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北京有名的建筑,单体建筑,重檐庑殿顶,气派不下太和殿的太庙享殿应该是很靠前,尤其非沉香便金丝楠木的豪气,构成了整座建筑。可惜一直没有来过。
在紫禁城两侧,有两组很重要的建筑群,分别为太庙和社稷坛。东侧是太庙,用于祭祀皇帝的祖先;西侧是社稷坛,祭祀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记偏旁就可以了,他们是农耕文明的根基。社稷坛上有五色土,分别由各地州府送来,意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它们依据“左祖右社”的形制来布置,很多曾去过的古城、古镇,尤其明清时期的,大都也采取这种布局。
为什么,这么久,会一直忽略了它们两个?是因为它们的名字都变了,让人想不起来。太庙现在叫“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叫“中山公园”,都带着浓浓的政治色彩。这两个名字,几乎不会激起旅行者的任何兴趣,这也成就了这里如今清净、安静的环境,让人如获至宝一般。
清明节,本是祭祖的日子,憋在北京城找不到老家坟茔,也便到了太庙,这个古代皇帝祭祖的地方。当然,来这更多得是应景,是感怀,而非祭祀。没有想到的是,在清明节的日子里,这里的人竟然很少,完全不似玉渊潭那种人山人海的场面。
文化宫门票两元,太庙十五元,但太庙在维修,没有对外开放,所以票就省了,只收两元。进入后只得沿着红墙散步,想着没多大,就走几步换个地方,心里在盘算着。
此为正殿,亦是前殿,或者享殿。其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遭雷击,被毁,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复建,基本就是如今规模。清初明末曾遭损坏,但主体构架完好,后期顺治帝进行了修复。
太庙最早只供奉皇帝先祖,后来皇后和一些有功之臣的神位也可以在这里供奉,只要皇帝同意就行。东配殿供奉着有功亲王的牌位,比如多尔衮、多铎等,西配殿供奉着有功大臣的牌位,比如张廷玉、僧格林沁等,清代在两配殿各有十三人。
上图是不是看着建筑也不是很大?于是我从网上找了一张照片,看看那个匾额,对比一下。
既然从网上弄图,就多弄了一张航拍的。
中间是天安门、端门、午门,后面是紫禁城,图左边是社稷坛,又名中山公园,图右是太庙,又名劳动人民文化宫,它们本是一个不可分可的集体,只不过被名字弄成了两类,人们只去中间。
太庙由于有一个非常壮阔的大殿,而且游人不多,故很多新人来这里拍婚纱照,不过要被收费800元。这似乎是有点圈地收钱的意思了,故宫和颐和园就对此不收费,但你得做好准备挑战人山和人海。
太庙享殿里有68根金丝楠木“顶天立地”,故宫的太和殿自然不会规格偏低。但因曾毁于李自成逃跑前的大火,在清初重建的时候,国基尚未完全立稳,巨大的楠木又非常难得,这不仅导致太和殿的规模比起明朝时期缩水不少,也导致了其内部的立柱只能使用松木,而且高度与宽度均不如太庙享殿。
其实,作为“明清三大殿”,享有差不多最高规制的,除了上面两个,还有十三陵的长陵棱恩殿,它也是建于明朝,同样为金丝楠木立柱,高度和宽度也都大于太和殿的松木大,但比太庙略小。
另外,太庙享殿的高度也是高于太和殿的,前者28.83米,后者26.92米,但后者之所以更壮观,是因为它的汉白玉基座有8.13米,而前者仅3.46米。由此可知,明朝盛世时,太和殿会是何其壮观。只不过清初被重建时,实在没有办法在一时间凑齐这么稀缺的材料。
这是太庙的汉白玉基座,高度连太和殿的一半都不到。
享殿,又名前殿,过其后,是中殿,单檐庑殿顶。最后是后殿,又名祧殿,过这几个门便是。
前殿是皇帝祭祀的场所,中殿是放置历代帝后牌位的场所,在祭祀前一天,会从中殿移至前殿。后殿是供奉时代久远而从中殿迁出的帝后牌位。
殿内没开门,带着老人孩子,赏花为主,下次细看。
此为朱棣手植的柏树。
郝云在《卖艺的小青年》里唱着:我有一辆那吉普车/它带着我翻山又过河/翻过了巍峨的景山/越过了著名的筒子河。一直还在纳闷筒子河是哪里,如今看到了。
景色一般,游玩主要看人和心情吧
博主去了很多地方呀~~~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