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其实是个一直想来的景区,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它现在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此外,它还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于此修道炼丹,丹成而龙虎现,故得名“龙虎山”。

  作为中国丹霞地貌的一部分,被一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共六处,分别有着丹霞地貌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典型特点:贵州赤水丹霞是青年早期,福建泰宁丹霞是青年期,湖南崀山是壮年早期,广东丹霞山是壮年期,江西龙虎山是老年早期,浙江江郎山是老年期,他们一起展现了中国较为全面和完整的丹霞地貌。

  起个大早,吃了一碗比较有特色的干米粉,然后从南昌驱车而来。
  差不多两个小时,八点半左右到达停车场,买票、上景区巴士,然后到达第一站,象鼻山景区。

  因为这段时间太忙,就这几天,还江西两个会场之间跑,江西和湖南又两个会场之间跑,所以提前没怎么看攻略,只是路上在马蜂窝扫了几篇游记。以前携程的游记和攻略还是能看的,如今已被马蜂窝超了几个层级,基本已找不到广告之外有价值的东西。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买票都不再去携程,因为各种误导广告。

  浴仙池,小得超出想象,当时觉得很一般,回来整理照片,却发现也还行。

XGS_0472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人们谈到江西,往往感觉存在感很低,一般来说,最大的印象为二。
  其一,红色。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南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共产党于1931年创建的一个国家,是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次伟大预演。上面是官方的描述,如今这几个地方,都成了红色游的热门景点。
  其二,有矿。全国的矿产里,有13种矿,江西含量第一,比较重要的有金、银、铜、钨、铀,是不是很霸气?还有很多全国含量第二,比如稀土、锂这些,排名是总量,不是占比,而它的对手是疆域庞大的内蒙古。

  被人所忽略的,是江西的历史。抚州,有着“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美誉,出了7个宰相、13个副宰相、3000多位进士,王安石和汤显祖各有所长,《临川四梦》成了江西文化的代表。九江,白鹿洞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不仅出了陶渊明、黄庭坚等人,还有个景德镇,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淘筛后,能有哪个镇的名气超过它?

  江西有不少文物,所以当发现有半天空闲时间后,第一时间用微信公众号预约了江西省博物馆,毕竟是我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要来打卡的。因为是当天预约,还比较抢手,很多次才成功。
  可一进门就傻眼了,疫情期间只开放一个展馆-非遗馆,这大概是博物馆里唯一一个没有古文物的展览。

IMG_20200814_154437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滕王阁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可人们记住的仅是《滕王阁序》,滕王是谁?却鲜有人知。
  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帝国终于打败高句丽,用了两个朝代,四位皇帝,花了近60年,比抗日战争都要漫长得多。而同一年,杜甫告别长安前往四川,一个年轻人给他写了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按照礼节,送别诗是互赠的,被称作“诗圣”的杜甫,一定也写了首诗,但可能相比过于暗淡失色,以至于我们如今在杜甫流传下来的1500多首诗里,竟然都没有找到痕迹。
  这首诗远比那场战争更被世人流传。他的作者便是《滕王阁序》的作者,“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

  王勃生于官宦之家,祖辈都为官,自幼就被誉为神童,十七岁的年纪就被授予“朝散郎”职务,在中央为官。可惜,因一篇《檄英王鸡文》而被贬。过了几年再次为官,却又因藏匿官奴,担心冬窗事发而杀人灭口,最终被捕。天才少年成了杀人犯,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大热搜,可古时不比如今,杀人所丢掉的不仅仅是仕途,还将有性命。若不是赶上皇帝大赦,王勃的《滕王阁序》也就无缘面世了。

  他父亲因他牵累,被发配到交趾,即今之越南。所以王勃出狱后,南下寻父,途径南昌。此实为南昌之幸。

XGS_0183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中国有三大古道,最有名的是丝绸之路,其次大概是茶马古道,第三才是唐蕃古道,已鲜有人提及。

  它起点在唐朝首都,如今的西安,然后经天水到兰州,由此往北过武威是丝绸之路,而继续向西经西宁,便是唐蕃古道。终点在吐蕃首都,即今之拉萨。全长3000多公里,沿线甚至可一直到现今的尼泊尔和印度。
  古道途径青海,而且绝大部分在青海境内,当年属吐谷浑地盘。吐谷浑和中原政权常年有战,直至被大唐消灭了主力,成了附属国。而青藏高原上的另一个政权吐蕃,在松赞干布时期崛起,并迁都拉萨,然后成为大唐帝国几乎终身的劲敌。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吐蕃打败吐谷浑,然后直达松州,威逼要娶大唐公主。曾去过四川的松潘古城,那里是战场,如今古城遗迹尚存。
  看历史时,中国有几个年号是不会让人过于揪心的,其中必然会有个“贞观”,当时唐朝的皇帝是李世民。唐朝最终击退了之前在吐蕃大有作为、满怀自负的松赞干布,也让吐蕃知道了大唐实力,随即遣使谢罪,并再请婚。这次,唐太宗遂许了远房侄女进藏,她便是日后著名的文成公主,唐蕃之后的几十年几乎再无战事。

  当年文成公主进藏,便是这条路线,从温暖的关中平原,奔波三年,到了寸草不生的青藏高原。此后,唐蕃之间的频繁的使臣往来、贸易交往让这条古道兴起,名盛一时。如今这条天路已通了高铁,西宁到兰州不过一两个小时。青藏高原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有着一种神秘感和向往,如今已经不再是什么遥不可及。有机会时,要让父母放下对高原的恐惧感,来尝试一下。

20200924232755
  古代,大多政权都是君主制,一个人的意志往往就对国家政策起了决定作用,所以李世民和松赞干布在时,有翁婿关系,唐蕃之间还算修好,然而他们两个差不多同一年去世,李世民在649年,松赞干布在650年。
  到了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吐蕃直接向吐谷浑进军,转年便灭其国,占领青海全境而实力大增。对于唐朝来说,过了青海往东就是陇西各郡了,直接威胁长安,而且它对西域及河西走廊都是居高临下的威胁,所以便有了两国之间长期的拉锯战。那足以写成一部史书了,大多是悲壮历史,因为吐蕃还攻进过长安。

  青海的吐谷浑族人,在灭国后一部分留居故地,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囤聚自保。还有一部分到了唐朝境内的凉州,之后又迁河东,还有部分曾归附契丹。这些人绝大部分被同化,只剩一小部分在几世纪后返回湟水流域,和其他族人相聚。之后就不见记录了,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好好查一查,据称就是后来的土族人。

  这次来青海,还是略微有些高反,只是晚上难以入睡,其他倒也没啥问题,略头痛。
  但这里是真的有些冷了,幸好带了外套。

, , ,

  出差兰州,从西安乘高铁,过宝鸡、天水,一路而来,风景不错。发现不少人很惊讶,他们对甘肃有着深深误解,一是用西域代表着整个甘肃,二是兰州只有拉面。

  先说甘肃,它和国内大多省份一样,取两个地区的首字而成省份名称,“甘”为甘州,即今之张掖;“肃”为肃州,即今之酒泉,论历史底蕴的话,连天水和凉州都没排上,兰州就更是要靠边了。
  天水是秦朝故地,是伏羲和女娲的故乡,有着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凉州则是六朝古都、西北首府、古雍州所在之地,这两个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甘肃一共四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另两个一个在甘州张掖,一个在肃州酒泉,酒泉不光有卫星发射基地,还有敦煌和玉门关。那为何,兰州成了省会?

  成也地理位置,败也地理位置。特意上百度地图截了一下兰州地形图,看着更明显。它群山环绕,中间由黄河冲出一条峡谷,泥沙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后,逐渐形成了河谷盆地,土地肥沃,适合人类耕地和生活。东西长100公里,南北最窄4公里。这样的地形,扼着水源,还适合屯兵,必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因四周群山峻岭,中间又有黄河天险,易守难攻,故名“金城”,取“固若金汤”之意。正因如此,决定了它的定位是扼守要冲的军事要塞,不可能成为大都市。汉朝有羌族骚扰,唐时有吐蕃侵占,宋夏互有攻伐,这就没有过太久的太平。哪怕到了清朝,政府对青海、西藏、新疆用兵时,兰州仍为军队集结中转的要地。

lzdx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