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寺,是正定之行最主要的景点,其实也是第一站,除了它本还有赵云庙,可路上查阅资料,听说都是新建筑,便索然无味,并未前往。喜欢寺庙的话,隆兴寺的名气足以让它成为不可不来的景点。
其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最初名“龙藏寺”。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宋太祖赵匡胤行兵至此,兵胜,敕令铸一尊七丈三尺铜千手观音像,并加盖大悲阁。有了帝王加持,之后便开始大兴土木,不断扩建。历时百年后,以大悲宝阁为主体的宋代佛教建筑群落成,被誉为“海内丛林第一大观”,兴盛之状无二。
唐朝,寺名更为“龙兴寺”,清康熙年间,经两次大修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御赐匾额“敕建隆兴寺”,沿用至今。老百姓也常因其内巨大的千手观音像而称其为“大佛寺”。
隆兴寺现为中国十大寺庙之一,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景区。
山门,也是天王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一排蓝底金字“敕建隆兴寺”为康熙御笔。
若单看天王殿,并没有寺院深深,清净庄严之感,也无香火积山,钟鼓不绝之象。除了面阔五间的气派外,看不出有多少特别之处。古往今来,大凡盛极一时之庙,莫不或居于深山,青灯古刹,经香不绝,或立于闹市,华屋似山,丹楹刻桷。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手机, 摄影, 河北, 足迹
正定,距离北京很近,却知名度一直不大,也许它的另一个名字,更被人熟知些:常山。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没错,这是赵云的故乡,却远不仅只有赵云,被列入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太行山东麓,自古便是宜居繁荣之所,在这片土地上,几乎到处都能挖出些商周遗迹。至周朝时,居陕西北部的游牧民族白狄人,先迁至鲜虞水(今山西五台县清水河)而得名“鲜虞人”,之后又翻过太行山,东迁此地建立鲜虞国,都城正定。鲜虞国和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长年开战,最终不见于史。
鲜虞国和中山国有着大致的先后顺序,中山国是个“奇葩”国家,至今我们仍不确定它的族属,只能大体猜测是鲜虞人,于鲜虞灭国后存在了一百多年。其强大时让燕国、赵国都吃败仗,一度被认为是“战国七雄”外的“第八雄”,中原列国视之为心患。它北牧牛羊,南劝农桑,如商人嗜酒,又好美物,把财力和精力大都用在了享受上,连宠物都戴着奢华精致的金银器具,后被胡服骑射后的赵国所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便此。
中山国曾在此建立城邑,名“东垣”,和如今的正定古城隔着一条滹沱河。汉初,此地有叛乱,刘邦亲征,取胜后更其名为“真定”,大概是希望汉室江山“真正安定”之意,因为在其后,他先后扫除了汉初的异姓封王,好几个被灭族,下场都不大好。可讽刺的是,就在这一年,另一位出生正定的名人赵佗,在广州对汉称臣,又被刘邦封为“南越王”。不过,赵佗得以寿终正寝,活过了一百岁,但南越国最终仍被汉武帝灭了国。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为了避雍正皇帝胤禛的讳,“真定”改名“正定”,至今。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手机, 摄影, 河北, 足迹
因为疫情,小伊今年在家呆了许久,还没有出去玩过。在感觉北京疫情已经控制得不错时,便选了个周末,准备带着她出去转转,那已是七月底。而选景点时,竟发现她还没到过故宫,所以便来了。
疫情影响,再加上小雨,故宫门可罗雀,也实属难得。
也许是来了太多次,便没有太过细看,甚至那些大殿都已没兴趣再往里张望,毕竟里面的陈设已几百年未变了。所以,虽然带了单反,还特意加上70-200mm的镜头,准备着拍些建筑小景,但发现除了给小伊照相,基本全程就是手机。当一个景点来了太多次时,似乎很难再引起拍照的兴趣。
前些年买过些故宫的书,围绕着明清五百年,围绕着这里走马观花的几十位帝王和数不尽的后宫妃嫔,本有着太多可书的故事。只有当那些一个个类似的宫殿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有了些对应关系时,我们才会发现些许不同,才能找到些以前错过的细节,才会勾起自己孜孜不倦的兴趣。是的,这次来故宫,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到延禧宫,因为看过了《延禧攻略》,想看看璎珞生活过的地方。
所以,当你发现他人对一个景点、一座山、一个物件有着格外浓厚兴趣时,除了共同的猎奇原因外,往往大概还因为他有着你所不具备的知识,或者你所不知的故事。
疫情期间,故宫取消了纸质购票,只能网上买,但依旧要到售票处,检查健康码方行。
很多人对故宫的印象是两色:红和黄,红墙黄瓦,九五至尊的专用颜色,如这午门。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 手机, 摄影, 足迹
苏东坡去世前写的最后一首诗,名《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前两句看似凄凉,而后两句画风一转,成了典型的苏轼乐观风格,黄州惠州儋州正是他被贬的三地。
儋州,在海南,是中国少有的几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也是海南四个地级市之一。
这次到海南,落脚点在海口,海口是我全国最后一个到的省会城市。海南也是我到过次数最少的省份,这是第二次,上次还是将九年前,直接去的三亚。
人们受限于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往往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文化,如海洋文化和农耕文化。前者更开放和流动,后者偏保守和稳定,前者因为食粮的不稳定性发展出竞争性获取,往往更有侵略性,而后者因为农业收获的一定可预期性,更强调劳有所获,群居而性和。海南岛,四周环海,本是典型的海洋文明,但因为唐宋之后,这里成了中原政权被贬官员的流放地,这些人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还带来了农耕文明的仁义礼智信,并在此生根发芽。文化同化后,海南如今已基本同是农耕文明。
宋时,北方都被外族占领,所能流放的地方,其实本无多少可选。那是流放海南,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一种罪行,木舟渡海,往往凶多吉少,唐初便有一个大名人在此海南死亡,他就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
如今渡海,不论各种方式,都已不必冒着生命危险,如今的海南,也早已成了旅游胜地。
这是飞机落日时分降落时,海南落日蓝下的海岸线。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手机, 摄影, 海南, 足迹
国庆,最近这些年,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地方,都会发现到处插遍国旗,而且每每看到那种红旗铺面或者人人挥舞的情形,都有种莫名的感动,可能人到中年,越来越容易被集体情感所触动的缘故吧。
而且,每到这个时候,一首歌就会在脑中变成了单曲循环模式,时不时地哼起几句。在深圳机场,看到了国旗,又想起了这首歌:《我和我的祖国》。几乎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如今就会响起这首最代表中国的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这首歌从头到尾都没有华丽的词语,也没有多么肉麻的告白,却很打动人,一是曲子、二是歌词、三是它最初的演唱者李谷一,三个因素缺一不可。歌词很有画面感,不仅有高山和大河,还有袅袅炊烟,小小村落,和路上的一道辙,耳畔响起的则是一刻也不能分隔。其实,在这首歌之前,或者更前些年,更为流传的另一首歌曲是《我的祖国》,可能很多人无法把歌词和歌名对应起来,它的歌词是: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广东, 手机, 摄影,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