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3)

  黄山的三大峰中,光明顶一直开放,而莲花峰和天都峰是轮休,一次五年,每次只开放一个。这次轮到了莲花峰,它是黄山最高峰,得名于它的形状,形似莲花,如下图右侧。
  古人云:遥看天际浮云卷,露出峰顶十丈花。

  黄山所在之地,曾因地壳运动,导致地下的岩浆上涌,侵入到距离地表数千米的位置,然后慢慢冷却,便形成了花岗岩质的黄山雏形,那是约一亿年前。后来,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相撞时,此处被抬升,导致地下的花岗岩体露出地表,形成山体。
  之后,此地曾发生过三次冰期,经过冰川的搬运、刨蚀、侵蚀等,成了如今的基本雏形,再之后就是风雨的风化作用,那是亿万年的雕凿,成了如今模样。

  岩浆在冷却形成花岗岩的过程中发生收缩,会导致花岗岩体内部形成缝隙,即“原生节理”,这便是后期很多岩石形成的基础,比如上一篇说到的飞来石,在飞来石和下部基石接触的面上有原生节理。花岗岩不像石灰岩那样有二氧化碳时会溶于水,所以黄山上基本没有溶洞、天坑、地下河,另一番风景。

XGS_8989 继续阅读“黄山(3)”

黄山(1)

  第三次到黄山。

  这两天正在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向来会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许是那么多年过后,曾经经历过高考的那些人,如今能讨论明白的,也就剩作文了。和全国卷或者其他地方卷讲究“文以载道”不同,江苏高考作文始终是一汪清流,基本与政治绝缘着。他们今年的立意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也的确,我们每个人,往往最关注,甚至大部分时间所关注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影响、所塑造。再加之目前各种软件的大数据分析和推送,我们所涉及的抖音、新闻、音乐、电影、购物,甚至交友,都是软件根据你的日常喜好、收藏、点赞和历史记录所推荐的。在这种背景下,环绕更加紧密、影响更加细微、塑造更加完全,这样来看,大数据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其实也圈囿了我们的视野和认知范围,少了新事物的接触概率。夸张点描述,我们每个人未来的模样,也许就开始于一次随心所欲的浏览、一个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当然,这种影响也可能来源于一场谈话、一个饭局、一次爬山、一个纪录片、一座博物馆。因为去过博物馆,选中了蒋勋《美的沉思》,喜欢上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于是乎喜欢上了《国家宝藏》,之后萌发了踩点博物馆的想法,由此接触到了更多文物,查阅了更多材料,愈发变得喜欢,甚至占据了近期的绝大部分闲暇时间,影响被潜移默化。

XGS_8567 继续阅读“黄山(1)”

九华山(3)

  为何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这要从一个韩国人说起。虽然韩国人喜欢把很多东西都说成是自己的,但在这个事情上,他们也许碰巧对了。地藏菩萨在佛教盛行的印度并没有多少信奉者,在中国却成了四大菩萨之一,这也和古新罗国(今韩国)的王室贵族,金乔觉密不可分。

  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正值中国的盛唐,佛典的大规模翻译基本结束,佛教的发展空前繁荣。在内,寺院林立,礼僧敬佛;在外,求同存异,包容开明,这种氛围吸引了很多国家的僧人来华求法,24岁的金乔觉便是其中之一。他带着神犬谛听,渡海而至,栖于九华山。

  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99岁的金乔觉圆寂,肉身被置于函中,三年后依旧“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佛徒见此情景大奇,根据佛经所述,认定其为地藏菩萨化身,尊称“金地藏”。从此,地藏菩萨与九华山名声大振,在国内渐渐与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并称。

继续阅读“九华山(3)”

九华山(2)

  本是天堂,何言地狱。

  四大佛教名山,若论景色,九华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若论佛教氛围,五台山、其他。当然,这完全是个人主观判断,更取决于运气成分,尤其景色。还与心情、季节、天气等等有关。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地藏。唐玄奘译出的《地藏十轮经》,其中这寥寥数语的描述,道出了“地藏”之意,让人读了又读,数遍,不忍忘记。
  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中,最低调的便是他了。大行普贤、大智文殊、大愿地藏、大悲观音。何为大愿?因其功德本与佛齐,却不现佛身,始终以菩萨身度脱罪苦众生。受释迦牟尼之托,在其涅槃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祖之际,教化众生,度脱众生。其立下了十二大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所云之景,我有幸得见。

继续阅读“九华山(2)”

九华山(1)

  合肥半年会,结束后留了一个周末。大多数,或者说基本全部的人都去了黄山或者宏村那一条线。黄山已经去过几次,所以这次脱离大部队,前往九华山。也曾犹豫过天柱山,若不是有个行李箱,夜爬天柱等着日出,也是个不小吸引。
  安徽并不常来,九华山的交通也说不上方便,更撑不起一个长线旅游,所以被一再搁置。也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地藏菩萨在汉代佛教里主管的地方似乎有些不大吉利,所以误了行程,误了虔心。但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总是缺着它没来,心里感觉空空的。

  九华山,位于安徽池州市,国家级风景区,5A景区。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共有九十九座山峰,其中九主峰形似莲花,李白赞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而得名“九华山”,乾隆曾御笔“东南第一山”。

  第一天到得晚,住在山上,九华街,祗园禅寺旁。

继续阅读“九华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