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又称呼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来了不少次,却始终没有仔细逛过。这次多溜达了一下,发现比我想象中要繁华些。现在因为伊利和蒙牛,已经成了“乳都”,经济也跟着受益。
关于它的历史,我们知之甚少,其建城在明朝,那时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统一了蒙古各地及漠南地区。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在他主持下于此地筑成新城,明王朝赐名“归化城”,取“归顺朝廷,教化人民”之意。因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呈一片青色,又被称作“青城”,这便是大召寺门口有“佛照青城”牌坊的原因。
阿拉坦汗去世后,其妻成为这里的boss,人称“三娘子”,故又称归化城为“三娘子城”。
清初,被皇太极攻城时烧毁。在清军彻底打败蒙古准葛尔部后,于归化城外重建了一个新城,命名“绥远城”。清末,两城合并,各取一字,成“归绥城”。民国期间,建绥远省,设归绥市,为省会。新中国后,组建内蒙古自治区,改归绥市为呼和浩特市,为首府,沿用至今。
清朝时期,呼和浩特因寺庙很多,被称为“召城”,民间有“七大召、八大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大召寺位居明清七大召之首,几乎和这座城市同龄,自然不容错过。
寺前“佛照青城”木牌坊,四柱三门七顶式。
寺前有巨大的雕像,便是上面所说的阿拉坦汗,又称“俺答汗”,为修建呼和浩特城之人,是蒙古土默特部首领。其活跃在此地,控制着南到长城、北到大漠、东到宣化、西到河套的区域,后又开辟新牧场,征服了青海,甚至还一度驱兵到过西藏。
当然,他也曾用兵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曾因要求与明朝互市而不得,派兵直捣京城。到了通州、东直门,毁民居、掠人、掠物,烧杀抢夺,直到明皇帝开始议和,方才退兵,史称“庚戌之变”,为明朝一大耻辱。
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双方因阿拉坦汗的孙子投奔明朝而为契机,展开了谈判。次年,双方终于消除误会,达成了一致,签订了停战协议,以后几乎数十年再没有大规模冲突。
明朝还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这个意思也是简单明了。
“召”在蒙古语中,便是寺庙的意思,“大召”就是“大庙”。不论名称,还是字义,这个大召寺和拉萨那个非常著名的大昭寺都不同,虽然它也是藏传佛教寺庙。
其始建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转年建成,是蒙古人皈依格鲁派之后的初期建筑,主持修建者正是阿拉坦汗,当时其刚建完归化城。此寺庙,曾被称作“弘慈寺”,为呼和浩特最早的藏传寺庙。
清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重修,然后更名无量寺,沿用至今。
过天王殿,是药师佛殿,单檐歇山顶,这里的建筑几乎都是汉代风格。
大殿两侧配殿,分别为密集佛殿和胜乐佛殿,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前者里面供奉着宗喀巴大师。
弥勒佛殿,应该是雕刻相对最细致,颜色也比较鲜艳的一个大殿了。
这是藏传佛教寺庙的一个特点,穷其工艺来修饰佛像与建筑,不放过任何细节,这大概是信仰的力量吧。
天黑,出,这里的灯光开始亮起,感觉是另一番景象,比如这鼓楼。
这次住的五星酒店,早餐很美,马上要圣诞了,氛围也开始变得浓郁起来。酒店的餐厅里放着圣诞歌曲,曲调和我们大学的校歌一样,听起来很熟悉,也很美好。
看起来羊排让人流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