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那么多博物馆,近在眼前的首都博物馆却一直没来,这次周末有时间,便来逛逛。一进门便被一个临时展所吸引,也接触到了一个国家,秘鲁。它是世界上离着中国最远的几个国家之一,在南美洲。
回来查资料,发现有种说法谈及秘鲁居民是中国人的后裔,还专门有个词:殷商东迁。并找到了很多秘鲁原始文化、秘鲁原住民和中国极度相似的证据。在历史上,包括王国维、郭沫若等大家也持这种观点。
商末,武王伐纣,正在山东的攸侯喜率着15万大军前来勤王,兵在半途时朝歌被破,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覆灭。其后,这支大军便消失不见,不见于史。相传,他们到了南美洲,成了后来的印第安人,并创造除了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等。有利的证据还有这里出土的一些象形文字和甲骨文极其相似。
当然,如今这只是个假设,等待着后来人的研究,个人持怀疑,毕竟是三千年前的跨大洋之旅。
我们常将玛雅文明与印加帝国及阿兹特克帝国并列为美洲三大文明。而印加帝国从何而来?之前由何种文化发展而来?在这个展览里,我们可以按照文化发展脉络而有所了解。在这,它们被统称为“安第斯文明”。
这个名字来源于一座山,安第斯山脉,它是对南美洲及秘鲁影响最大的地理因素。南北长8900余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平均海拔3600米,主峰在阿根廷境内,海拔6962米,是西半球和南半球的第一高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死火山,这里还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铜矿。
这是安第斯文明和中国各个朝代的时间维度对照表,印加帝国对应的中国是南宋到明中期。
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查文文化,是安第斯文明的第一次文化高峰。
安第斯文明的诸多元素,比如美洲豹崇拜、大型祭祀中心等,都是在这个时期被确定和强化的。它的中心在秘鲁北部,后来成了之后众多安第斯文化发展的源泉。而它,也并非是从单一文化发展而来,而是汲取了库比斯尼克文化、曼查伊文化等。而库比斯尼克文化的断代要到公元前1500年,是在武王伐纣500年前的,对殷商东迁的说法是个挑战。
查文文化的猫科动物形陶碗,约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00年。碗的边缘有一只猫科动物,被认为是美洲豹,长着尖尖的牙齿,利爪正俘获着一只猎物。
查文文化的海螺小号,约公元前900至公元前550年,当地文化称之为“普突突”,由巨型海螺雕刻而成。这是当时出土的20余件中,雕刻最为复杂的一件。
曼查伊文化的彩色女性小雕像,约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00年,着色和雕刻都很精湛。
库比斯尼克文化的人脸形马镫口陶瓶,约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800年,人脸面部有划痕、纹身颜色,很有可能是当时人们的面部装饰。马磴口形状的陶瓶在当时很流行。
帕拉卡斯文化,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100年间,存在于秘鲁南部沿海地区。这是帕拉卡斯文化的传统套头斗篷,在印加帝国时期被称作“庞乔”,因此之后便一直沿用了此名。这件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一件庞乔。
帕拉卡斯文化的居民习惯用织物将祖先的木乃伊和随葬品包裹在一起,而这件庞乔很有可能便是此用途。上面的图案是戴着面具、头饰,以及蛇形带饰的人物,可能是个祭司。
帕拉卡斯文化的神鸟形陶瓶,约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100年。他们将矿物颜料与当地树木粘稠的树脂混合,涂在烧制好的容器图案上,形成了自己独具一帜的制陶工艺。因是容器烧制后绘制,所以会略微缺少些光泽感。
纳斯卡文化,约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700年,存在于秘鲁南部沿海,所以会有些海里生物的形象。这是件虎鲸形彩陶瓶,在纳斯卡文化中,虎鲸神将捕获的战俘首级送到冥界,替纳斯卡人供奉他们的祖先。
在世界上著名的未解之谜之一,纳斯卡线条里,也有虎鲸神的形象。纳斯卡线条是在秘鲁南部的纳斯卡荒原上存在了2000余年的巨大绘画,最大的有几百米大小,有一大片,百度上可以查到很多。
纳斯卡文化木乃伊形彩绘陶瓶,约公元前100年至公元700年,这是一个贵族人物的木乃伊形象。它们之所以呈圆锥形状,是因为下部身体的位置那通常还包裹着各种随葬品。
纳斯卡文化的陶器大多是彩色,在烧制前上色,最多的有13多种色彩。虽然这个文化没有文字,但有这些彩绘,多少能让我们窥其精神文明一斑,如同纳斯卡地画一样。
迪亚瓦纳科文化,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100年,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的喀喀湖,是安第斯中南部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持续时间非常长。这是比较有特色的迪亚瓦纳科文化彩陶肖像容器,容器上的人物戴着精致的帽子,还留着精致的修剪过的胡子。
普卡拉文化,约公元前250年至公元300年,同样在喀喀湖沿岸,这是普卡拉文化的仪式用号角,目前研究尚不明确它的具体用途。也有人认为这是用来吹祭祀圣火的鼓风器具,上面有着凶猛的猫科动物图形。
雷瓜伊文化,约公元前100至公元600年,在秘鲁北部高地地区,靠近查文文化分布区域。虽然已经研究了多年,但目前仍然知之甚少,文物也不多。
这是个战士形陶瓶,年代约在公元400年至600年,在浅黄色的基底上绘制红黑条纹,耳朵上还有耳饰,戴着很Q的帽子,一手执盾牌,另一手应是长矛。
加伊纳索文化,又称“比鲁文化”,位于比鲁河附近,约公元前200年至公元800年,年代略早于莫切文化,但因两者毗邻,也互有影响,所以学者也有争议这两者是否属不同文化。
加伊纳索文化连体陶瓶,塑造了一位演奏排箫的乐师,虽未着色,但做了抛光。
莫切文化,公元250年至公元800年,这里展出有它大量的文物。莫切文化是多神崇拜的文化,其中最主要的是主神,是阿依·阿巴艾克,他集合了各种超凡的能力,穿梭于阴阳两界,掌管着人类的文化和命运。他的特征很多,比如口含獠牙、满脸皱纹、猫科动物头状的耳饰等。这里很多关于他造型的文物。
莫切文化蜥蜴形陶瓶,约公元250年至公元800年。安第斯地区的部分蜥蜴在白天很活跃,但大部分时间都在地下活动,因此被赋予了特殊能力,经常与太阳神和死神一同出现。
莫切文化鸟面战士细纹陶瓶,约公元250年至公元800年。鸟面人形的战士在莫切文化中经常出现,背后展开的翅膀似乎随时飞行。此外,背景中还出现了仙人掌,便是圣佩德罗仙人掌,一种被称作“众神的食物”。因为吃了它有致幻作用,所以很多人认为那是与神灵沟通的过程。
莫切文化肖像陶瓶,约公元400年左右,这个时期的莫切文化里开始出现高度写实的人物肖像陶瓶,有的还会通过细节显示出不同的年龄,造型技艺很高超。
瓦里文化,存在于秘鲁中南部地区,约公元650至1000年,这件是瓦里文化的执杖神图案大型彩陶翁。正面是一个男性神袛,侧面可能是一位女性神袛,内部也有类似彩绘,形象很卡通,神像头部延伸出来的小头,大都是一些动物形象。被发现时已成了上百块碎片,应是作为祭祀品被掩埋时被故意打碎的。
瓦里文化人形彩陶罐,约公元650年至1000年,这是一位男性,服饰在瓦里文化中很常见,比较有特色,外衣上是格子图案,绘有一些圆圈,为扎染技艺。人物的左右脸涂有不同色彩,应是在参加某种特殊庆典或仪式。也是作为祭祀品被砸碎,发现后还原的。
西坎文化,存在于秘鲁北部沿海地区,约公元750年至1375年,虽然展厅里最精致和吸引眼球的是它们的金饰,但这个彩绘扁壶形陶瓶则更有代表性。这里出土了大量有三个头像的器物,分别象征着西坎文化的三个神,也是最常见的组合:中央戴着精致帽冠的是主神,两侧是猫科动物和狐狸。
这是这个展厅里最显眼的文物,西坎文化男性贵族祭司头饰,约公元750年至1000年,它出土于瓦卡德罗洛神庙。它的组成比较复杂,实际要有1米多高,最下面是面具,再往上是蝙蝠头形额饰,还有装饰有90根金羽毛的弧形头饰。在金羽毛的背后,有装饰过真羽毛的痕迹,据推测应该为金刚鹦鹉的羽毛,它因拥有黄、绿、蓝、红等鲜艳的色彩而广受欢迎。
这是件代表着西班牙统治之前美洲地区黄金加工巅峰的作品。下面的人形面具,由一整块金片制成,鼻子形象很逼真,且看不到一丝人为压痕,面具两侧的圆形物是耳饰,是当地的特色,直径超过10厘米。再往上的蝙蝠头形额饰,眼睛由琥珀和绿松石制成,还可以转动,伸出的舌头也可以晃动。面具通红,是因为上面涂满了明亮的朱砂,为硫化汞,应该是死后涂上的,红色代表生命,可能是在祈祷回生之力。
契穆文化,约公元1100年至1470年,这件带装饰的木质男性雕像,身上镶嵌满了贝壳,它们一般被放置在宫墙墙体的壁龛内。在契穆都城“昌昌城”内,有历代国王建造的宫殿十几座,宫墙上便有黏土浮雕和放置此类木质雕像的壁龛,有点类似城隍神或者守护神的功能。
契穆文化的陶器以黑陶为主,继承了西坎文化早期的制作传统,但宗教题材已大量减少,代之而来的是世俗性题材。这是一件黑陶连体瓶,两者中的方形瓶上塑造了9个人物,似在参加某种仪式。
昌凯文化,约公元1100年至1460年,在秘鲁中部地区,和契穆文化属于同一时期,相互影响,随后被契穆文化占领,最终成为印加帝国的一部分。目前,人们对这个文化的所知并不多。
这是昌凯文化的人物陶罐,背着一个织物袋,里面包裹着一只动物,坐着休息的形态。
除了陶器外,昌凯文化的丝织物也比较有特色,他们十分擅长图样丰富而轻薄的织物,比如这件昌凯文化纱织头巾,上面有海浪和海鸟的图案,可能是个女性头巾。
展览的重头戏,是印加文化,存在于公元13世纪到公元1572年,我们所熟知的马丘比丘就是印加帝国的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关于印加帝国的起源,我们并不十分清楚,因为它本身没有文字记载,关于它的历史,有些是神话,有些是作为入侵者的西班牙人撰写,现在已很难区分开。但它的灭亡,却是十分明确的。
1531年,对应着中国的明朝,明世宗嘉靖十年,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带领168人,开始了征服一个拥有六百万人的帝国。皮萨罗是个私生子,文盲,在崇尚门第等级的西班牙不会有出头之日,于是便去当兵,并来到了美洲大陆。
西班牙人有枪,而印加人的武器无非是木棒、石斧、标枪、长矛、弓箭和弹弓等,军事技术完全不对等,西班牙人可以轻松地杀死他们的指挥者,让印加部队陷入混乱,这是他们灭亡的原因之一。
1532年,西班牙人俘虏了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把他关在一个屋子里,并要求印加帝国用装满这个屋子的黄金和两倍的白银来交换。虽然最终得到了要求的黄金和白银,但侵略者还是杀死了阿塔瓦尔帕。至此,本就在内战的印加帝国一蹶不振,他们属于高度集权的帝国,皇帝发号一切命令,控制了皇帝就相当于控制了一切,失去了皇帝就是无头苍蝇,政治体制还来不及适应新的变化,这是他们灭亡的原因之二。西班牙人在之后又立了一个傀儡皇帝,虽有波折,但印加帝国的灭亡已无悬念,虽有反叛,也未起大波澜,最终灭亡于1572年。
当然,还有欧洲人带来的细菌和病毒,据称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后一百年的时间里,有95%的印第安人死于以天花为代表的的传染病。当地人没有抗体,也不懂传染的危险,甚至在亲人因病去世之后还要做成木乃伊,还要继续供奉,这就更容易滋生传染,导致了人口急剧下降,这是他们灭亡的原因之三。
历史上的大多数文明都发源于河流和平原,而印加帝国不同,处于安第斯山脉地区,疆域主要是西侧的那一个细长条,这里缺少大型可驯养的牲畜,比如马匹,所以即使他们曾在历史上发明出了轮子和车辆,也无法推广,因为缺少拉车的大型牲畜,当地只有羊驼。步兵在面对骑兵时具有绝对劣势,这成了印加帝国在战争中失利的原因之四。
大抵是这些。
印加文化属不属于文明,其实是有争议的,原因在于确定文明的标准中,有一点是文字,而印加文化并没有发展出成熟的文字。这是一件保存完好的记事结绳,当地称之为“吉氆”。它由一根主绳组成,上面悬挂着一系列不同颜色的棉绳,每个垂线上都打了若干个结。结的位置和类型,表示的是基于十进制系统的数字,而历史、统计、宗教信息都编码到这些数字之中,从而达到记录的目的。这就是印加帝国用于记录和传达信息的工具,可惜目前已经失传,人们还没有完全破译。
这是印加文化青铜大羊驼首杜米刀,是件锡铜合金的杜米刀,有着椭圆形的刀片,手柄末端是大羊驼头部,它被用于以大羊驼为祭品的仪式中。西班牙入侵时,印加帝国的皇家士兵和西班牙人进行殊死搏斗时,唯一的金属兵器就是这种杜米刀了。
这是印加文化的阿黎巴洛瓶,一种用于储存、运输、供应玉米酒的容器。玉米酒是印加文化里活动庆典和其他重要社交场合必不可少的饮品。实际上,国家也是以玉米酒为交换,使得臣民自愿完成劳役,这是一项特定的国策,也是印加帝国有效管理这个国家的重要手段。因此,他们制作了标准化的这种陶瓶,泪滴形的外形和长而窄的颈部,加上不同的图案,使之具有识别度,让臣民能知晓是谁供应了他们必需的玉米酒。
印加文化中的无袖外袍,它以大羊驼或羊驼毛为经线,以棉线为纬线织成,上面的格子式样和八角形,组成了印加风格。
安第斯地区自古就有制作木乃伊的传统,比如智利北部沿海的琴乔罗人在公元前5000年,就已开始制作木乃伊,这比埃及还要早上2000年。秘鲁境内最早的木乃伊,要追溯到帕拉卡斯文化和纳斯卡文化,距今约有2000-3000年。因为气候干燥,所以大多采取自然风干,然后用华丽的衣服将逝者层层包裹。
印加帝国时期,也有这样的风俗,但不幸的是,绝大部分都被入侵的西班牙人毁掉,留存者甚少,完好者凤毛麟角。这件在1996年出土于秘鲁东北部一处岩洞中,因地处偏远而得以保存完好,极其珍贵,约为公元1300至1550年间制作。包裹木乃伊的布料用棉线捆绑固定,并缝制出几何图案和人脸的简单轮廓。
印加文化大羊驼纹凯罗杯,这两件形制一样,出自同一块木料,上面镶嵌有银柳钉,通常用于盛放玉米酒。据称,他们当时也给了西班牙人玉米酒,以示欢迎。
公元1821年7月28日,在被西班牙人统治了300年后,秘鲁获得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