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巴勒莫-阿格里真托-神殿谷-锡拉库萨
为什么选择西西里岛?从签证官当时自豪的表情来看,这绝对是个正确的选择。
因为地中海的自然风光?因为神秘的黑手党?因为这里各方霸主粉墨登场后留下的灿烂文化?亦或那些被传为经典的电影?也许都是,又也许都不是。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没有到过意大利,因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意大利的美丽之源。”这是格斯在十八世纪写下的名言。
在最初做攻略的时候,西西里岛的行程被调整了好几次,因为整个意大利行程的时间限制,要在各个景点间权衡取舍,导致在岛上的时间在三天之内不断变化着,甚至曾一度被压缩到了一天。后来因为陶尔米纳、因为锡拉库萨、又因为神殿谷,时间确定为两天,决不能再短。我怕,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重回这里。
从地图上看,意大利就像一个皮靴,简直是像极了。而西西里岛,便是鞋尖上的足球。它幅员辽阔,有着大片的柠檬和橄榄树,并且作为地中海上最大的岛屿,其自然风光,自是不错。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意大利, 摄影, 单反
Day3:真理之口-罗马历史城区-万神殿-许愿池-西班牙大台阶-奥古斯都陵-人民广场
今天是罗马的最后一天,明天将前往西西里岛,而后开始从南到北的行程,便不再经过这里。之前曾给罗马安排了更多时间,但即使如我们这般闲逛,三天也是足够的,它实在比我们想象得要小。
今天打算步行整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罗马历史城区,并尽量串起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里的足迹,偶尔避开游人与拥挤,看看这里的原本面目,看看这里的市井生活。中途有个主要景点,是万神殿。
万神殿(pantheon)修建于公元前27年,但在公元80年的火灾中大部分被毁,仅存有着16根12.5米花岗岩石柱的长方形柱廊,它们在公元120-124年间重建万神殿时,成了新的门廊。
它是目前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罗马帝国时期建筑,由屋大维的女婿建造,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的诸神,在它名称中,“pan”是全部,“theon”是神的意思。
它还是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之一,在文艺复兴时期尤其受欢迎,米开朗基罗赞其为“天使的设计”,布鲁内莱斯基(Brunelleschi)更是受到它的启发修建了佛罗伦萨大教堂。如今,这里还安葬着拉斐尔。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意大利, 世界文化遗产
卡比托利欧山是罗马七丘之一,其它六个分别是帕拉蒂尼、埃斯奎利诺、维米纳莱、奎里那莱、凯里、阿文蒂诺。它们曾被不同人群所占领,后来大家交流增多,便把山丘之间的沼泽地清理干净,逐渐连在了一起,形成了整个罗马,故罗马又名“七丘之城”。
从酒店走到罗马广场北侧,南侧是七丘之一的帕拉蒂尼山。我们则在北侧沿着台阶而上,很短,便到了卡比托利欧山顶端的广场,其由米开朗基罗在1538年设计而成。广场上共有三个宫殿,东侧是元老宫,现为罗马市政府所在地。南边是保守宫,北边是新宫,它们二者均为卡比托利欧博物馆(Capitoline Museums)。
这个博物馆在大多旅游介绍上的名气一般,但Lonely Planet推荐,所以便过来了。它建于1471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博物馆,当时教皇向罗马城捐赠的青铜像成了这里的镇馆之宝。
在如此密集的审美疲劳之后,很多雕像看起来都是那么相似和不足以使人惊艳。如今整理照片,几乎是很随机和不经意地从一堆看着类似的照片里选了一张,剪裁得只剩面部,发现竟是如此标致。再想想那些罗马时期的雕塑,是多么令人震惊啊!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意大利, 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 单反
圣天使堡(Castel Sant’ Angelo)坐落在台伯河岸,属于意大利,但在Lonely Planet上的介绍中,却将其放到了梵蒂冈,让人不禁疑惑。它们都曾属于教皇国,据说城堡内还有密道,可直接透过城墙连接到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那是一条供教皇在危急时刻使用的通道。
我们从梵蒂冈散步而来,它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的边界只存在于地图上,实际几乎没有影响。随意进出,也随意通行,比起从广东到港澳可方便多了,虽然后者还是同一个国家。
圣天使堡的名字虽然挺好听,但它最初的作用却是陵墓,由罗马皇帝哈德良(Hadrian)在公元139年亲自指挥建造。后来还被用作监狱、宫殿,现在是博物馆。老外在这个方面确实没什么讲究,欧洲很多城堡都是陵墓、监狱、宫殿混用,反正差不多的样子,功能也相近,都有着极好的防御。
古堡的出名不是源于自身,而是其前面的一座桥,它被誉为罗马最美的桥梁。上面共有十二尊天使雕像,每个天使手里都拿着一样耶稣受刑的刑具,据称它们是由贝尔尼尼亲自雕刻而成。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意大利, 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已经到了16年,在整理好全国的总结后,方才想起这么一个文章。
到过一个省,不论出差还是游玩,总要记录一下足迹的。内容可以是丰富的,也可以是简单的,这个主要取决于时间和心情,似乎。
来河南这次,在开封、周口、许昌、郑州之间丈量了几百公里路,几乎掉了一层皮。每天不知什么时候可以结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吃饭、也不知道去什么地方睡觉,累得没有力气洗澡。
记得晚上在空空的县城上吃着烤串、喝着啤酒,四五个人玩着数七、划拳、石头剪子布,周遭的大风里裹着各色塑料袋,尘土飞扬着,头上是一盏摇摇晃晃的灯,一闪一闪。
那大概是15年最累的一次出差,也是最充实、最密集谈判的日子,那大概便是喜爱这个行业是理由,心里有着种英雄主义情结,越是困难越是喜欢,越是困难越是希望做好。每年的那个时期都比较忙,希望今年能轻松一些,如今已开始喜欢安稳多些。
查勘的间歇,抬头看一眼大平原上的落日,也能收获一些感动。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河南, 手机,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