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在南京呆过半年,当时就一直想来,觉得远,懒得走,结果拖到了回京,便越来越远。本次秋天来到南京,只安排了一个景点,便是这,希望能碰上些早红的叶子,也找点秋意。

  栖霞寺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曾是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中心,和鸡鸣寺、定山寺齐名,还是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
  唐时,曾名“功德寺”,盛极一时,与台州国清寺、荆州玉泉寺、济州灵岩寺并称为天下四绝,网上所说的“四大名刹”,便是指此。鉴真和尚东渡时,还曾于此停留。清朝,乾隆五次南巡,俱设行宫于栖霞,但在末年,毁于和太平军的战火,而后衰落。

  栖霞寺所在为栖霞山,又名“摄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和香山、岳麓山、天平山并称为“中国四大赏枫胜地”,所以如今的栖霞寺,更为有名的是红叶,是秋景。只不过我们来的时候,被告知山上施工,仅寺庙区部分开放,门票倒是便宜了不少,10元一张,老人票5元。
  当然,栖霞山除了寺庙,还有很多可玩之处,“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声誉足以说明,现已经成了国家4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可惜这次因施工而无缘了。

XGS_4213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国庆,总该出去走走的,大概已经成了一个习惯,即使今年已经去了多个地方。临近出门,秋雨风寒,想着暖暖的被窝思绪,若是能在家宅上几天,每天懒觉电视看书,收拾收拾书架,买点花草,也是种不错的假期吧。保温杯的梗搭配上我的年龄,着实伤人不浅。

  曾计划着去安徽,亳州寿县安庆几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撑起一个悠闲的国庆八日,即使可能会有些审美疲劳,也算不错。下载了一张中国高铁运行图,逐站去试,发现到安徽各地的高铁票都已告磬。也是,9月30号才开始去买国庆的车票,确实对这个出行高峰期没有起码的尊重。

  看车票,竟然有到南京的,便买了,行程也就此确认。南京无锡苏州,三座城,甪直木渎两个水乡。
  票是2号的,正好1号在家调整下近期已疲劳散架的身体,顺便逛逛商场,带着妻女和老妈买些衣服,上次逛商场差不多五年前了。生活里有了些怀旧,在中年之后,嗯,出行当天正是农历35周岁生日。

  最近新入手了尼康70-200mm镜头,带着给小公主拍些照片,所以行李中有一半是小伊的衣物,然后其他人衣物加充电器和洗漱用品,再无其他,三个双肩包足以。

  放点音乐,周杰伦的《青花瓷》和《七里香》,正适合这种阴雨天气,奔着生活过半年的南京。

XGS_4324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旅行容易上瘾,所以不放过每一次可以远行的机会,澳大利亚便是如此。

  在我们的行程单上,南美洲、非洲都排在比大洋洲靠前的位置,若单排国家,也还有一众的北欧在前。只不过妻要去悉尼工作半月,能省一个人的机票钱,便促成了这次旅行。但说到底只是个缘由,一个人的机票在物价偏高的澳大利亚之行的总成本中占6.43%,用6%的成本决定了94%的出行,也许该诚实地称之为“借口”。

  前段时间去了趟敦煌,回程机场买了一本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编著的《莫高窟史话》,发现读其所获远多于现场所见,旅行大多如此,行了万里路,读了万卷书,方能在照片之外,有所得真正属于自己。而本次的澳大利亚之行,除了回来后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在网上断断续续查些资料,补充些知识,很难有买本书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欲望。如同博文所用的logo,“to Australia”,当地人称之“土澳”,调侃其缺少文化底蕴。
  这当然是种不小的偏见,我们对着每一片大地、每一个民族得出此结论都只能说明自己本身的浅薄,塔斯马尼亚和乌鲁鲁丰富的文化底蕴足以让人究其一生钻研而不得窥其全貌,它所缺少的只是被世人所共知的可彼此间相互吹嘘讨论以彰显自身渊博的“底蕴”,它只是更为小众或没有那么热门。随着我们知识积累增多,开始变得自负,便容易犯下王朔所言的无知者无畏的妄断。又也许是我们日益浮躁的心和日益渐忙的工作,亦或是日益渐多的是是非非,吞噬了那份曾阒静求知的心。

  如今出去久了会想家,也许真的年纪大了吧。飞机落地,北京醇厚的霾还是熟悉的味道、谜样的颜色,街边的桃花也开了,春天到了。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秋季到春季,似乎一切倒带。而如今,北京也入了秋,澳大利亚的游记才要告一段落,赶紧清算下,免得忘记。过了35岁,出差每每要带着保温杯,以前会放些咖啡,如今只剩茶叶,还是以红茶、黑茶为主,看来是被赵明义打击得够呛,只是缺少了他那份从容和坦然。

auend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

  D12:悉尼(泰朗加动物园)-北京

  这是在澳大利亚的最后一天,没有安排特别的景点,这一天本也属于机动的,用以预防前面因为气候或者意外,导致的时间浪费或推迟,一般做攻略都会留出这么一天。
  当然,购物、大餐之类的,是不会被排在行程内的,大多时候更像个苦行的游者,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喜欢从简上路,十几天澳大利亚,带着单反和三脚架,也就一个书包而已;十几天的意大利,另有冲锋衣裤,亦或薄款羽绒,也只是一个书包而已。习惯了如此出行。大抵也是最怕别人要求代购或者收到友人赠送的占据空间的礼物的理由之一吧。

  最后一天前往悉尼泰朗加动物园(Taronga Zoo),这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动物园,也是最美的动物园。里面有很多有特色的动物,很多人都推荐,我们也便来了。之前一直犹豫,没有定下来,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门票。46澳元的价格,确实有点吓人。
  这个动物园里有讲解和喂食,甚至可以和动物做亲密动作,所以来之前要做好攻略。

  动物园靠着大海,景色真的很棒。

XGS_0429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D11:北领地(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悉尼

  人们在不断地探索世界的时候,终究会和原先生活在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一些矛盾,有激化的,也有缓和的;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有能调合的,也有无法调和的。
  只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选择的最终解决办法,并不相同。

  第一次去云南,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到达梅里雪山,听说了这个被称作藏区八大神山之首的卡瓦格博峰,制造了世界上第二大的登山灾难。也因此知道了,它在藏区人们心中神圣不可冒犯的地位。每当有人去攀登时,便有当地藏民开始不停地进行祈祷、诵经,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的心爱之物去换成诅咒,因为攀登者侵犯了原著人的信仰。在弱肉强食的普世世界观下,他们能做的只有精神上的诉求,是有多么无奈。
  国人很多时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那便禁止攀登吧,所以,卡瓦格博至今仍是处女峰。

  很多美丽的景色,很多蕴含文化的景观,都是在人类与之的相处中,赋予了它很多的文化符号、信仰意义,也正因为此,它们才显得不同凡响。卡瓦格博和乌鲁鲁,便是不同文化下的代表,只是境遇不同罢了。
  1964年,一组锁链被安在乌鲁鲁上,以便于游客攀爬,1976年进一步延长至顶,这便是外来文明对原著人信仰的入侵。阿南古人虽然反对,但在所谓的现代文明规则前只能妥协,景区有告示:“我们不会禁止你攀爬乌鲁鲁,但是作为Anangu领地的客人,我们更希望你能尊重我们的法律和文化传统而不去攀爬乌鲁鲁”。

XGS_0130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