣未央》中,男主角拓跋濬的爷爷,是俘虏未央父母,灭他们国家的皇帝。可惜,死于宦官宗爱之手,之后被拥立为皇帝的拓跋余,也在几个月后死于宗爱之手,宗爱不小心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诛杀了两位皇帝的宦官,后被拓跋濬诛杀,灭族三代。
  拓跋余就是南安王,吴建豪所饰演的大长脸男二号。

  另外,电视剧里的长相可不是真的,因为拓跋濬继位时,只有十三岁,下令建造云冈石窟时,也仅二十一岁,去世时不过二十六岁。电视剧里和未央打情骂俏的他,还没有当上皇帝,年龄应该只在十来岁的小学时代。

  时近中午,吃过午饭,不想麻烦人,酒店门口走几步,有公交直达景点。

XGS_4506
  下车,往里走,可要走不少的路,过佛光大道、过昙曜广场等一系列新修的却没有什么人气的建筑。
  两侧共13对象驮石幢,下方是六牙白象。

XGS_4507
  国内很多旅游景点,在有了相对名气后,会重建或重修一批历史上曾经存在过,或者古籍传说中提及过的人文景观,当成景点的扩展和延伸,也当成景区的重要附属。往往却外在仿古,内在空虚,设计简单粗狂,细节避而不谈,好高、好大、实空。这个灵岩寺,大抵就是属于这一类的。

  倒是它的两块匾额,书“天高云淡”、“山净尘清”算得人心,因为上次来这里时,石窟上飘着一层煤灰,那是山西靠煤带动GDP的时代,希望世界文化遗产之地,如同这匾额所书,山净尘清。至少现在代表着当权者勇于直面了。

  十里河畔洗尽古今风云人物好梦都成百年恨唯大佛泰然万念俱空;
  武州山下看破天地沧桑世事痴情皆为终身累独香火依样千秋犹存。

XGS_4508
XGS_4509
  没有请导游,所以如今整理材料花费了不少时间,哪怕已不是第一次来。
  基本上每个参观的人,首先看到的都是第三窟,或者说第一个留下印象的是第三窟,内为阿弥陀佛雕像。以它来讲石窟的雕刻过程,最为方便,况且还是云冈最大的石窟,不容错过。
  据说,开凿石窟时,是先从上部凿洞,然后工匠进入,掏空石窟,留出空间。再之后进行初步设计和勾勒,然后从上往下精雕细刻,这样就不用搭架子了,人有地方可站。若有雕刻比例失当的,脚部就会在地面之下,云冈石窟还这有这种情况。这个石窟内,那个上方的洞依旧存在着,光线进入,刚好照亮了佛像。

XGS_4512
  佛像面部很圆润。

XGS_4513
  云冈石窟的大多窟前都有类似建筑,只不过大多为木质,且时代久远,已损毁不见。五、六两窟窟前现存的窟檐,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其他的为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

XGS_4518
  第五窟内的释迦牟尼,为云冈石窟最大佛像,且窟内满是彩色石刻。
  看着并不是很大,其实它的双腿长达15.5米,一只脚上可站12人。

XGS_4522
XGS_4525
XGS_4524
  与五窟相连的第六窟,中央有一个连接窟顶的方形塔柱,高约15米,分两层,各有佛像。整个洞窟富丽堂皇,几乎找不到一块空白,被誉为云冈石窟第一精巧,代表了北魏时期石窟艺术的最高境界。
  据推测,开凿完第六窟后,北魏就迁都洛阳,凿龙门石窟去了。

XGS_4532
XGS_4538
XGS_4540
XGS_4542
  后面的五华洞。

XGS_4548
XGS_4543
XGS_4546
  云冈石窟开凿的推动、组织和经营,都是北魏复兴佛教的名僧昙曜。
  他与拓跋濬的见面,被后世进行了演绎,相传是在路上,文成帝的车队经过,马却咬住昙曜的袈裟不放,就此相识。之后,从公元460年开始,皇帝授意在此开凿石窟,如今的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号洞窟,便是由昙曜负责开凿的,即“昙曜五窟”。
  五个石窟统称“灵岩寺”,内各有一尊佛像,均非常高大,各代表一个皇帝:从第十六窟开始,依次为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文成帝。

  第十六窟,高13.5米,代表道武帝拓跋珪。

XGS_4550
  十七窟,高15.6米,代表明元帝拓跋嗣。

XGS_4551
  十八窟,高15.5米,代表太武帝拓跋焘,导致“太武法难”的他身披千佛袈裟,面露忏悔神态。

XGS_4552
  十九窟,高16.8米,代表景穆帝拓跋晃。
  他是拓跋焘的儿子,拓跋濬的爹,在拓跋焘尚未驾崩之前便已去世,追谥为景慕太子,未继位。
  但拓跋濬之前有个皇帝,便是上面说过的拓跋余,毕竟是正式登基的。在《锦绣未央》中,是拓跋濬的情敌,登基几个月,仅两百多天便被宗爱所杀,可拓跋濬并没有认可他,登基后只是以诸侯王的礼仪安葬了拓跋余,谥号为隐王,并非皇帝,故无雕像。

XGS_4553
  第二十窟,是如今云冈石窟的标志,原型就是拓跋濬,主持开凿云冈石窟的皇帝。恢复了佛法,嘴角含笑,功德圆满,如同此佛像的禅定印,相传佛祖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修习成道时,就是这种姿势,有内心安定之意。

  此处是武周山,是北魏神山,为遥拜北方,祈求神灵保佑之所,其最高处称作“云冈”,故石窟得此名。

XGS_4554
XGS_4574
  近年,景区修建了博物馆,有一些展出,但精品不多,可入口非常现代。

XGS_4584
  一般情况下,石窟基本上都是供养人提供资金并建造,佛门少有这种财力供开凿石窟的。初期,窟内的供养人多在佛像下端,比较小,且多呈跪式;之后有了立式,人物也逐步变大,服装开始变得多彩华丽。
  云冈石窟,有皇家组织的,也有官家组织的,甚至也有一些老百姓的,供养人的雕刻自然容易找到。

XGS_4610
  出,绕过反复的回廊和小贩,回市内,奔太原。

Trackback

no comment untill now

Add your commen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