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名气不小,其实有两个。名气比较大的,是汉朝轮台,即如今的轮台县,曾属于龟兹国。龟兹国的宗教、文化、经济都很发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那里甚至有比敦煌莫高窟更加久远的石窟,而且极为擅长音乐。等去到那里的时候,再去接触或者展开这段历史吧。
另一个轮台,名气稍微小些,是唐朝轮台。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在此呆了三年,留下了不少诗词,其中有一首被九年义务教育的教科书收录,并要求背诵,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面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过,估计很多人早已忘了曾经熟背的该诗的最后四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此轮台,便是唐轮台,即乌鲁木齐南郊的乌拉泊古城。
来这的交通不方便,之于旅游的意义,很少有人来,名气也不大,说实话,并没有什么可以观看,周边也没啥,一片荒地。现存遗址呈方形,南北长约550米,东西宽约450米,城墙比较宽厚高大,即使残垣也有4米高,5米宽。
曾几何时,当地人可以在这随处捡到文物,不仅有唐宋时期的陶片,还有清代的铜钱,看来古城的历史持续了千年以上。它成为乌鲁木齐市保存最完整、形成最早的古城遗址,被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来了,可这里关着门,没有任何理由。
浪费了不少时间过来,在外面看了一眼,也便回了。
那是十一月份的新疆,还没有岑参诗中的大雪,倒是远望天山,上面有些终年不化的积雪。
右侧有吉坛,看似古老,其实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1993年。
古代,人们一直把红山当做圣地,并把它作为遥祭博格达的地方,所以虽然它的海拔只有910米,相对高度仅60米左右,却成为乌鲁木齐这座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兴建吉坛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还原这种景象。
红山,因山体是红色而得名。
山上有座塔,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是座六面九级的青砖实心塔,高约10.5米。经过了两百余年的塞外风雪,还有几次大地震,如今依然屹立,但在1988年,它被涂成了红色,成今之模样。
那是雾霾比较严重的时期,刚去了烟台,雾霾严重;然后奔济南,依旧严重;再到北京,霾更醇厚;到了乌鲁木齐,也是如此;再过几天到兰州,霾味依旧。
今年,政府似乎下了大决心,不仅各种会议期间以各种理由关闭工厂,甚至在冬季来临之前强行进行煤改气,京津冀尤其激进。不少地方直接拆了煤炉,但气却没跟上,不少河北的小学里,朝北的教室阴冷,学生不得已搬到有阳光的操场上自习,冻伤了双手,引起媒体注意,终博得社会广泛关注。否则,这大概只能算是政绩路上不值一提的插曲了。当官要为民做主,也得替民吃苦,学校没有通气供暖,政府大楼也得挨冻受罪,这才是爱民,才能不再激起民愤,都懂,却都不做。
红山上俯瞰阴霾下的乌鲁木齐市。
红山上原有一组古庙建筑群,基本都是建于十八世纪末期,那是清嘉庆年间,当时香火极盛。后来,在抗战时期被毁,如今仅留大佛寺,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重建。
如今,几乎没有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