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来泉州?这是我争取的。随着未来的几篇博客,理由便清楚了。而且它在从厦门回福州的路上,也只是多停一站,打个车并浪费几个小时而已,又不用安排住宿。
  朱熹曾题泉州开元寺: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绝不是虚言妄语,来了便知。

  开元寺是泉州第一站,其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相传此处曾为黄守恭的桑园,曾梦到有僧人欲化其地为寺,推辞说,等待桑树生出莲花方可。结果,不过几日,桑树尽生白莲,黄守恭以为神仙显灵,即舍地为庙。
  唐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改名“兴教寺”,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更名“龙兴寺”,至唐开元26年(公元739年),任性的唐玄宗下诏书,要求全国各州都要建立一座开元寺,遂改此名,至今。

  其现在为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为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不过现存的规模也仅有原来的十分之一二,便已足以让我们惊叹。那原是何等规模?大概在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开元寺曾合120院为一个禅刹,称“大开元万寿禅寺”。

XGS_0762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鼓浪屿,之前买其他和旅游相关的书籍时,有过关于这个景点的介绍,我印象中所看到的比较多的词汇是浪漫、小资、情调,大多都和爱情和年轻有关。
  那应该是一个美丽的小岛,有很多漂亮颜色的建筑,有暖暖的阳光晒着,有蓝色的明亮的海浪轻轻拍打着海岸。可以寻一处鲜花满地之处,寻一处有着特色的小店,坐在白色的藤椅之上,吹着海风、读着书,或发呆,或想着些有关青春的事。

  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喜好,也有不同的事情分轻重缓急,如同我现在最大的事情就是孩子能不能每天都臭臭,两三天不臭臭就成了头等大事,而一天早早臭臭了,则一天是个好心情。
  其他时候,工作之外便是生活。不出差的周末喜欢宅在家里,收拾屋子,那几个书架和箱子,几乎每个周末都要整理,似乎总有弄不完的事情,到了晚上才会停下来,然后想着做些什么菜。生活的琐碎很多,似乎,鼓浪屿这种景点,早已经从生活里默默消失。
  昨天看着厦门夜景,似乎比较伤感,写下了上面这些,今天有所不同,但也便不改了。

XGS_0615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相传厦门此地在远古之时曾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有“鹭岛”之称。如今,它已经成为经常活跃在各种旅游热门景点、休闲宜居城市排行榜上的宠儿,鼓浪屿还成为浪漫、爱情、小资的代名词,连美国总统都曾赞这里是“东方夏威夷”。

  而它的历史呢?却因靠着泉州,这个闽南文化的源头、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唐朝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的城市,而显得略有暗淡。在历史长河的大多数时间里,厦门只能是泉州下属的小弟或跟班。“同安”这个名字伴随着它的时间最长,更多的时候只是个县。远没如今的计划单列市来得风光。
  在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朝开始在此处建筑厦门城,厦门之名方才被列入史册。

  厦门在解放前,经济很落后,即使到了1980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只有6.4亿元。而到2014年,这一数字便跃升到了3273.54亿元,傲视国内很多城市。这主要源于改革开放和邓小平在南海画的那个圈。
  1980年,国家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而后又在当年把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2.5平方公里,1985年扩大到全岛。励精图治,敢为人先,方有了如今面貌。

XGS_0305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鼓山在福州三环之外,可为何市内那么多景点不来,偏偏到这里呢?因为涌泉寺。

  如今到了一个城市,选择去哪里玩,个人一般会参考几个名单。依次是:世界遗产名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录、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名录、国家5A级景区名录、国家4A级景区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这样差不多就出来游览的目标和顺序了。
  福州有着“佛国”之称,在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的名录中,全国共142个,平均到每个省差不多4座,而仅福州一个城市,便有6座(涌泉寺、西禅寺、林阳寺、地藏寺、万福寺、雪峰寺),为全国之最。
  这几座寺庙,早晚是都要去的,这次选中了涌泉寺。还因为鼓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不仅仅是看寺庙,让同行者觉得无聊。

  福建是第一次来,是全国没有去过的两个省之一,在写这篇博客的时候,刚从之前另一个没去过的省份新疆回来,也算终于走遍了中国。省会只剩海口了,因为当初去海南是直飞三亚。

  福州大雾,反倒是让寺庙的重重飞檐在雾中高挑,有了别样风情。

XGS_9914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福州,其原始居民被称作古闽人,公元前306年,越国灭亡,勾践的后裔逃至此处,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闽越族。族人英雄无诸曾率兵协同诸侯灭秦,而后又出兵帮助刘邦击败项羽,故在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封无诸为闽越国国王,承认了这个国家,建都福州,称“冶城”。但到汉武帝时,已不能容忍这么一个政权存在,便出兵灭了闽越国,毁了城,并将其部分居民强迁至江淮一带,福州衰落。

  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为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福州,在此处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山和屏山圈入城内,形成了“山在城中、城在山内”的景色,而闽江如丝带穿城而过,三山和一水成了福州标志,城市也得名“三山”。南唐保大三年(公元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而后并入北宋。

  清初,清军与郑成功在此展开拉锯战,动荡的时局导致清政府开始实施海禁、迁界政策,再次强迫居民内迁,再次重创福州经济。之后随着社会稳定和海洋贸易发展,福州才重新热闹和发达起来。

  福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之根在三坊七巷。其形成于唐代后叶,繁荣于明清,到清朝中后期发展到鼎盛。现依旧存有古建筑200多座,被称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为5A级景区。

XGS_9722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