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去了很多博物馆,尤其去年到了上海博物馆后,对青铜器兴趣变得浓郁,商代青铜器的兽面纹深深印在脑海里不能忘却,还有后期云南博物馆更加神奇多样的青铜器让人着迷。于是想系统性了解一下及其文化和历史,便选了本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的铜文化书系,其中的《青铜器与中国青铜时代》。
铜是人类早期使用的金属之一,其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史书。和文字、城市并列,铜器的出现成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而当青铜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后,便标志着进入了青铜时代。
世界各大文明都先后经历过青铜时代,很多国人认为中国是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误解。西亚、东南欧最迟在公元前3500年就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中国虽然发现过仰韶时代的黄铜管,但真正掌握冶铜技术并能铸造青铜器,应该是在龙山文化时期,要晚于西亚和欧洲近1000年。
然而,与他们不同的是,只有中国创造出了青铜时代别样的辉煌。中国人以难以置信的虔诚,铸造了难以置信的以酒器、食器为基本构成的精美的青铜礼器,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个过程竟然持续了1500多年,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明朝一共16位登基的皇帝,其中13位葬在了北京十三陵,所以得此名。没有葬在这里的3位皇帝,一个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在南京称帝,故葬在了明孝陵;一个是建文帝朱允炆,因在靖难之役中失踪,所以并无皇陵;还有一个是景泰帝朱祁钰,因时任皇帝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而后被拥立登基,但朱祁镇被迎回后发动政变,废了朱祁钰,将其葬于北京西山,现名“景泰陵”。
这样来算,明朝共有15座皇陵,而事实上则有19座,另外4座都是没有当过皇帝,但后被追封的:明祖陵,是朱元璋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明皇陵,为朱元璋的父母双亲、哥哥嫂嫂的陵墓;明东陵,为朱元璋的太子朱标陵墓,其死在朱元璋之前,未登基,但也依据皇帝规制下葬;明显陵,嘉靖帝朱厚熜追封他父亲为帝,因已去世,便由王陵升格为了帝陵。
今天逛完长陵和定陵,时间已不早,便前往神道,神道是十三陵内一个单独景点,要单独售票。
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以目前发掘来看,已知最早的神道是霍去病墓,其神道两侧放置石人和石兽,名“石像生”。后来历代帝王的陵墓一般也都设神道,当然有些名人大墓也有。帝王陵墓的神道一般有一个公用,类似于大树的树干,而各个陵墓则像分支。
五一时期,北京天气刚好,柳树嫩绿欲滴,阳光也刚好。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