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到新疆,行程至今未整理,那是15年底,现早已物是人非。

  到得比较晚,看看地图,顺便就去了酒店旁边的陕西大寺。不知道为何,漫步在乌鲁木齐和呼和浩特这两座城市里的记忆,还有酒店的画面,总是夹杂在一起,也许是季节比较相近的缘故吧。
  陕西大寺是乌鲁木齐市内最大的回族清真寺,又名“东大寺”。寺庙内的介绍标注,其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重建,捐资人为陕西渭河流域一带的回民。但始建年代不详,大多认为在清嘉庆年间,是依据大殿上留存的建筑样式来做的推断,现为新疆维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我们所见的其他砖石砌筑、典型穹顶的阿拉伯风格清真寺不同,陕西大寺是典型的中原地区传统砖木结构的宫殿式建筑,这比较罕见。下图的中式琉璃瓦顶,正脊宝瓶上竖着伊斯兰特色的“新月”,也蛮混搭。

  丝路向西,伊斯兰向东,所以在乌鲁木齐才有了这座建筑。
  从丝路而来回族人也有回故乡寻根或朝拜的想法,他们从长安行至新疆,要建一座清真寺。大家都来自陕西,耳濡目染或赖以生计的是中原手艺,于是有了这座将东方建筑和伊斯兰文化融合的寺庙。可惜文革破坏严重,虽然后来重修,但我们知道重修的建筑比较粗糙,那些经过两百年融合、变融的建筑细节早已不见。

XGS_2079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麋鹿,其实是中国特有的动物,很多人不知。因其似鹿非鹿、似驼非驼、似牛非牛、似马非马,故又称“四不像”,这是在有皇帝的年代就有了的外号。
  如同很多长相奇特的动物都逃不过灭绝的命运一样,麋鹿也是如此。虽然它们已在地球上生存了几百万年,最高峰据推断也有上亿头规模,却自人类文明崛起的商周起迅速锐减,汉朝时已几乎罕见。元朝,更被皇家集中捕获,送到北京供皇族子孙猎杀,再至清朝,野外已灭绝,仅在皇家的南海子猎苑里苟延残喘着两三百只。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不少老外从这里明索暗购了些麋鹿运回欧洲,竟发现是一个尚未被记载的新物种,而且还是鹿科下的一个独立属,引发了轰动。1900年,八国联军直捣京师,不仅火烧了圆明园,烧杀抢戮,还把麋鹿都猎杀或者带了走。至此麋鹿在中国彻底绝迹。当然,对于那个时期岌岌可危的清廷王朝,这算不得什么。

  时间无情,命运多舛,随着欧洲各动物园的麋鹿纷纷老去逝去,种群数量锐减。从1898年起,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开始出重金将在欧洲各国的麋鹿一一买下,放养在乌邦寺庄园,仅有18只。就这18头,却成了如今地球上所有麋鹿的祖先。到百年之后的1983年,通过不断地繁衍,全球的麋鹿数量已达到了1320头。

  1985年,源自乌邦寺的麋鹿被送回中国,在北京南海子扎根,后来又在江苏、湖北、河南多地形成规模。如今在我国已经有了2000多头,并在野外灭绝几百年后,又重新有了野生种群。

DSC_7992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双十一,都在上淘宝,本想买个羽绒服的,但挑了半天,感觉不试穿不踏实,也没多少动心的样式,也便算了,还是回来看看博客吧,整理一下司马台的这篇文章,已经过了好久了。

  今天在微信看到朋友圈一个文章,谈到无人机拍摄野长城,是那绵延8851公里之中,很多没有进入过人们视野的景色。起春秋,历两汉,及辽金,至元明,中华上下两千年,将帅吏卒,黎庶百工的血汗辛劳,才有了这数不尽的雄关隘口,长龙烽垛,似玉带明珠,把峻岭荒原,瀚海绝壁点缀成了江山锦绣。曾是国家的铜墙铁壁,护卫一方安宁,如今却成了文化符号,使休养生息后的我们跨在了长城内外。
  衬托它的长,有个冷笑话说四大工程:长城贴瓷砖、太阳装开关,飞机安倒挡,黄河加栏杆。

  如果想来看长城和红叶,那来司马台肯定是被忽悠了,哪怕我们来了正合适的季节。因为这里就几乎没有几棵能长出红叶的树,虽然景区有些经营和种植,但也要多年以后了,等孩子带着另一半来看了。

  但山脚下,还有古北水镇里,找些红叶还是容易的。一路阳光明媚,景色迷人。

  城门垛里的秋色。

XGS_6659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古北水镇的夜景名气较大,其和乌镇为同一家公司开发,上次错过了,而这次过来,主要是想看夜景,只是没有想到红叶也很不错。

  不过,这里的门票着实有点欺人。
  晚上到,想看古镇夜景,当然可以买票进入,但明天若还想参观古镇,想看看白天的样子,那就要重新买票,因为它仅“当天”有效。门票150块大洋,实在让人心疼。这种收费方式让人有些费解,如果想看全一整天的古镇景色,只能一早来,呆到晚上看完夜景出去,否则就要买两次门票?
  买票时,工作人员会不断提醒你,住在古镇内吧,这样看完夜景明天就不用重新买票了,或者买古镇经营的客栈,登记身份后,明天即使再进来,门票也可以免费或半价。看来还是利益分配的事,古镇经营方和古镇周边居民利益分配的事。因为,一旦门票可以延期使用两天,那古镇之外的住宿费恐怕就要更高了,而这似乎影响到了古镇的利益。

  夜景比起乌镇是有不足的,有些差距,精华在音乐喷泉,确实惊艳,带着故事情节,效果很棒。古镇夜间的红叶也很美,在上个文章里已经展示了一部分。没有特意去拍古镇,但也留了些图片,放在这里吧。

XGS_6074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周末本计划回老家,父母盖了新房搬家,结果因为公司开会,没有回成。
  会议没有多大事,基本就是陪同,也几乎一言没发,却着实耽误了不少事。中午结束,已经回不成老家,便坐车去了古北水镇,与中午到了那里的家人汇合。

  去年来过一次古北水镇,是在冬天,今年又来,是秋天。风景不同,是另一番味道。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竟然有了那么多红叶,虽然是爬山虎,但很美,超出了想象。
  以前老家的爬山虎,叶子是不会变成红色的,与这品种不同。

  北京买车,摇不上号,若是参考我以往的手气,估计要熬到八十岁。只能公共交通过来,在东直门有大巴,每天定点发车,正好有三点半的,两个小时左右到了古北水镇景区门。似乎赶上了旅游淡季,车坐得不满。
  到了买票,去镇子里汇合,吃了火锅,也暖和一些,今天很冷。

  大多数红叶都是在夜间拍摄的,拿着70-200mm的长焦扫街,也别有一番味道。
  本篇博文没有多少内容介绍,就是红叶,上图片吧。

XGS_6018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