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原计划要去日本,结果犯懒没提前买票和安排行程,九月底临近放假,才发现机票价格贵到离谱,便放弃。寻找其他国家行程,也都折在了机票上,看来不提前预定,总要多付出些成本。
  目标转移到国内,打开中国地图,发现了福建。

  福建,是个很特殊的省,简称“闽”,其造字的“虫”,即“长虫”,通“蛇”,在我家乡的方言中,至今仍称蛇为“长虫”。故“闽”的字面意思是门内一条蛇,即家门供奉蛇的氏族。闽越人的图腾为蛇,而蛇的天然不亲近属性,导致以蛇为图腾的民族大多披上了一层神秘感。

  福建多蛇,是因为多山。其山地丘陵占陆地面积的80%,仅东南角有些许平原存在,是厦门、漳州、泉州的朋友圈。西部的武夷山山脉,西侧陡峻而东部舒缓,形状似一个人坐在椅背上,面朝大海。山体还拦截了水汽,使福建降水充沛,拥有全球同纬度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成为我国森林覆盖率最大的省,高达65%。
  福建还多雨,闽江的水流量超过了长度是它十倍的黄河。降水多,自然也多河,但大多源于山,终于海,在省内自流,成为一个封闭体系。水流日复一日地切割着山体,劈山裂谷,成就了如今的极致风景。

XGS_1659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 ,

  喜欢一座城,不只是因为去过。
  一年飞行二三十次,多的时候达四五十次,但能记住的机场寥寥无几;一年去过的酒店数不清,豪华的、简陋的,但能留下印象的屈指可数;同样,每年都要去上四五十个地市,但由公司、酒店、机场所构成的城市形象,如清水般平淡,杯杯相似无味。

  最近有人为996振奋高歌,也有人嗤之以鼻。很多时候,大多人有自主选择996和955的权利,更多是因这个社会或周边人的压力而“迫不得已”,也许往往是后者,怕被不认可、怕被超越、怕被淘汰。选择在家宅着电视,还是趁着年轻提升些自己、兑现些价值,有自主权时若选择了后者,就别想着再立个牌坊,像是多么委屈。
  我们该有些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属于生活中的自己,工作可不是全部,要协调好工作之内和工作之外,不因社会的功利或功名而左右成毫无趣味之人;但我们也该有些时间属于生活和工作中的真正自己,不论生活还是工作,从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里抽出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为了提升或改变,为了人生趣味。

  工作繁忙,生活不易,但总有些空隙时间可以调节,才能在无奈中多许精彩。
  骑行了遇龙河,逛了逛青石街道,才喜欢上了阳朔这座城,不只是因为来过。

IMG_4293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都知“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很多人到了阳朔还以为被旅行团骗了,殊不知山水景观主要就集中于桂林的阳朔县。可毕竟,桂林的喀斯特地貌不仅仅只在阳朔,整个桂林、整条漓江都有,阳朔只有漓江的一部分。况且,桂林市区有叠彩山、象鼻山、芦笛岩,还有两江四湖的漂流,那都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核心底气。

  除去漓江,阳朔的核心美景,主要在十里画廊。大概“十里画廊”这个词挺好,所以国内不少地都有这么个景点,比如刚刚去过的张家界,但若做个排名,阳朔无疑属于前列。
  游十里画廊,若是跟着团,那就实在无聊极了,若能租辆自行车,惬意地伴着清风随心而行,那就足以去吹嘘了,毕竟旅游鄙视链中,“我心飞翔”的自助游永远瞧不上跟团游。可若仅仅是去了十里画廊那条游人遍布的马路,往往觉得景色一般,那条路上多为收费景点,什么古榕公园、图腾古道、蝴蝶泉、月亮山公园等,一路下来,门票是花了不少,可除了聚龙潭这种地下溶洞类,其他往往还不如景区外之所见。

  不如花些时间去其他小路,在峰林之间伴着遇龙河骑行。身旁或是拔地而起的山峰,或是抱着襁褓的壮族阿妈,大片的农田,沁人的花香,阳光柔和,微风不燥,倒影柔和,岁月静好,有种终老此处的心情。

IMG_4404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大自然对大地最美丽和壮阔的改造,莫过于喀斯特地貌了,主要是由水对可溶性岩石改造而成,因西方国家最早在南欧的喀斯特高原进行研究而得名,但世界上最大规模、最壮观、最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却在中国。耳熟能详的,就包括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四川九寨和黄龙、重庆武隆、贵州荔波、长江三峡等,此外,还有一众织金洞、芙蓉洞、腾龙洞等等。

  在数亿年前,中国南方还是一片汪洋,不断有大量海洋生物死去的钙质骨骼和其他一些碳酸盐沉积,形成了厚度达10公里的碳酸盐岩海底。之后,随着板块运动,物转星移,沧海桑田,海底抬升成了陆地。然后在南方每年1000-2000mm的降雨冲刷下,溶解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水与不可溶的碳酸盐陆地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可溶的碳酸氢盐而随水流走。持续地冲刷,积少成多,如此亿万年,形成了今之所见的喀斯特地貌。

  根据时间长短,形成过程可分为四个大步骤。第一步,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沿着岩石表面流动,溶蚀出凹槽,凹槽容易积水,更易溶解,越来越深,最后中间剩余部分凸出,变得高耸和尖痩,形成了几十米高的小山峰,比如云南石林。若是在极厚的碳酸盐岩区域,水流可切割出更为高大的山峰,甚至高达千米,它们基座相连时叫“峰丛”,溶蚀到基座分开,相对独立,则称“峰林”,比如这次来的漓江两岸。

IMG_4215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今年冬天来得早些,还没感受秋天便被冻得哆嗦,前几天泰山下了雪,想起泰山之行还没写些什么。泰山,古往今来的别名很多,其实记住“岱山”即可,所有东岳、岱岳相关的寺庙或神仙,大多和泰山相关。

  其海拔不如恒山和华山,在五岳中也只排名第三,若是和西部一众雪山比起来,最高峰1545米的海拔,简直不堪一提。但为何它的名气如此之大?甚至在国内可以算作众山之王,山中帝王?
  它不仅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还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一并旅游相关的顶级称号。可能还是在于文化认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故珠峰是地理上的最高峰,而泰山则是文化上的最高峰。有云,有眼不识泰山。

  古代神话里,盘古死后,倒在神州大地,头部化为东岳泰山、脚部化为西岳华山,左臂成为南岳衡山,右臂成了北岳恒山,腹部则是中岳嵩山,泰山便为五岳之首。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907年),泰安府玉构在泰山顶所题的“五岳独尊”的四个字,还曾出现在老版五元人民币的背后,成为一种民族性的认可。
  它旁是平原丘陵,相对高度虽只有1300米,却能“一览众山小”;它山脉绵亘,底盘扎实,又能让人感觉“稳如泰山”、“重于泰山”。此两者都是中华文化里所期盼的神明所能。

IMG_025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