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熟悉的大宋提刑官,宋慈,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福建南平人,中外法医界普遍尊其为世界法医学的鼻祖。著有《洗冤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另,《大宋提刑官》是十几年前曾超了《新闻联播》收视率的电视剧。
宋慈,曾在长汀任县令。
那个时候,长汀因交通不便,没有水路可通闽江,所以吃的盐都是从福州走山路肩挑过来。全程山路,一程一年多,所以盐非常贵,一般人消费不起。宋慈了解情况后,决定开发汀江,然后改买潮州盐。
当然,这不容易,一条水路没人走,自然有其原因。实地勘察、疏浚河道,最终得以贯通,不仅食盐便宜了,而且长汀开始成为闽赣粤边区最大的货物中心和贸易中心,成了商贸重镇,人民生活水平也直线攀升。
汀江河道狭窄,滩多水急,故建了妈祖庙,祈求平安。这就是长汀地处内陆,却有天后宫的原因。
长汀天后宫,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年间,明朝嘉靖年间迁址于此,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改名,道光五年(公元1825),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为今之现存的主体建筑。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70-200mm, NIKON D800, 单反, 摄影, 福建, 足迹
来汀州,是因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头,一般不愿错过,作为“客家首府”,打开了一扇历史大门。
客家人,简单解释为“客居他乡之人”,并非一个少数民族,56个民族里没有它,它是汉族的一个支系,是指由中原迁到各地的汉人组成的一个群体,所以得此名。主要迁徙可以分为五次:
第一次,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导致民不聊生,五胡乱华又发生了多起大规模屠城,百姓纷纷南逃。
第二次,唐末黄巢之乱波及了大半个奄奄一息的王朝,很多汉人南迁至江西、福建和广东一带,尤其江西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土著人少,大量汉民在此繁衍,成了主要聚居区。
第三次,靖康之耻后北宋灭亡,崖山海战十万人跳海殉国后,元灭南宋统治中国。不论南北宋相交,还是元朝奴役统治,都曾有大规模汉人南迁,并在闽粤赣交界形成了有规模的族群,当地原住民称之“客家人”。
第四次,明末清初张献忠屠蜀,再加之爆发的瘟疫,使川人“千百不存一二”,康熙采取“湖广填四川”政策,湖广、江西等地的大部分客家人被迁往四川,约百万,所以四川也有了客家人分布。
第五次,清咸丰年间,广东“四邑地区”发生大规模土客械斗,持续十年,死亡百万,导致客家人一部分回惠州、潮汕等地,一部分南迁雷州、海南及广西,客家人在国内的分布基本定型。此外,因太平天国里很多客家人,失败后受到政府清算,一些人避祸逃至港台,甚至印尼、马来西亚等世界各地,以东南亚居多。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70-200mm, NIKON D800, 单反, 摄影, 福建, 足迹
中国茶叶分六大系,依据发酵程度排序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青茶属半发酵茶,又名“乌龙茶”,为中国特有,产地基本限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名气较大的有铁观音、单枞等。其中,具有“岩骨花香”般独特岩韵的,被称为岩茶,岩茶的产地只限定武夷山地区,较熟悉的有肉桂、大红袍等。
福建还有其他名气不小的茶,正山小种是红茶,且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被称为“红茶鼻祖”;金骏眉是正山小种的分支,这些年很受追捧;这里还有全国产量90%以上的白茶,其中的白毫银针被誉为一绝。
说回岩茶。“岩韵”二字很玄,难以描述,网上有个比喻很形象,就像一个历尽世事的大叔,成熟内敛、温润饱满,香气层层展开,沉稳的感觉里又藏着说不完的惊喜和韵味。也可粗暴分类,就是产自武夷山的乌龙茶。
岩茶由“山场+品种”组合命名。但茶叶在中国讲究正统,所以人们把武夷岩茶分为三个区域:正岩,半岩和洲茶。正岩生长于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留香涧、悟源涧,为最优;洲茶生长于九曲溪河滩,为最次;半岩生于两者之间,品质居中。资源有限,如今的界限也被随之扩大:三坑两涧被称作名岩;武夷山核心景区均归入正岩;核心景区外、武夷山上,算半岩;而武夷山下的平地,才叫洲茶。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单反, 摄影, 福建, 足迹
若是给武夷山的必游景点排个序,大概为:九曲溪漂流-天游峰-艳骨花香漫游道。
天游峰那么大的名气,一度让很多人误以为它便是主峰,殊不知论高度,还差了一大截。
武夷山主峰是黄岗山,位于福建和江西交界,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的第一峰,也是华东六省一市的最高峰,素有“华东屋脊”之称。那天游峰海拔是多少?仅仅408.8米而已。
武夷山是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之一。
唐天宝年间,始建道观。自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真宗御赐“冲佑”匾起,宋朝历代皇帝颁赐垂顾武夷山达33次之多,冲佑观逐渐成为全国“六大名观”,武夷山也成了道教中心,吸引了诸如吕洞宾、白玉蟾、张三丰等人来此修炼。曾被宋徽宗封为“金门羽客”的王文卿,在此成了道教神霄派的创始人。
冲佑观便是现今武夷宫的前身,历史上声名显赫,辛弃疾、陆游、朱熹等人都曾在这供职。可惜,明朝毁于兵火,之后又数次被毁,如今建筑都是这几年修建的,除了那两株宋朝桂树。
明末,道教走上不可逆转的下坡路,尤其到了清朝,基本都是抑道重佛。
如今,道观已很难再见,来此基本是为了这一张风景。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单反, 摄影, 福建, 足迹
据说是张艺谋、王潮歌、樊跃这个“印象铁三角”的作品,印象系列看了不少,初看一两个时还可以,挺惊艳,也比较震撼,但随着看得多了就会发现,大多的情节和台词功底不足,仅是光影效果,很容易审美疲劳。不知他们三个自己是否看过《印象大红袍》,觉得合格么?
《印象大红袍》的灯光尤其俗艳,搭配得有点诡异,台词更是水得严重。
全程莫名其妙,本以为这个名字的演出是让人更了解茶文化、更了解大红袍、或更了解武夷山,结果没有,反而是一碗不合时宜的鸡汤,在你毫无准备时灌下:“朋友,你郁闷吗?你压力大吗?你焦虑吗”?三个问题让人错愕,然后居高临下地告诉你,放轻松点,鸡汤是为了你好,对你心情好、身体好。慢慢体悟去吧,不退票。
网上一搜,几乎全是软文,而以实际观影来看,我认为基本是印象系列里最差的。
演出质量是靠观影人数来评价么?观众多,是因为好?还是依托了双世遗景区,人们不得不看,或者说没啥可选择?除了陪着其他人来,这个还会有回头客么?《东京梦华》,我是愿意回头再看的。
演出里,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中年大叔,特别尴尬地、不停地大声喊着“妹妹”,从头到尾。然后结束时又上来,让观众一起站起来,大呼:“我很快乐,我很幸福”。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70-200mm, NIKON D800,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单反, 手机, 摄影, 福建,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