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最想去的城市列表里,汉中是靠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汉中,简称“汉”,古称“天汉”,因汉水而得名,为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故又被誉为“汉人老家”、“汉家发祥地”,也是中国地图的几何中心。今年的春晚有个舞蹈《朱鹮》,这种鸟在1981年前,已17年没有在野外被发现过,当时认为已灭绝,结果在汉中的秦岭深处找到了7只,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朱鹮野生种群。现经人工繁殖,全世界已经有5,000余只,中国4,400只,有4,100只在陕西汉中。朱鹮也由极危转为濒危。
朱鹮很美,被誉为“东方宝石”,今年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在陕西举行,吉祥物里举火炬的便是它。
汉中,最早的政权应该是褒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博了一笑的褒姒,就是褒国人。褒姒,“褒”为国名,“姒”为姓,是夏朝的国姓,大禹便姓姒,为“上古八大姓”之一。姓氏起源于母系社会,所以大多“女”字旁。
以“汉”为名的政权,历史上十几个,最早的是刘邦。刘邦国号“汉”,是因他之前曾被分封汉中,称“汉王”。而华夏族自汉朝后,始称“汉族”。所以,我们引以为傲的“汉”,来源于汉中和汉水。
当然,汉中如今名气更大的,是百万亩的油菜花。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单反, 陕西,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清明小长假,选择到西安游玩。前期因公司架构改革,事情多且悬而不决,再加之疫情关系,这便成了今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离京,相对比往年,确实已很晚。
第一次来西安已是20年前,这期间又来来回回不少趟,给人感觉这是个和开始相关的城市。
这次清明假期,决定放慢节奏,不图多转几个景点,也不图多去几个地方,就是一次简单出行。所以买了上午九点的高铁,带了本书,在车上看看书,中午吃一顿提前预定的鲜虾套餐和梅干菜扣肉套餐,然后再午休。两点左右到站西安,满轻松惬意,小伊还在车上做了份试题。
下高铁站,坐地铁,直达酒店。虽然在北京都已很久没坐过地铁,但去年在杭州的打车经验告诉我,节假日在热门旅游城市,应趁早放弃对滴滴的执念,好几次叫车要一两个小时。到汉中,则包了一辆GL8。
这次的酒店不错,有免费早餐,全天还免费供应下午茶,水果、坚果、茶水、饼干,不限量。过了晚十点,还有免费一碗面。虽吃不了多少,但感觉挺好,尤其旅游在外,让孩子吃点干净水果并不总是方便。
最美的四月天,不管到了哪个城市,要先赏赏花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 单反, 陕西,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北京名气最大的寺庙,恐怕非潭柘寺莫属,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其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4A级景区。
在北京十几年,却一直未来过,因为平时活动区域主要在东边,潭柘寺在西边的门头沟区,跨个北京城,时间成本还是挺大的,比去山东和山西还费劲。这次赶在正月十五和同事过来一拜,最近坎坷,图个流年顺利。
它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的第一座寺庙,当时规模并不大,佛教初期也是坎坷多舛,“三武一宗”的灭佛,都注定着它初期衰败的命运。金代迁都北京后,有皇帝到此礼佛,并拨款扩建,寺庙才逐渐繁盛。元代,忽必烈之女妙严公主,到潭柘寺出家,更是促进了此处的香火,当然还有野史闲谈之资。
明朝,唯一一个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的姚广孝,功成名就之后也曾修行于此。他和朱棣谋划了“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后被世人称为“黑衣宰相”,“黑衣”便是僧人之意。
明清两朝,皇家多次修建潭柘寺,规模渐盛,名字也经常被改,如今山门上仍有康熙亲赐的寺名“敕建岫云禅寺”。但老百姓一直称其“潭柘寺”,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为名。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北京, 手机, 足迹
武汉,在此工作过两年,有着特殊的感情,却已经很多年没有再来过。虽然出差很多,中国的省份也跑了几遭,但细细回想这近五年,却没有到过湖北。
我们总是以为时间还有很多,机会也有大把,却常常忽略了一些本该早就去做的事。生活和工作,皆是如此,并毫无知觉,甚至习以为常着。如不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可能都已经快要想不起这座有着很深感情却许久未提起的城市,武汉。
看着长江,想着曾经住在这,竟有些热泪盈眶。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湖北, 手机, 足迹
按照顺序,到了宋时浙江。宋时这里最璀璨生辉的人,莫过于西湖边的迁客骚人,有“欲把西湖比西子”的苏轼,有“最爱湖东行不足”的白居易,此外还有打着同心结的苏小小和阮郁,用千年换一遇的白娘子和许仙,十八相送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可总有个人被忽略,那就是吴越国王钱弘俶。
五代十国时,全国一片乱,而浙江却在吴越国的经营下得到了安宁,资源虽不丰裕,但开发程度高,所以归宋后,其所上贡的粮食和布帛都居全国首位,时称“江南首富”,称杭州为“东南第一州”。
吴越国的国策是“善事中国、尊其正朔”,作为最后一位国君,人们常拿钱弘俶和南唐后主李煜相对比。
李煜属于优柔寡断型,降和抗都不彻底,要么坚决反抗,要么就学吴越国,结果他除唐号、降仪制,到也没闲着,面子丢光了,却又扭扭捏捏地备战,没了士气有什么可打,反而折损了士兵无辜性命。宋军临城,主力被歼,最终成了不得不降。所以,李煜被封违命侯,其后还发生了沸沸扬扬的小周后事件。当然,宋朝的这些做法,在靖康之耻时,被契丹人学了个遍,而且有过之无不及,因果确有轮回。
吴越国奉宋要彻底得多,还派兵参加了灭南唐之战,所以赵匡胤时期一直平稳。直到赵光义继位,钱弘俶被扣开封,故“纳土归宋”,浙江成了宋朝疆域。宋时浙江的繁华,其实得益于钱弘俶,一是经营,二是保全。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70-200mm, 摄影, 单反, 浙江, 足迹, NIKON D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