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东北三省,之间还飞回北京讲了一堂课,然后再回。结果,在哈尔滨忙着整理材料一整夜,转天一早又继续,直到中午一两点才出门,深呼吸一口空气,竟有了些凛冽。

  今年的出差安排,要走遍全国各省,如今到了最北部,又一夜未睡,晕晕的头脑中始终萦绕着“黑龙江”三个字,它是省名,也是河流名,那它为何称之为“江”?
  因为发现个问题,中国境内这些河流的名字,南方大多叫“江”,比如长江、汉江、湘江、珠江、澜沧江、钱塘江、赣江等,而北方则习惯称“河”,如黄河、淮河、汾河、海河、桑干河、滦河等。为何到了东北,又称之为“江”了?比如黑龙江、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牡丹江、图门江、鸭绿江等。

  中国历史上,“河”曾特指黄河,“江”也单指长江,古人称呼河流一般用“水”,然后加名以区分,如汉水、湘水、淮水、汾水等,长江与黄河则称为“江水”和“黄水”。但到隋唐逐渐有了区分,黄河的支流,或者其流域,皆称之为“河”,长江的支流及其流域,皆称之为“江”,后发展为“南方之人谓水皆曰江,北人谓水皆曰河”。
  不过,久而久之,包括今人,我们也大多认为江更宽阔一些,河更曲折一些,江阔且清,河曲而浊,虽也有特例,但因地理位置原因,的确大多如此。

IMG_20200822_15290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如同二人转里常调侃的那样,在很多外人看来,东北就是一个省,俗称“东北省”。而若只保留一个省会,哈尔滨最北,沈阳最有底蕴,可能二选一。至于长春,恐怕没有人关注。

  清政府时,一直把东北视为是龙兴之地,认为如果有人到此开垦种植,会破坏风水,影响龙气和大清昌运,所以官方一直禁止移民。但随着关内人口增多,和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东北变得极具诱惑,值得不少人冒着生命危险“偷渡”而来。
  到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已经有了些人口,再加上部分流放过来的大清官员,政府便设置了“长春厅”,这是长春正式设置之始,距今仅200多年。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长春厅升为长春府。从此,长春成为一座真正的城市。

  由于地广人稀,清政府对这边的掌控很弱,日本和俄罗斯又虎视眈眈,最终在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解禁,引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潮之一:闯关东。主要以山东人为主。而这个时候,沈阳已经当了百年盛京,而哈尔滨六七百年前,便已是金代的首都,相比起来自不可同日而语。

IMG_20200818_21031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到沈阳出差,安排参观一个客户工厂,竟发现是国家4A级景区,这就是华晨宝马的铁西工厂。

  铁西,曾是沈阳的荣耀,也是辽宁和东北的荣耀,甚至是中国的荣耀,那是上个世纪建国之初。几乎从螺丝钉到发动机,从味精到毛巾,从中国第一炉钢水到中国第一台机床,再到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这里能够造出几乎全部,那个时候的人们以铁西人的身份为傲,而铁西的GDP也一度和广东省相平。
  铁西,名取“铁路西边”之意,在全国同名的很多,但最有名的在此。

  东北曾被称为“共和国长子”,这次连续去了三个省会,我们每个人心底大体都会有个词:落寞。国企改制,东北经历了最剧烈的阵痛,无数企业停产,近30万职工下岗,这成了计划经济留给东北的历史包袱,而铁西的尤其大。当一个时代整体转向的时候,曾经的排头兵便成了最后一名。类似的事情曾在多时期、多地区上演。

  当共通的客观规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理性展开时,作为个体的人们将无可奈何地面对这个不可能回避的规律。这的国有企业曾给职工分配住房,还大多拥有着自己的学校、医院、超市、影院等设施,涵盖了全部衣食住行。很多职工在这里贡献了青春岁月,父母、夫妻,甚至包括即将长大的孩子,都曾计划着在这的工厂里扎根一生。这在那个年代被称之“铁饭碗”,本是人人艳羡,却在一夜寒风梦醒。

IMG_20200817_213949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很多演出的观众比较多,便会有个错觉,认为自己不错,《寻梦龙虎山》如此,不少“印象”系列亦如此。它们习惯于用观影数据说话,表现出很受欢迎,观众很认可,一票难求的样子,看似逻辑合理,催你做出选择。
  其实,到了龙虎山旅游,六点天就黑了,而很多人平时习惯了晚睡,看个演出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这些演出只是迎合了这个日益渐大的市场需求,而这个市场是蓝海。如果同时有十个演出,排名第一的或许可以称自己不错,可你如今就一个演出,不看你看谁?看得人次多,只能说明这个市场的需求大,而非节目好。

  广告宣传语上到处是杨澜,大大的头像,也只是借个名,她是出品人、股东之一,和节目的好坏无关。
  而所谓的“行进式”演出,当观影人数不多时,可能还有些看头,对我们这种平时周末来看的人来说,都已是糟糕,若遇上黄金周或其他假日的人潮人海,那简直是灾难。当然,出品人、策划人或者导演们,他们自己设计的时候,可能没有体验过他们自己所宣传的那个客流量下的实际演出效果:疲劳奔波,不知所云。

  不过,回忆依旧不错。一是那晚星若萤火,斗悬江峰;二是王菲演绎的主题曲《如梦》,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如梦挽着手流连在云间,如梦伴着你漫步在山巅。如梦听着你窃窃私语不断,如梦捧着你孩子般的笑脸。留连忘返,任时光蔓延风月无边,留连忘返,愿无尽的爱恋岁岁年年。

XGS_1242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龙虎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其他三座分别为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和安徽齐云山。原因,是因为张陵,为汉代名臣张良之后,不到三十岁便已是市级干部,但后来辞官创了道教。因入道者需捐米五斗,又得名“五斗米教”,看过三国历史的都不陌生。后被道教中人增加一个“道”字,尊为“张道陵”。
  张道陵为第一代天师,称“祖天师”,第二代天师是其子张衡,称“嗣天师”,第三代天师为张鲁,称“系天师”,到第四代天师张盛,迁到了龙虎山,并开始于此定居,之后便改称呼为“第N代天师”。

  中国有两个大家族“南张北孔”,是其他家族所比不了的。“孔”是国人相对熟悉的曲阜孔家,从孔子便开始传承,至今未断,已有83代,持续了2500多年,孔氏家谱更是被列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孔家曾获“衍圣公”称号,世袭了近千年,明朝时曾高居一品,“班列文官之首”,直到民国之后被废。
  “张”指的是龙虎山张家,从第一代到如今已传承63代,均尊为“张天师”,持续了1900多年,大多为皇帝亲封,元朝时曾高居一品。第63代天师在1949年和蒋介石去了台湾,虽然在他去世之后,传给了其堂侄张源先,但因册封地在台湾而非龙虎山,并未被大陆道教所认可。大陆这边如今主持龙虎山道务的是第63代天师张恩溥的外孙张金涛,本名鲁金涛,后因“张天师”只传张姓而更易其名,他还有个身份是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和龙虎山天师府主持,只是已无官方“张天师”身份。

XGS_0587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