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都在上淘宝,本想买个羽绒服的,但挑了半天,感觉不试穿不踏实,也没多少动心的样式,也便算了,还是回来看看博客吧,整理一下司马台的这篇文章,已经过了好久了。
今天在微信看到朋友圈一个文章,谈到无人机拍摄野长城,是那绵延8851公里之中,很多没有进入过人们视野的景色。起春秋,历两汉,及辽金,至元明,中华上下两千年,将帅吏卒,黎庶百工的血汗辛劳,才有了这数不尽的雄关隘口,长龙烽垛,似玉带明珠,把峻岭荒原,瀚海绝壁点缀成了江山锦绣。曾是国家的铜墙铁壁,护卫一方安宁,如今却成了文化符号,使休养生息后的我们跨在了长城内外。
衬托它的长,有个冷笑话说四大工程:长城贴瓷砖、太阳装开关,飞机安倒挡,黄河加栏杆。
如果想来看长城和红叶,那来司马台肯定是被忽悠了,哪怕我们来了正合适的季节。因为这里就几乎没有几棵能长出红叶的树,虽然景区有些经营和种植,但也要多年以后了,等孩子带着另一半来看了。
但山脚下,还有古北水镇里,找些红叶还是容易的。一路阳光明媚,景色迷人。
城门垛里的秋色。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70-200mm, NIKON D800, 北京, 单反, 摄影, 足迹
古北水镇的夜景名气较大,其和乌镇为同一家公司开发,上次错过了,而这次过来,主要是想看夜景,只是没有想到红叶也很不错。
不过,这里的门票着实有点欺人。
晚上到,想看古镇夜景,当然可以买票进入,但明天若还想参观古镇,想看看白天的样子,那就要重新买票,因为它仅“当天”有效。门票150块大洋,实在让人心疼。这种收费方式让人有些费解,如果想看全一整天的古镇景色,只能一早来,呆到晚上看完夜景出去,否则就要买两次门票?
买票时,工作人员会不断提醒你,住在古镇内吧,这样看完夜景明天就不用重新买票了,或者买古镇经营的客栈,登记身份后,明天即使再进来,门票也可以免费或半价。看来还是利益分配的事,古镇经营方和古镇周边居民利益分配的事。因为,一旦门票可以延期使用两天,那古镇之外的住宿费恐怕就要更高了,而这似乎影响到了古镇的利益。
夜景比起乌镇是有不足的,有些差距,精华在音乐喷泉,确实惊艳,带着故事情节,效果很棒。古镇夜间的红叶也很美,在上个文章里已经展示了一部分。没有特意去拍古镇,但也留了些图片,放在这里吧。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70-200mm, NIKON D800, 北京, 单反, 摄影, 足迹
周末本计划回老家,父母盖了新房搬家,结果因为公司开会,没有回成。
会议没有多大事,基本就是陪同,也几乎一言没发,却着实耽误了不少事。中午结束,已经回不成老家,便坐车去了古北水镇,与中午到了那里的家人汇合。
去年来过一次古北水镇,是在冬天,今年又来,是秋天。风景不同,是另一番味道。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竟然有了那么多红叶,虽然是爬山虎,但很美,超出了想象。
以前老家的爬山虎,叶子是不会变成红色的,与这品种不同。
北京买车,摇不上号,若是参考我以往的手气,估计要熬到八十岁。只能公共交通过来,在东直门有大巴,每天定点发车,正好有三点半的,两个小时左右到了古北水镇景区门。似乎赶上了旅游淡季,车坐得不满。
到了买票,去镇子里汇合,吃了火锅,也暖和一些,今天很冷。
大多数红叶都是在夜间拍摄的,拿着70-200mm的长焦扫街,也别有一番味道。
本篇博文没有多少内容介绍,就是红叶,上图片吧。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70-200mm, NIKON D800, 北京, 单反, 摄影, 足迹
出差去上海,半夜回来,转天陪着家人一起逛个公园,算作秋游了。
昨晚的北京下了雨,机场有些零星雨点,所以今天还是比较冷,天气也相对有些阴,要不是岳父岳母的精神很足、兴趣很高得话,估计就犯懒宅在家里了。出来才发现,外面的空气宜人,也说不上冷,阴天的出片效果也还不错,正好试试70-200mm的新头。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虽然也在朝阳区,但着实离家不近,滴滴专车要一百多元。其实,若是看秋景,市内的几个公园都差不多,只是没想到碰到了两个花展,一个波斯菊,一个百日菊。
波斯菊并不是格桑花,但很多杂志、文章已经将两者混淆一起,再加上格桑花至今也无比较官方或者被统一认可的认定,所以人们大多也便以波斯菊作其代表了,我也如此。百日菊,是一年生草本,岳父岳母称其为“步步登高花”,是因其第一朵花往往开在最顶端,而之后从侧枝长出的花,都会比第一朵高,所以得其名。
正因为这两个展览,给孩子和家人拍了不少相片,阴天也好,不用再考虑角度问题。
已经快一个手抱不动小伊了,耍帅不易。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70-200mm, NIKON D800, 北京, 单反, 摄影, 足迹
石花洞想来很久了,因为它的名气。它如今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4A级景区,而且就在北京房山。当然,很多北京附近的景点,我们反而没去过,比如一直碎碎念的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和明十三陵,前者也是在房山。
石花洞,以天然的石花而闻名,也以此而得名。以前,在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洞口曾建寺庙,洞得名“潜真洞”,后来又因洞内放置三尊石佛而得名“石佛洞”。中间似乎还有段时间,因洞内刻着十尊佛像,得名“十佛洞”,但大家误以“石佛洞”和“十佛洞”是通用或笔误而忽略。
石花洞共有上下七层,一至五层共有五公里长,六七层为地下暗河的流水及充水洞层,忘记在哪里看过一篇石花洞的考察报告,对其规模大、洞层多、沉积类型齐全、次生化学沉积物数量大而给出了极高赞誉,不论是美学价值,还是科研价值,都居在世界前列。
另外,查了资料才知道,中国还有四大名洞,另外三个是桂林芦笛岩、浙江瑶琳仙境、福建玉华洞。好吧,竟然一个都没去过,下次到了附近要记着。
如今对外开放的是一至四层,但第四层只是开放部分。端午小假期,过来看看,门票70元。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北京, 单反, 摄影,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