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来泉州?这是我争取的。随着未来的几篇博客,理由便清楚了。而且它在从厦门回福州的路上,也只是多停一站,打个车并浪费几个小时而已,又不用安排住宿。
  朱熹曾题泉州开元寺: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绝不是虚言妄语,来了便知。

  开元寺是泉州第一站,其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相传此处曾为黄守恭的桑园,曾梦到有僧人欲化其地为寺,推辞说,等待桑树生出莲花方可。结果,不过几日,桑树尽生白莲,黄守恭以为神仙显灵,即舍地为庙。
  唐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改名“兴教寺”,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更名“龙兴寺”,至唐开元26年(公元739年),任性的唐玄宗下诏书,要求全国各州都要建立一座开元寺,遂改此名,至今。

  其现在为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为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不过现存的规模也仅有原来的十分之一二,便已足以让我们惊叹。那原是何等规模?大概在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开元寺曾合120院为一个禅刹,称“大开元万寿禅寺”。

XGS_0762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鼓浪屿,之前买其他和旅游相关的书籍时,有过关于这个景点的介绍,我印象中所看到的比较多的词汇是浪漫、小资、情调,大多都和爱情和年轻有关。
  那应该是一个美丽的小岛,有很多漂亮颜色的建筑,有暖暖的阳光晒着,有蓝色的明亮的海浪轻轻拍打着海岸。可以寻一处鲜花满地之处,寻一处有着特色的小店,坐在白色的藤椅之上,吹着海风、读着书,或发呆,或想着些有关青春的事。

  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喜好,也有不同的事情分轻重缓急,如同我现在最大的事情就是孩子能不能每天都臭臭,两三天不臭臭就成了头等大事,而一天早早臭臭了,则一天是个好心情。
  其他时候,工作之外便是生活。不出差的周末喜欢宅在家里,收拾屋子,那几个书架和箱子,几乎每个周末都要整理,似乎总有弄不完的事情,到了晚上才会停下来,然后想着做些什么菜。生活的琐碎很多,似乎,鼓浪屿这种景点,早已经从生活里默默消失。
  昨天看着厦门夜景,似乎比较伤感,写下了上面这些,今天有所不同,但也便不改了。

XGS_0615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相传厦门此地在远古之时曾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有“鹭岛”之称。如今,它已经成为经常活跃在各种旅游热门景点、休闲宜居城市排行榜上的宠儿,鼓浪屿还成为浪漫、爱情、小资的代名词,连美国总统都曾赞这里是“东方夏威夷”。

  而它的历史呢?却因靠着泉州,这个闽南文化的源头、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唐朝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的城市,而显得略有暗淡。在历史长河的大多数时间里,厦门只能是泉州下属的小弟或跟班。“同安”这个名字伴随着它的时间最长,更多的时候只是个县。远没如今的计划单列市来得风光。
  在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朝开始在此处建筑厦门城,厦门之名方才被列入史册。

  厦门在解放前,经济很落后,即使到了1980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只有6.4亿元。而到2014年,这一数字便跃升到了3273.54亿元,傲视国内很多城市。这主要源于改革开放和邓小平在南海画的那个圈。
  1980年,国家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而后又在当年把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2.5平方公里,1985年扩大到全岛。励精图治,敢为人先,方有了如今面貌。

XGS_0305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作为中国的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的名气较之其他三者,显然是略有不足的,大概也是与它的地理位置偏僻相关。天水,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羲皇的故里、曾经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如今的交通确实不大方便。而天水的名字,也伴着它曾经的辉煌,似乎淡出了人们视线许久。

  中国的四大石窟,分别为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前三者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去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请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中,麦积山石窟作为其中一个景点,方才列入世遗名录。来得有些晚了。

  它始建于后秦(公元384年至417年),大兴于北魏,后经各朝代不断扩建、修饰,成今之模样。如今共存窟龛194个、造像7800余尊,壁画1000余平米。
  它坐落于麦积山的峭壁之上,在那么一个形似麦垛孤立突兀的山上凿刻佛龛神像,又是何等麻烦。据说,当年是从下往上堆积木材,堆至最高处,然后开始施工,完成一层,撤除一层,直至完毕。当地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之言。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已经三到平遥了,距离上次过来还不到半年,不过岳父母都没来过,所以这次山西之行还是安排了上。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关于平遥的消息,说在国庆长假期间,仅10月6日当天的日升昌和城墙北门两处景点,就没收了各类用于减免门票的假证件167个,最多的是假军官证,有将近一半。

  说到门票,不得不提一下让人又爱又恨的通票。真要打算逛完平遥,大概是要三天的,镇国寺和双林寺,不容错过。还有清晨的民居与早起的居民,都值得一看。若是用通票,签一下时间,比较划算。而很多人,只去一两个景点,那便很不划算,甚至心里不舒服,感觉吃了大亏。

  在平遥开发之初,曾提出多层次发展的战略,很多私营商铺开发景点,靠门票赚钱。随着景点增多,不仅出现了不利于整体发展的低价竞争,也因一些个体坑蒙拐骗而影响了平遥整体品牌。所以政府开始推行通票。
  初期由于私人景点过多,大部分票价收入都到了私人手里。之后便开始了通票内景点的筛选和淘汰,一旦被排除在通票之外,便很少有人问津。再之后,再听证、涨价,完成华丽转身。通票是个工具,又是个强权。
  定价是否合理,要看游客的通票使用率多高,这个数据景点应该有,但很少有公布的。这可以防止景区在通票内加一些距离很远很偏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的景点,来不合理地提升整体票价。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