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城市呆的久,印象未必越深。本次出差,在厦门只住了一晚,写了三篇文章,而在福州住了两晚,但对于它的印象,似乎就是炎热和炎热,没有多少。
  所以,写点别的吧,比如历史。

  福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汉高祖至汉武帝间,其曾以闽越国国都的身份而存在,是“百越”的一支,后被汉武帝灭国、毁城,然后强迁其居民至江淮,福州落寞。
  唐朝之后,中国进入大分裂时期,其为“五代十国”中的一国,是王审知的闽国,福州为国都。不过,闽国仅存在了30多年,便被南唐灭国。南唐是“十国”中最大的,它的最后一位皇帝很有名,李煜。嗯,就是那个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南唐后主。
  中国不大,多看历史,会发现处处有熟人。

IMG_0003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碎碎念的厦大,终于来了,似乎还提前查了攻略,不来真就可惜了。

  从南普陀寺出来,热得够呛,虽然比起北京如今能让非洲兄弟中暑的天气略有不足,但也是让人口渴难耐、迈不动步了。往厦大西门走,转角处路过一个咖啡馆,便直接进去。
  这是个书店咖啡馆,点杯咖啡,随意地拿些书,安安静静地找个靠着柱子的桌子坐下,倒也惬意,似乎已经好久没有享受过这种图书馆里飘着咖啡香的感觉了。自走出校园后,便再也难拾那份可贵的书生气了。

  有人拿本鼓浪屿手绘,标着些简单的历史,安安静静地在读;也有人不停地电话,拿起放下,放下拾起,却唯独静不下来。我想,他们的那两种感受是天壤之别,本应处何地做何事的。

  厦门大学是211和985重点院校,属副部级大学之一,高中时曾有个女同学考到了这里,并在当时还存在的网易同学录里发过一张照片,靠着海边,有着沙滩,给人印象好美。它不仅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大学”,还是个很浪漫的地方,网上有云:“谈情说爱在厦大”。
  连同这个普通的隧道,因为厦大,因为涂鸦,变成了中国最文艺的隧道,吸引着无数文艺青年来此。

IMG_9964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去了鼓浪屿之后,厦门最想去的景点,莫过于南普陀寺了。

  其始建于唐末,初名“泗州院”。宋朝改建后,称“无尽岩”,至元废。明初复建,更名“普照寺”,清初又毁于兵祸。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4年),施琅收复台湾后,在此捐资修复寺院,建大悲阁,辟为观音道场。因观音菩萨在中国的道场,公认的是宁波普陀山,故其得名“南普陀寺”。
  此后,随着不断扩建,逐渐成了闽南地区最具规模的名刹,但至文革,又被毁。十年动乱后,重新复建,方成今之规模,现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今天中午从法院出来,没吃午饭便赶了过来,本想赶时间先去厦大的,在里面吃饭后好好逛逛,之后就去福州,先买好了高铁票。因工作原因,只有下午几个小时,晚上是务必要到福州的。结果厦大因每天有参观人数限制,中午已经不再放游客进入,再放人要到下午五点半之后。
  门口有黄牛,可以带人进,收费每人20元,有人倔脾气上来,不愿低头被坑,也便算了。

  找个小店午饭,下午有了几个小时,去本已打算放弃的南普陀寺,它就在厦大北门,倒也不错。

IMG_9944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第二次到鼓浪屿,这么一个被贴上浪漫标签的地方,思绪或者应该更加细腻些,不该就写些景点介绍而结束这篇游记。当然,重点也不该是它这几天申遗成功,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那谈谈旅行的意义?除了看看不同的世界,留些照片、长点见识,还能有什么?总觉得旅行可让我们学会理解不同的价值观。最近读仓央嘉措: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你知晓不知晓那段历史,了解不了解他的童年,听没听过仁增旺姆,都会导致对这首诗的理解大相径庭,或贪念或痴情,或轻狂或虔诚,皆有人论。而我们所该做的应是了解接近事实的本意,而非主观臆断字面辞意。

  碰巧,在鼓浪屿看到了一家小店,名“问佛”,那也是仓央嘉措的一首诗: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爱和劫本是互生,有爱方有劫,无爱自无劫,若是明了此,便知每个错过的,都是你前世所修下的缘,毕竟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但此缘是劫非劫,也许未尝试便永远未知了。有一首不是很火的同名歌曲《问佛》所言:为何明知晓结局却还空允我期许,你可知那是我半生欢喜?你端坐莲台参万世禅机阐灭菩提,而我唯余下半世孤寂。

XGS_099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D7:墨尔本(大洋路-十二门徒岩)

  十二门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是澳大利亚,尤其维多利亚州或墨尔本经久不衰的标志性景点,这里据称有十二块形似人脸的岩石,以一种壮观且悲壮的姿势从海岸线上分离,并从海洋中凸显出来,日日夜夜迎着潮起潮落的海水卷起如雪浪花。
  事实上,这里并非有12个门徒岩,也许只在某个时期曾有过十二这么个数字,如今能够看到的只有七个。之前曾有过坍塌,比如2005年那次,但之前的都相加,也似乎没有凑到12,这更多的只是个象征意义。

  十二门徒,是我们所熟知的《最后的晚餐》上和耶稣共桌的那几个人,是耶稣开始传道后,从追随者中拣选出的十二个作为传教助手的门徒。

  如能有幸租到望远镜,这里在落日之后是能看到南极小企鹅的,可惜当时并不知晓。
  另外,还听说这里是个自杀的好地方,属于自杀圣地。因为很美,尤其夕阳西下的时候,可以让人了无遗憾和痛苦地去拥抱大自然和永生。所以海边有警告牌,写着:到此为止,别太亲近了。

XGS_8042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