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向来是博物馆的重头戏,这件西周牛头纹带盖伯矩鬲,出土于北京房山的琉璃河遗址,为国宝级文物,是禁止出境的文物之一,也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琉璃河遗址,在北京房山,是西周时燕国初期的国都所在地,约公元前1045年。属于北京的发源地,它将北京的建城史往前推了很多年,达到了3000多年。所以,这里的文物对北京有着特殊意义。
  该青铜器盖内和器身内壁,铸有两段相同的铭文:“在戊辰,堰候赐伯矩贝,用作父戊尊彝”。大概意思就是伯矩受到燕候赏赐,很荣耀,于是铸青铜器作纪念。“尊彝”和“宝尊彝”常出现在铭文内,是青铜器的意思,伯矩应是燕国的一个上层阶级。

  鬲是煮食器,一般有三足,中空,装水,下方点火,可用于煮食。
  这件鬲通体满饰浮雕状牛头纹,数量达7个之多,尤其三足上部的牛角,高高翘起,曲线堪称完美,基本可代表燕地青铜制造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青铜器的代表作之一。
  穿越时空,不同角度欣赏着它,虽已是周朝初期,但仍带着商代的卜辞尚鬼之风,带着对大自然的崇拜和畏惧的初民时期所特有的宗教和图腾色彩,美得华丽而不安。

IMG_20210731_165055
  戈父甲甗,西周早期,同为琉璃河遗址出土。
  鬲是煮食器,而甗是蒸食器,它由两部分组成,下部是鬲,上部是甑,甑就类似于现在的篦子,底部有孔,便于水蒸气上来。使用之时,先在鬲内放水,然后足部生火,用产生的蒸汽来加热甑中食物。这上下两层,有的可以分开,有的是一体。

IMG_20210731_165429
  伯簋,西周早期,琉璃河遗址出土。
  簋同为食器,类似于碗,一般形制为平沿,深腹,圈足,两兽耳。这个簋的两耳为鸟形,另有四个外卷长鼻象首为足,其中两个和耳连为了一体。器身上似有长鼻象纹,但正对着这个拍摄角度,依旧是商代的兽面纹形制。长足导致重心略偏高,给人一种不稳的感觉。

IMG_20210731_165542
  说到食器,自然离不开鼎,这件杨鼎,同样是琉璃河遗址出土,内有铭文:杨作父辛宝尊彝。同样的高足,重心高,一种不稳的感觉。

IMG_20210731_164658
  圉方鼎,西周早期,琉璃河遗址出土。内有铭文:休朕公君,燕侯赐圉贝,用作宝尊彝。单看“圉”字,反应不过来读音,但如果放到成语里:身陷囹圄、囹圄之灾,似乎就想起来了。一圈墙围着一个人,代表牢狱的意思,是坐牢的人,或者触犯法律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没有找到官方解释,好像是燕侯剥夺了罪人的钱,然后赏赐给他,然后做了这个青铜器为纪念。

  方鼎铸造更难些,所以往往使用者的身份更高些,它的盖还可以倒置,作为浅盘使用。此鼎的颈部和盖部,都有一首双身龙纹,除了盖部,鼎身无纹,样式不多见。

XGS_7060
  兽面纹鼎,西周早期,是本文里,在琉璃河遗址出土的唯一一件没有铭文的青铜器。
  应该是范制,却很好地利用了凸起的扉棱,来作为兽面的鼻和额,两个眼睛带着明显的商代遗风。而且三足粗壮,重心更均衡,更稳重。

XGS_7064
  上面都是食器,食器是到了周朝后,才成为祭祀中心的。而周之前的商,祭祀中心是酒器。所以周朝时,鼎为中心,商朝时,尊为中心。
  这件是单子工父戊尊,西周早期,琉璃河遗址出土,内有铭文:单子工父戊。

IMG_20210731_165152
  这件未爵,西周早期,琉璃河遗址出土。
  爵一般前有流,后有尾,一侧有鋬,下有三足,在流与杯口之间有两柱,呈伞状。这件杯身有云纹,鋬上还有兽首。有柱无流的,称“斝”,无柱无流的,称“角”,爵的级别最高。

IMG_20210731_165241
  庶觯,西周早期,琉璃河出土。内有铭文:乙丑,庶赐贝于公中,用作宝尊彝。
  觯,饮酒器,大一点的酒杯,圆腹,喇叭口,有盖。

IMG_20210731_165255
  这里穿插一个非琉璃河遗址出土的亚箕觚,西周早期,顺义牛栏山出土,内有铭文:亚箕父己。
  觚,也是饮酒器,细长一点的觯,它们一般的大小为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

IMG_20210731_165308
  圉卣,西周早期,琉璃河遗址出土,内有铭文:王x于成周,王赐圉贝,用作宝尊彝。
  卣,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口,圈足,有盖和提梁,是一种盛酒器。

IMG_20210731_165132
  父丁盉,西周早期,琉璃河遗址出土,内有铭文:作父丁尊彝。
  盉,是一种调酒器,一般有细长管状的流,用来调和酒和水的比例。这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它的鋬是平板状,不多见。

XGS_7020
  伯矩盘,西周早期,琉璃河遗址出土。内有铭文:癸伯矩作宝尊彝。
  盘,为水器,这件有着明显的兽面纹,商代遗风,西周早期样式。

XGS_7029
  云纹匜,春秋中期,延庆玉皇庙出土。
  匜,是一种水器,前有流,后有鋬,一般三足或四足,有些带盖。在祭祀或者宴席等正式场合,用来浇水洗手之用,下面搭配着盘,用来接水。它们曾先后经历了盘、盉的搭配及盘、匜的搭配。

XGS_7042
  曲柄斗,战国早期,延庆玉皇庙出土。
  斗,功能类似于今天的勺子,用来盛酒。我们对“北斗七星”的命名,就是来源于酒斗的形状。当然,是先有它,后有北斗七星之名。

XGS_7036
  鹈鹕鱼纹敦,战国早期,延庆玉皇庙出土。
  敦,用于盛谷饭的食器,一般由两部分,上下对称,上下各有三足,下部有两鋬。这件上面有鱼和鹈鹕,也就是鱼鹰的形象。

IMG_20210731_164811
  云雷纹高足豆,战国中期,北京怀柔出土。
  豆,和敦很相似,两者几乎很难找到质的差别,以前逛上海博物馆时,记得区分是敦一般上下对称,而豆不是,豆一般是高足,而敦不是,功能基本一样,可用来保存谷物。这两件青铜豆是一对,上面三足,下面高圈足,下部有两鋬。上面布满了云纹,姿态很婀娜。

IMG_20210731_164832
  镶嵌红铜鸟兽纹壶,战国中期,北京怀柔出土。
  壶比卣少一个提梁,一般作酒器使用。

XGS_7023
  班簋,西周中期,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簋,功能类似于碗,一般圈足的较多,这件有四耳,为兽首形状,下方又有象鼻延长向下,然后内卷,成足状,将簋身托起,这个造型很少见,我是第一次见。内有铭文198字,记录了周王册封毛公,然后命班率毛公子孙东征的史实。

IMG_20210731_164918
  其内的铭文。

IMG_20210731_165027
  蟠螭纹兽耳鉴,战国早期。
  鉴,大型盛水器,主要用作是淋浴和照容,所以这个字才有了“鉴定”、“鉴别”之意。一般都有个小龙在鉴边沿作探首状。

XGS_7038
XGS_7040



, , , , , ,
Trackback

no comment untill now

Add your comment now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