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上古时期,彭祖率领族人移居到闽北一带。这位相传活了880岁的彭祖,如今被誉为是中国的烹饪鼻祖、气功祖师、长寿始祖,还有很多人将其视为房事鼻祖。
  当时的武夷山地区洪水泛滥,汪洋一片,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便带领族人开山挖河,疏浚洪水,终还了此处水秀山青。后人为了纪念两兄弟,便称堆土所成山脉为“武夷山”。而挖出的河,便是九曲溪。

  现今,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一堆的头衔着实亮眼。国内能与之可匹的,已寥寥无几。可惜,还不是世界地质公园。

  最近太忙,出发前又去了巴基斯坦出差,回家后因为国庆阅兵,被告知1号小区封闭,所以30号晚上就到了机场住下。为国腾地的同时,1号也不用起个大早了。攻略没时间提前做,只能前一晚再决定明天安排了。

  1号,6点45的飞机,从北京飞武夷山,客栈在景区内大王峰下,先放行李。
  客栈外,景区内的林荫大道,浓郁而鲜明。

XGS_1667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

  国庆,原计划要去日本,结果犯懒没提前买票和安排行程,九月底临近放假,才发现机票价格贵到离谱,便放弃。寻找其他国家行程,也都折在了机票上,看来不提前预定,总要多付出些成本。
  目标转移到国内,打开中国地图,发现了福建。

  福建,是个很特殊的省,简称“闽”,其造字的“虫”,即“长虫”,通“蛇”,在我家乡的方言中,至今仍称蛇为“长虫”。故“闽”的字面意思是门内一条蛇,即家门供奉蛇的氏族。闽越人的图腾为蛇,而蛇的天然不亲近属性,导致以蛇为图腾的民族大多披上了一层神秘感。

  福建多蛇,是因为多山。其山地丘陵占陆地面积的80%,仅东南角有些许平原存在,是厦门、漳州、泉州的朋友圈。西部的武夷山山脉,西侧陡峻而东部舒缓,形状似一个人坐在椅背上,面朝大海。山体还拦截了水汽,使福建降水充沛,拥有全球同纬度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成为我国森林覆盖率最大的省,高达65%。
  福建还多雨,闽江的水流量超过了长度是它十倍的黄河。降水多,自然也多河,但大多源于山,终于海,在省内自流,成为一个封闭体系。水流日复一日地切割着山体,劈山裂谷,成就了如今的极致风景。

XGS_1659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 ,

  城市、文字、祭祀制度、冶炼技术等,都曾被视为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

  我们常说四大古文明,为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国,为何没有古希腊和古罗马?前者几乎是目前西方文明的根,却不在四大文明之中。原因是它并非原生文明,而是次生文明。没有自己独立发展成的文字,必然不是原生文明,希腊文追根溯源可至楔形文字,属古巴比伦文明。
  四大古原生文明为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玛雅。除中国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外,其他文明早已灭亡。是的,目前仅中国汉字,硕果仅存,且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理论上,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个语言,但文字不是,目前我国共有29种文字正在使用,还有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文字,已完全失去了交际功能。基本仅存在于电影电视剧,或旅游景点中,包括很多大名鼎鼎的,如突厥文、回鹘文、西夏文、东巴文、满文等,没错,有满文。满文曾是清朝的官方文字,论数量、论古籍文献,都是之最。而如今,全国一千余万满族人,会说满族语的不过百人,幸好还有汉译典籍,否则那些清史就没有解密机会了。其实,除了汉语越来越普及,其他语言都越来越濒危,面临着消亡。

  这是西夏文。

IMG_7708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今年冬天来得早些,还没感受秋天便被冻得哆嗦,前几天泰山下了雪,想起泰山之行还没写些什么。泰山,古往今来的别名很多,其实记住“岱山”即可,所有东岳、岱岳相关的寺庙或神仙,大多和泰山相关。

  其海拔不如恒山和华山,在五岳中也只排名第三,若是和西部一众雪山比起来,最高峰1545米的海拔,简直不堪一提。但为何它的名气如此之大?甚至在国内可以算作众山之王,山中帝王?
  它不仅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还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一并旅游相关的顶级称号。可能还是在于文化认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故珠峰是地理上的最高峰,而泰山则是文化上的最高峰。有云,有眼不识泰山。

  古代神话里,盘古死后,倒在神州大地,头部化为东岳泰山、脚部化为西岳华山,左臂成为南岳衡山,右臂成了北岳恒山,腹部则是中岳嵩山,泰山便为五岳之首。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907年),泰安府玉构在泰山顶所题的“五岳独尊”的四个字,还曾出现在老版五元人民币的背后,成为一种民族性的认可。
  它旁是平原丘陵,相对高度虽只有1300米,却能“一览众山小”;它山脉绵亘,底盘扎实,又能让人感觉“稳如泰山”、“重于泰山”。此两者都是中华文化里所期盼的神明所能。

IMG_025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不到长城非好汉,来北京,若是很有可能只来一次,故宫和长城往往是首选。所以我们来了长城,八达岭长城,这个每到节假日必然登上热搜,且每每人满为患如同高峰期地铁站的景点。它基本可以成为代表中国的明信片,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据称全世界只有16个国家的人没来过这,大概都是没建交的。

  长城源于春秋时期,当时战争频繁,很多诸侯国为了防御邻国,在边境修筑了一些防御性的关、亭、塞等,后来进一步把它们用城墙连接起来,便成了长城。秦、燕、赵三国为了防御游牧民族,曾大规模修筑过长城。而当时的北京属于燕国,燕为了防御山戎部落而修建的燕长城,便是现今八达岭的前身。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然后派蒙恬和太子扶苏,指挥30万大军和数十万民夫,用了九年,在秦、燕、赵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形成了秦代的万里长城。那数十万民夫中,便有孟姜女的老公。

  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的鼎盛时期。修筑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建筑也最为精美。东起辽宁虎山,经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近万里。
  如今我们所见的长城,大多都是明朝所留。

XGS_9020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