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选择到西安游玩。前期因公司架构改革,事情多且悬而不决,再加之疫情关系,这便成了今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离京,相对比往年,确实已很晚。
第一次来西安已是20年前,这期间又来来回回不少趟,给人感觉这是个和开始相关的城市。
这次清明假期,决定放慢节奏,不图多转几个景点,也不图多去几个地方,就是一次简单出行。所以买了上午九点的高铁,带了本书,在车上看看书,中午吃一顿提前预定的鲜虾套餐和梅干菜扣肉套餐,然后再午休。两点左右到站西安,满轻松惬意,小伊还在车上做了份试题。
下高铁站,坐地铁,直达酒店。虽然在北京都已很久没坐过地铁,但去年在杭州的打车经验告诉我,节假日在热门旅游城市,应趁早放弃对滴滴的执念,好几次叫车要一两个小时。到汉中,则包了一辆GL8。
这次的酒店不错,有免费早餐,全天还免费供应下午茶,水果、坚果、茶水、饼干,不限量。过了晚十点,还有免费一碗面。虽吃不了多少,但感觉挺好,尤其旅游在外,让孩子吃点干净水果并不总是方便。
最美的四月天,不管到了哪个城市,要先赏赏花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 单反, 陕西, 足迹, NIKON D800
很多演出的观众比较多,便会有个错觉,认为自己不错,《寻梦龙虎山》如此,不少“印象”系列亦如此。它们习惯于用观影数据说话,表现出很受欢迎,观众很认可,一票难求的样子,看似逻辑合理,催你做出选择。
其实,到了龙虎山旅游,六点天就黑了,而很多人平时习惯了晚睡,看个演出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这些演出只是迎合了这个日益渐大的市场需求,而这个市场是蓝海。如果同时有十个演出,排名第一的或许可以称自己不错,可你如今就一个演出,不看你看谁?看得人次多,只能说明这个市场的需求大,而非节目好。
广告宣传语上到处是杨澜,大大的头像,也只是借个名,她是出品人、股东之一,和节目的好坏无关。
而所谓的“行进式”演出,当观影人数不多时,可能还有些看头,对我们这种平时周末来看的人来说,都已是糟糕,若遇上黄金周或其他假日的人潮人海,那简直是灾难。当然,出品人、策划人或者导演们,他们自己设计的时候,可能没有体验过他们自己所宣传的那个客流量下的实际演出效果:疲劳奔波,不知所云。
不过,回忆依旧不错。一是那晚星若萤火,斗悬江峰;二是王菲演绎的主题曲《如梦》,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如梦挽着手流连在云间,如梦伴着你漫步在山巅。如梦听着你窃窃私语不断,如梦捧着你孩子般的笑脸。留连忘返,任时光蔓延风月无边,留连忘返,愿无尽的爱恋岁岁年年。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单反, 世界自然遗产, 江西,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龙虎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其他三座分别为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和安徽齐云山。原因,是因为张陵,为汉代名臣张良之后,不到三十岁便已是市级干部,但后来辞官创了道教。因入道者需捐米五斗,又得名“五斗米教”,看过三国历史的都不陌生。后被道教中人增加一个“道”字,尊为“张道陵”。
张道陵为第一代天师,称“祖天师”,第二代天师是其子张衡,称“嗣天师”,第三代天师为张鲁,称“系天师”,到第四代天师张盛,迁到了龙虎山,并开始于此定居,之后便改称呼为“第N代天师”。
中国有两个大家族“南张北孔”,是其他家族所比不了的。“孔”是国人相对熟悉的曲阜孔家,从孔子便开始传承,至今未断,已有83代,持续了2500多年,孔氏家谱更是被列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孔家曾获“衍圣公”称号,世袭了近千年,明朝时曾高居一品,“班列文官之首”,直到民国之后被废。
“张”指的是龙虎山张家,从第一代到如今已传承63代,均尊为“张天师”,持续了1900多年,大多为皇帝亲封,元朝时曾高居一品。第63代天师在1949年和蒋介石去了台湾,虽然在他去世之后,传给了其堂侄张源先,但因册封地在台湾而非龙虎山,并未被大陆道教所认可。大陆这边如今主持龙虎山道务的是第63代天师张恩溥的外孙张金涛,本名鲁金涛,后因“张天师”只传张姓而更易其名,他还有个身份是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和龙虎山天师府主持,只是已无官方“张天师”身份。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世界自然遗产, 江西,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摄影, 单反
龙虎山,其实是个一直想来的景区,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它现在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此外,它还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于此修道炼丹,丹成而龙虎现,故得名“龙虎山”。
作为中国丹霞地貌的一部分,被一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共六处,分别有着丹霞地貌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典型特点:贵州赤水丹霞是青年早期,福建泰宁丹霞是青年期,湖南崀山是壮年早期,广东丹霞山是壮年期,江西龙虎山是老年早期,浙江江郎山是老年期,他们一起展现了中国较为全面和完整的丹霞地貌。
起个大早,吃了一碗比较有特色的干米粉,然后从南昌驱车而来。
差不多两个小时,八点半左右到达停车场,买票、上景区巴士,然后到达第一站,象鼻山景区。
因为这段时间太忙,就这几天,还江西两个会场之间跑,江西和湖南又两个会场之间跑,所以提前没怎么看攻略,只是路上在马蜂窝扫了几篇游记。以前携程的游记和攻略还是能看的,如今已被马蜂窝超了几个层级,基本已找不到广告之外有价值的东西。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买票都不再去携程,因为各种误导广告。
浴仙池,小得超出想象,当时觉得很一般,回来整理照片,却发现也还行。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江西,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摄影, 单反, 世界自然遗产
滕王阁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可人们记住的仅是《滕王阁序》,滕王是谁?却鲜有人知。
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帝国终于打败高句丽,用了两个朝代,四位皇帝,花了近60年,比抗日战争都要漫长得多。而同一年,杜甫告别长安前往四川,一个年轻人给他写了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按照礼节,送别诗是互赠的,被称作“诗圣”的杜甫,一定也写了首诗,但可能相比过于暗淡失色,以至于我们如今在杜甫流传下来的1500多首诗里,竟然都没有找到痕迹。
这首诗远比那场战争更被世人流传。他的作者便是《滕王阁序》的作者,“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
王勃生于官宦之家,祖辈都为官,自幼就被誉为神童,十七岁的年纪就被授予“朝散郎”职务,在中央为官。可惜,因一篇《檄英王鸡文》而被贬。过了几年再次为官,却又因藏匿官奴,担心冬窗事发而杀人灭口,最终被捕。天才少年成了杀人犯,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大热搜,可古时不比如今,杀人所丢掉的不仅仅是仕途,还将有性命。若不是赶上皇帝大赦,王勃的《滕王阁序》也就无缘面世了。
他父亲因他牵累,被发配到交趾,即今之越南。所以王勃出狱后,南下寻父,途径南昌。此实为南昌之幸。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摄影, 单反, 江西,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