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去一个博物馆,除了当地主要历史相关的文物,一般不会错过的还有青铜器、瓷器、佛像几个展览,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几个大类。看得多了,了解得多了,往往就越觉有趣。

  谈到瓷器,我们的目光往往看向南方,不论景德镇,还是这些年又重新火起来的一些古瓷,大多都延续着南方瓷器的名号。而其实,不论是宋朝的几个名瓷,还是唐朝及以前,北方的瓷器向来都有一席之地。
  唐朝时,北方窑厂是可以和南方窑厂分庭抗礼的,北方邢窑的白瓷和南方越窑的青瓷,分别代表着当时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便是我们常说的“南青北白”或“南越北邢”。若不是宋朝在靖康之耻后丢了大半北方,衣冠南渡后,中国的经济中心随着政治中心南下,使得南方瓷器发展成一枝独秀,那我们今天的瓷器说不定会有着更耀眼和多彩的光芒。

  河北博物院里,自然会有邢瓷,因为邢窑在今之河北邢台,包括内丘、临城一带。它创于北朝,兴盛于唐,主要以白瓷为主,有“似雪类银”之誉。若按照年代来欣赏,对比可能会更明显一些。

  这是北朝时期北齐的青釉仰覆莲花尊。器形比较大,胎灰白细密,釉色有些青绿,做工细腻,装饰华丽,是北齐瓷器常见的典型样式,这件也是北齐瓷器中屈指可数的重器。在国博有件类似的。

IMG_20200613_135908
  这是隋朝时期的白釉鹦鹉形杯。

IMG_20200613_140249
  邢瓷在唐朝的名气大,并非因它高高在上,而是长期发展形成了不同等级,产量大、影响远,人皆可用,所以世称“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它的最高等级专供宫廷,釉色洁白细腻如雪;第二等面向官府、富贾,颜色洁白但细腻和温润欠佳;第三等面向大众,制作较粗糙,釉色也会有些泛黄和砂砾感。若是简单来区分等级,就是越白越润最佳。

  这是唐代的白釉“盈”字款盖罐。
  内外施满釉,洁白似雪,莹润光亮。而且罐底有“盈”字款,“盈”指唐代的大盈库,是唐玄宗的私库,存放一些贡品,里面的文物都不简单。

IMG_20200613_140230
  晚唐五代,白釉双鱼背壶。
  双鱼壶在唐朝多见,它两侧的肩部和下腹部各有两个系孔,鱼背鳍则成两个凹槽,用于固定系带,防止打滑。上面的鱼鳞和鱼目比例恰当,造型生动,在一侧有泪痕,是邢窑的典型特征。

IMG_20200613_141319
  宋时五大名瓷之一的定窑,在今之河北保定曲阳县,其始于唐,终于元,也是以白瓷为主,时间大体在邢窑之后,那是河北瓷器的巅峰。这是件定窑白釉凤首壶,凤首壶是受波斯文化影响,在唐代流行的一种器物,常见于金银器,也偶见于陶器。

IMG_20200613_141515
  这是金代“甲辰”款云龙纹盘模,出土于定窑遗址。

IMG_20200613_141803
  金代“泰和丙寅”款四季花卉印花碗模,同样出土于定窑遗址。

IMG_20200613_141807
  元代,青花海水龙纹八棱带盖梅瓶。
  瓶身为海水火焰纹,繁密紧凑,并以“留白”手法装饰出了四条龙,且刻绘结合,使得看上去凹凸有致,比较立体,有呼之欲出、腾空而起之感。出土于保定。

IMG_20200613_142538
  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这里的镇馆之宝之一,出土于保定。
  它的装饰花纹达10余层,运用了浮雕、贴塑、绘画等技巧,且在幽雅的青花内融合了浓烈的釉里红,釉里红的颜色还比较纯正,在元代是不可多得的,元代烧成的釉里红都是珍品。这件据称是存世元青花中的顶级珍品。

IMG_20200613_142433
  元代,蓝釉金彩月影梅纹杯。
  虽然出土于保定,但可能产自景德镇,因为蓝釉描金是景德镇创造的特殊技法,先高温烧制蓝釉器物,然后用金彩描绘纹饰,再入窑炉低温烘烤。目前,元代蓝釉瓷器仅存世十余件,描金的则更为罕见。

IMG_20200613_142615
  清乾隆年间,蓝釉描金博古纹天球瓶。
  虽然制瓷工艺在进步,但上下两个蓝釉瓷器放在一起对比,还是感觉元代的高级、大气、漂亮。

IMG_20200613_142925
  清光绪年间“储秀宫”蓝釉绿彩龙纹盘。
  储秀宫是慈禧曾住的西六宫之一,对应着光绪年间,这件很有可能是慈禧所用之物。

IMG_20200613_142957
  河北省博物院内专门有个常设展览:《曲阳石雕》,而里面数量最多的文物来自曲阳修德寺遗址。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曲阳修德寺塔的塔基下陆续发现了2200多个石像,大多为佛像,时间跨度包括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个朝代,尤其以东魏、北齐和隋代居多。其中不乏精品,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和河北省博物院。

IMG_20200613_145542
  北魏,佛立像。

IMG_20200613_144807
  东魏,思维菩萨像。

IMG_20200613_145038
  北齐,佛立像。

IMG_20200613_145424
  唐,天王造像底座。

IMG_20200613_150001
  幽居寺,位于石家庄灵寿县,其内有塔,建于北齐年间,重修于唐。1992年,塔内阿閦佛佛首被切割盗走;1996年,释迦牟尼佛和无量寿佛佛首亦被盗;1998年,释迦牟尼佛佛首现身海外。2014年,台湾佛光山接到一个捐赠,是北齐的汉白玉佛首,最终经查,正是河北幽居寺失窃的释迦牟尼佛佛首。这个雕像原本塑于北齐文宣帝年间(公元556年),由一整块的汉白玉雕刻而成,1500年前的佛像缺了一块,实在可惜。
  2016年,佛首佛像二者合一,并在河北省博物院展览。但另外两个佛首,目前仍无下落。

IMG_20200613_145134
  幽居寺内的其他佛像。

IMG_20200613_145307
  邺城遗址出土,北齐时期的镂雕弥勒七尊像,雕造精细复杂,也是个难得精品。

IMG_20200613_145441
  五代十国时期的彩绘散乐浮雕,出土于曲阳王处直墓,因登上了《国家宝藏》而名气大燥。
  其中一侧雕刻有乐妓十二人,分别持各种乐器,体态丰腴圆润,梳高髻,着长裙,不仅充分体现了那个年代的审美,也是对乐器的一次写实记录。《国家宝藏》节目的重点便在分析这个,也是在找回音乐上的民族自信。

IMG_20200613_145759
  背面是同时代的彩绘侍奉浮雕,有侍女十三人,分别手持着各种日常生活器具。

IMG_20200613_145739
  这是同一个墓内出土的十二生肖像,都是人和十二生肖的组合,或置于掌中,或立于身侧,活灵活现,很有意思。这里展出的是鼠、龙、马、鸡四种生肖。

IMG_20200613_145846
  河北省博物院单独留出了一个展厅展出北朝壁画,但大多是依据原画进行的临摹,所以没怎么拍照。
  这是茹茹公主甬道壁画。

IMG_20200613_143413
IMG_20200613_143436
  高洋,北齐开国皇帝,他的墓地内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壁画700多平,是迄今发现最大的北朝壁画。不过这里是根据原画临摹的,过于鲜艳,便没拍照。这个是原物,但为北齐高润墓壁画,高润为高洋之弟。

IMG_20200613_144142



, , ,
Trackback

no comment untill now

Add your comment now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