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位于四川阿坝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带,现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
  景区的主要景点在一条“Y”字形的沟内,因沟内有盘信寨、鼓布寨、尖盘寨、故洼寨、盘亚那寨、荷叶寨、树正寨、黑果坎寨、则查洼寨九个藏族村寨,故得名“九寨沟”。

  它的名气,在国内似乎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常会出现在各种旅游榜单中,或者人生必看景点、或者中国最美景点的各种评选。不过,对于这里的向往,却一直并不是很大,虽然有着“九寨归来不看水”之言,但来之前我所想象的确实不如实际美丽。

  景区内不仅是自然风光,还有大熊猫、金丝猴、豹和冬虫夏草、雪莲、川贝母、天麻等动植物,这也是它能进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原因。不光有景色,还要有适合野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自然而健康的美。

  “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从网上摘录了一段对九寨沟的描述,很是得体。

xgs_1735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来焦作去谈个案子,结果中途有些时间,便驱车去了趟陈家沟。

  回来一直查资料,发现进入了一个无底洞,那就是太极拳的起源。
  这个问题似乎从没有过定论,也各都缺少证据,甚至还在相互攻击。也许早已经不再是一个学术问题、或者文化问题,更多得已经上升到各个地方、各个团体的利益问题,那就变了味道。

  太极拳起源于武当的张三丰,应该是被认可最大的。而起源于陈家沟的陈王廷,则是目前官方认可的,包括网上很多地方的论点都是这个口径。人们习惯在网上复制粘贴,尤其爱复制百度百科的,所以传播越来越广。陈家沟还被中国武协、民协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发源地”。
  不过,太极拳更像是一种哲学思维、一种中华文化,而不仅仅只是一套拳法。动静、虚实、开合、进退,刚柔相济、阴阳合德,要把太极、阴阳这些辩证的理念,再结合五行和中医文化,形成一套内外兼修的武术,仅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的陈家沟,还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很多人更愿意相信太极拳发源于有着丰富道教文化土壤和众多文武兼修道士的武当山了,毕竟调素琴、阅金经,谈笑有鸿儒。

  这个图,是陈家沟不停展示给外人的,是黄河与洛河的交界处。

img_771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下个景点是娑萝映彩池。

  乍看“娑罗”没有什么反应,但是细想,想起了佛教里的两大圣树:菩提树和娑罗树。该不是取自这里吧?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在菩提树下,涅槃于娑罗树下,一生一死、一起一合、一进一成。菩提树象征着寻道,娑罗树象征着圆满,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判断,也许佛教中另有意义。

  很多文献上讲,释迦牟尼涅槃于娑罗双树,这个的意思可不是两棵娑罗树,“娑罗双树”便是树名,同“娑罗树”,归龙脑香科下的娑罗双属。“云南娑罗双树”也是一种树名,是娑罗双属植物在中国的唯一物种。所以,只是碰巧,释迦牟尼涅槃的地方是有两棵娑罗双树而已,可不是“双”的缘故。

  国内有些地方,常把杜鹃花叫成“娑罗花”,或“娑萝花”,如黄龙景区。这是个误区,娑罗树和杜鹃树可不一样,差得远呢。不过我最喜欢的花,便是杜鹃花。“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
  可惜,家里养过不少次,但都没有活得时间久些。而且,家养的杜鹃少了那种荒山野岭的风吹雨打,也少了风抚雨浸的灵气和透彻,往往过于俗艳,无可品赏了。

xgs_1420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因机构申请,据说来自阿里巴巴,在公司今年特别受欢迎的魔鬼训练营在南京举办。江苏、浙江、上海、宁波四家分公司参加,我依旧以点评嘉宾的身份参与。

  培训时间有四天三晚,分6组,每组7人,做1个话题。每天都是做展示、做点评、做绩效、做赋能,高强度、高压力,全程有还人对你和你小组的表现进行批评式点评,并以721的方式淘汰一人,几乎每天都要弄到凌晨三四点以后,转天八点多继续。

  在身体到了极限,压力也到了极限的时候,我们很多人性格的本质才会展露出来,况且身边又都是一样身份、有着共同遭遇和共鸣的人,更加促进了这个过程。而这其中所看到的、激发出来的率真、执着、甚至感性,都是大家平时出于职业习惯而掩盖起来的优点或缺点;是大家在各种制约下,发现无力改变而逐渐隐藏放下的理想;是大家被身边社会环境影响而不想与众不同的惰性。
  久了便是温水煮青蛙,训练营其实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自己。

  四天三晚,有人一共只睡了五小时。当然,事外的人永远不知事内的人能有何所得。

img_7592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大家都说,来九寨和黄龙就是看水,其实,与其说来这看水,不如更确切地说是来看钙华。整个黄龙景区几乎囊括了所有钙华的类型,比如钙华边石坝、钙华滩、钙华瀑布、钙华台、钙华湖、钙华扇等,几乎是中国之最、世界之最,比起五颜六色的水,这个同样令其闻名于世。
  钙华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定义,按照我的理解,石钟乳也算是一种,只不过大多在地下的洞穴内。关于原理,作为一个理科生,何况还是个化学硕士,我觉得应该要容易理解些,该有个更简单的说法:碳酸钙不溶于水,但遇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可生成碳酸氢钙,它溶于水,形成碳酸氢钙溶液。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溶液内的二氧化碳会析出,此时内部的碳酸氢钙又变回碳酸钙,便在水里形成微小的粉末状固体析出,积淀成不同形态,称之为钙华。也可以说钙化,但因为样式多姿,鬼斧天工,所以称“钙华”更确切。“华”通“花”。

  一般情况下,水是温的或者微热的,而外面又有着些温差,二氧化碳就容易析出。此外,地面上最好有些微小的凸起,这样水流经过的时候,凸起所在的位置水流会加快,同时变薄,加大了溶液与空气的接触,二氧化碳也会更容易析出,沉淀便会在此集中些。
  沉淀下来的物质包裹住原来的凸起,慢慢积累,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往往越是边缘流速就越快,沉淀也越快,这样就长成了一个拦水坝,那些五彩池,大多便是这样形成。水量较大,拦不住,便会溢出,往下继续流,又遇到凸起,又形成一个拦水坝,然后继续往下流,如此反复,便层层叠叠了。

xgs_1296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