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可人们记住的仅是《滕王阁序》,滕王是谁?却鲜有人知。
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帝国终于打败高句丽,用了两个朝代,四位皇帝,花了近60年,比抗日战争都要漫长得多。而同一年,杜甫告别长安前往四川,一个年轻人给他写了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按照礼节,送别诗是互赠的,被称作“诗圣”的杜甫,一定也写了首诗,但可能相比过于暗淡失色,以至于我们如今在杜甫流传下来的1500多首诗里,竟然都没有找到痕迹。
这首诗远比那场战争更被世人流传。他的作者便是《滕王阁序》的作者,“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
王勃生于官宦之家,祖辈都为官,自幼就被誉为神童,十七岁的年纪就被授予“朝散郎”职务,在中央为官。可惜,因一篇《檄英王鸡文》而被贬。过了几年再次为官,却又因藏匿官奴,担心冬窗事发而杀人灭口,最终被捕。天才少年成了杀人犯,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大热搜,可古时不比如今,杀人所丢掉的不仅仅是仕途,还将有性命。若不是赶上皇帝大赦,王勃的《滕王阁序》也就无缘面世了。
他父亲因他牵累,被发配到交趾,即今之越南。所以王勃出狱后,南下寻父,途径南昌。此实为南昌之幸。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70-200mm, NIKON D800, 单反, 摄影, 江西, 足迹
中国有三大古道,最有名的是丝绸之路,其次大概是茶马古道,第三才是唐蕃古道,已鲜有人提及。
它起点在唐朝首都,如今的西安,然后经天水到兰州,由此往北过武威是丝绸之路,而继续向西经西宁,便是唐蕃古道。终点在吐蕃首都,即今之拉萨。全长3000多公里,沿线甚至可一直到现今的尼泊尔和印度。
古道途径青海,而且绝大部分在青海境内,当年属吐谷浑地盘。吐谷浑和中原政权常年有战,直至被大唐消灭了主力,成了附属国。而青藏高原上的另一个政权吐蕃,在松赞干布时期崛起,并迁都拉萨,然后成为大唐帝国几乎终身的劲敌。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吐蕃打败吐谷浑,然后直达松州,威逼要娶大唐公主。曾去过四川的松潘古城,那里是战场,如今古城遗迹尚存。
看历史时,中国有几个年号是不会让人过于揪心的,其中必然会有个“贞观”,当时唐朝的皇帝是李世民。唐朝最终击退了之前在吐蕃大有作为、满怀自负的松赞干布,也让吐蕃知道了大唐实力,随即遣使谢罪,并再请婚。这次,唐太宗遂许了远房侄女进藏,她便是日后著名的文成公主,唐蕃之后的几十年几乎再无战事。
当年文成公主进藏,便是这条路线,从温暖的关中平原,奔波三年,到了寸草不生的青藏高原。此后,唐蕃之间的频繁的使臣往来、贸易交往让这条古道兴起,名盛一时。如今这条天路已通了高铁,西宁到兰州不过一两个小时。青藏高原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有着一种神秘感和向往,如今已经不再是什么遥不可及。有机会时,要让父母放下对高原的恐惧感,来尝试一下。

古代,大多政权都是君主制,一个人的意志往往就对国家政策起了决定作用,所以李世民和松赞干布在时,有翁婿关系,唐蕃之间还算修好,然而他们两个差不多同一年去世,李世民在649年,松赞干布在650年。
到了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吐蕃直接向吐谷浑进军,转年便灭其国,占领青海全境而实力大增。对于唐朝来说,过了青海往东就是陇西各郡了,直接威胁长安,而且它对西域及河西走廊都是居高临下的威胁,所以便有了两国之间长期的拉锯战。那足以写成一部史书了,大多是悲壮历史,因为吐蕃还攻进过长安。
青海的吐谷浑族人,在灭国后一部分留居故地,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囤聚自保。还有一部分到了唐朝境内的凉州,之后又迁河东,还有部分曾归附契丹。这些人绝大部分被同化,只剩一小部分在几世纪后返回湟水流域,和其他族人相聚。之后就不见记录了,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好好查一查,据称就是后来的土族人。
这次来青海,还是略微有些高反,只是晚上难以入睡,其他倒也没啥问题,略头痛。
但这里是真的有些冷了,幸好带了外套。
手机, 摄影, 足迹, 青海
出差兰州,从西安乘高铁,过宝鸡、天水,一路而来,风景不错。发现不少人很惊讶,他们对甘肃有着深深误解,一是用西域代表着整个甘肃,二是兰州只有拉面。
先说甘肃,它和国内大多省份一样,取两个地区的首字而成省份名称,“甘”为甘州,即今之张掖;“肃”为肃州,即今之酒泉,论历史底蕴的话,连天水和凉州都没排上,兰州就更是要靠边了。
天水是秦朝故地,是伏羲和女娲的故乡,有着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凉州则是六朝古都、西北首府、古雍州所在之地,这两个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甘肃一共四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另两个一个在甘州张掖,一个在肃州酒泉,酒泉不光有卫星发射基地,还有敦煌和玉门关。那为何,兰州成了省会?
成也地理位置,败也地理位置。特意上百度地图截了一下兰州地形图,看着更明显。它群山环绕,中间由黄河冲出一条峡谷,泥沙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后,逐渐形成了河谷盆地,土地肥沃,适合人类耕地和生活。东西长100公里,南北最窄4公里。这样的地形,扼着水源,还适合屯兵,必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因四周群山峻岭,中间又有黄河天险,易守难攻,故名“金城”,取“固若金汤”之意。正因如此,决定了它的定位是扼守要冲的军事要塞,不可能成为大都市。汉朝有羌族骚扰,唐时有吐蕃侵占,宋夏互有攻伐,这就没有过太久的太平。哪怕到了清朝,政府对青海、西藏、新疆用兵时,兰州仍为军队集结中转的要地。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手机, 摄影, 甘肃, 足迹
西安有段时间很火,尤其抖音上,被洗脑的《西安人的歌》成了单曲循环,几乎随处都可以听到:“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上世纪八十年代成名的贾平凹,可能想象不到,自己会在四十年后因为一首网红歌曲,作品销量继续扶摇直上。
因为抖音,全国各地的人来到西安,和穿着盛装的不倒翁皮卡晨视频牵手,她满足了人们对大唐古典美女的想象;去永兴坊喝摔碗酒,然后默默念着“岁岁平安”;大唐不夜城的夜景、古朴的大雁塔、韵动的丽人行,再搭配用灯光盛装的中国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钟楼,分分钟震撼到每个人,并激起民族盛世的自豪感。
在西安,修一条地铁,因一年内挖出300多座古墓,多次被停工和修改路线,最终修路变考古,成了这座城引以为傲的梗,号称着“十步一将军墓,五步一公主坟”。它大概是全国自信到最不担心别人说它浮躁、没底蕴、没文化的城市,因为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它,早已看惯了王朝兴废,荣辱得失。所以,与其说西安成了一座网红城市,倒不如说是它带着国人集体回忆起了心中的汉唐盛世。
据统计,2019年,抖音播放量最高的景点是大唐不夜城,而西安不倒翁的播放量更是达23亿次,要平均每天600万次。但网红并不持久,我们也终究不能忘了,要始于网络广告,忠于城市魅力。
所以,其他城市很难复制,因为西安的底气是历史、沉淀、传承。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手机, 摄影, 足迹, 陕西
到内蒙古,两天工作行程结束,去机场的路上,拜访了一个客户。
可能以前关注的不多,到了才知道这一家以草为业的公司,名蒙草生态集团。它立足于草、草原、草科技,来构建生态产业,主营业务以种草和生态修复为主。它在内蒙,有着两个先天优势,一是内蒙矿多,有生态修复的市场优势,二是这里不缺传统意义上的草,似乎遍地都是。
内蒙有着丰富的煤矿,随着山西转型,这里已成为中国产煤的第一大省,还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煤矿。不仅如此,稀土、铅、锌、银等矿产,都是全国第一。这成了内蒙的资源,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因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比较传统粗放,生态问题始终严重,导致这种发展不仅不持续,还留下不少后患。
矿场污染草原、牧场、水源的新闻,林林总总,此起彼伏。其实,旅游的无序开发,同样导致草资源不断减少。这些年,内蒙政府提出新建矿山全部达成绿色矿山的建设标准,并建立了“绿则存,不绿则退”的倒逼机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开始从吃饱饭到吃好饭转型,环境治理的矛盾会逐渐成为主角。
不过,国内绿化普遍存在搞“奇花异草”情形,这并不持续,我国草坪和生态修复的草种有近90%依赖进口,这的确让人大跌眼镜。蒙草将目光投向了千万年来默默生长的本土草种,让它们承担起生态修复的重担。
习主席曾经来过这家企业视察,紧跟着步伐,我们也来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内蒙古, 手机, 摄影,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