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断时续、写写停停的这一年,差不多月均四五篇,选了上千张照片,终把“意大利之行”17天里的所见所闻,整理成了这53篇游记。这期间不知查阅了多少材料和多少书,也不知修修改改了多少版,洋洋洒洒十余万字的背后,俯首自问,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其实,是一扇门。

  以前每每看到欧洲这边的文化,包括罗马、希腊,包括中世纪、文艺复兴,包括佛罗伦萨、锡耶纳,包括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包括美第奇家族、埃斯特家族,包括黑手党、玛莲娜,都是一知半解,虽然觉得熟悉,却又讲不出什么。更多时候,对于这些知识是左耳进,右耳出,似乎永远都停留在那么点记忆。
  其实,就是差一扇门,走进去,融进去。当你来过之后,才发现这些知识点变得形象和立体,和你的照片与回忆融合在一起,连了起来,成了一张网,便很容易被记住。所以,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是相辅相成。

  本次出行有如梵蒂冈圣伯禄大教堂般恢弘的建筑,有如《创世纪》般令人肃然起敬的艺术品,有如伯灵耶稣裹尸布般神秘的文物,有如西西里日出般壮阔梦幻的自然风光,有如五渔村般令人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有如圣马力诺般遗世独立的城市天堂,还有如《已故伯爵夫人》般让人沉迷似醉的传奇,这是便意大利。

italy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 , , , ,

  Day:15 卡斯特罗广场-圣乔瓦尼大教堂-罗马圆形剧场遗址-裹尸布博物馆-伯尔尼

  不知为何选中了这个带着莫名好感的城市作为意大利之行的最后一站,如果非要在离开的时候找个理由,肯定不是尤文图斯队,也许人类历史上最为神秘的物件:耶稣裹尸布,似乎算是个好理由,也的确让人很想看看,据说可以看到耶稣本人的模样。
  除此之外,总感觉都灵的名字和吸血鬼有着某些渊源,但显然是我们多想了,实在找不到相关证据。也许只是某个和吸血鬼相关的事物的读音或者字母与都灵有着些许相似,大脑使用了模糊搜索罢了。

  在都灵,不仅看到了古罗马时代的红色城砖遗址与圆形剧场,还能看到它曾作为意大利首都时辉煌的卡斯特罗广场。不过,与这些相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碰巧遇到的学生游行。
  他们大声地演讲、跳舞,伴着节奏感强烈的摇滚音乐,而队伍前后则各有十几名枪弹盾牌全副武装的武警和武装车,只是在雨中默默地跟着,那是不小的雨。没有烦躁、没有抱怨、没有催促,只有带有慈祥的眼神,那是他们所信奉的允许表达你思想的权利,那是他们曾经的年轻,又也许那里碰巧还有他们的孩子,叛逆期的青春表达着那些不愿被束缚的思考和自由,那也是下一代人的希望。

xgs_0099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

  Day14:圣母感恩教堂-斯福尔扎城堡-圣毛里齐奥教堂-米兰大教堂-20世纪博物馆-都灵

  米兰到都灵的景色很美,但也不太平,在火车上遇到两个黑人女孩用并不流利的英语和我们攀谈,吸引我们注意,然后却把手伸向了行李,幸好被及时发现。在米兰发生这样的事,还挺意外。

  我们转向都灵。都灵的城市建设看起来更像浪漫的法国,和其他意大利城市不大相同,它也的确离着巴黎更近些。只是名气似乎不太大,若不是06年的冬奥会,知道它的国人也许还要更少些。
  而它其实是意大利的第三大城市,是皮埃蒙特区的首府。意大利统一运动在19世纪50年代首先爆发于此,所以它还曾做过短暂的意大利首都。当然,有个球队比都灵本身更有名,那便是尤文图斯队。

  现在,意大利三分之一的巧克力工厂位于皮埃蒙特,所以都灵又被称作“最甜的城市”,有“巧克力之都”的美名。此外,它现在还是欧洲最大的汽车产地,是菲亚特汽车公司的起源地和总部所在地,菲亚特、克莱斯勒、Jeep、道奇、法拉利、玛莎拉蒂等,都是其旗下品牌。

  背后,就是手绘的都灵地图。

xgs_0068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Day14:圣母感恩教堂-斯福尔扎城堡-圣毛里齐奥教堂-米兰大教堂-20世纪博物馆-都灵

  米兰大教堂(Duomo di Milano),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教堂,仅次于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至此,世界五大教堂,仅剩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其他的我都已去过,包括此前到过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和伦敦圣保罗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始建于1387年,1500年完成拱顶,1965年才正式完工,历经了五个世纪。最开始时,人们认为其设计并不合理,而且要运那么多大理石到市中心,这需要开凿运河。因为建造过程缓慢,甚至一度停滞,米兰方言中才有了“fabrica del Dom”,意思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结果非常惊艳。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xgs_9815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Day14:圣母感恩教堂-斯福尔扎城堡-圣毛里齐奥教堂-米兰大教堂-20世纪博物馆-都灵

  今天先去圣母感恩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一个名气似乎不太大的地方。但那却有震惊世界的《最后的晚餐》,在教堂女修道院食堂的墙壁上,几乎是达芬奇艺术成就的巅峰作品。
  只是,没有查好攻略,没有提前预约,结果并没有见到这幅画,非常遗憾。想着反正去都灵后还会转乘一下米兰,调整一下,到时候多留些时间,结果明后几天也都预约不到,至少要提前一个月,遂彻底放弃。

  这是一副从创作之后到现在,一直在不断剥离脱落的作品,后世画家们缝缝补补了很多次,导致已分不清哪些是达芬奇的真迹。当然,构图和线条都是原有的。它现在被好几层门封闭着,参观只能限15分钟。

  说到了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他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的伟大和创作,可以自行百度,那些发明若和《蒙娜丽莎》相比,都未必逊色。
  他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父亲是公职人员,比较富有,而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他母亲的身份一直存疑,有猜测是一位中亚女奴,是蒙娜丽莎的原型。
  1482年,达芬奇应聘到米兰,并开始在宫廷中进行创作,所以这里留下了很多他的作品。这便是《最后晚餐》的存放地点,可惜无缘一见。

xgs_9738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