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中国十大名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级景点,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头衔诸多,名号不群。自古便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美自不多言,徐霞客赞曰,“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可惜,总有些事情并非我们意念所控,总有些美景不会待我们而现,阴天大雾的光景,远望群山隐而不见,近观奇松浸没其间,总归是少了些惊喜。可,时过许久至今,路边一个曾被忽略的并不起眼的或隐或现的松影,却能让人开始不停回味着。
去过的山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太少,相信还要再去一些。也许等到退休,或者某个时候,会整理好电脑里的照片,给那些见过的、登过的山们逐个写篇传记,伴着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情和不同经历。平凡的生活中,大多都会慢慢变淡,除了我们心底的,那些长久的坚持,于山、于事、于人。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安徽, 世界自然遗产,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 单反
博客好久没有更新了,这段时间,工作和家里的事都比较多,而且也常常不大方便上网,偶而有了念想,也便作罢了。
晚上突然发现草稿箱里有这么一篇两个月前的文章,还放着几张照片,是去哈尔滨的飞机上。于是补充上几句话,所幸先发了。近期又要开始更新了。
拍照是个好习惯,遇上马航MH370那样的,也许还能提前发现走错了路…
这应该是去年的十一月份,光棍节,东北已经见不到什么绿色,俯瞰飞机下面,基本上属于无聊。但却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彩虹,圆形的彩虹在飞机上是寻常可见的,只是碰巧有云有河,略微难得些。
留了张照片,后期增加了对比度,如此。有种游戏画面的感觉。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黑龙江,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没来吉林之前,并不知有净月潭之名,后有同事介绍,说其与台湾日月潭并称为“姊妹潭”,还有个关于仙女眼泪的美丽传说,遂驱车而来。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5A级景区。
伪满洲国时,长春水源被奉系军政府控制,伪政府不得已便修建了水坝截住一条河流蓄水,逐渐成今之模样,潭水面积已达430公顷。又因其呈弯月状,故得名“净月潭”。
为防止水土流失,不断在水库周边种植水源涵养林,历经几十年后,如今已成为包含30多个树种,100余平方公里的森林,被誉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距离市区仅仅十几公里,无疑是长春的福气。
十月份的天气,正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时候。虽然对于东北来说,已经略有些晚,略有些冷,但终归可有一看,走进这个迷人的其间。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摄影, 单反, 足迹, 吉林, NIKON D800
天坛,目前现存的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古建筑群,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有五坛,天地日月先农坛,虽然有损毁,但遗迹尚在,也算是一种文化痕迹的保留吧。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春分祭太阳,秋分祭月亮,开春祭先农。周而复始,皇帝作为黎民百姓的代表,也算忙碌着。
常常也想,每当有同事、朋友来北京,要带着去哪,除了那些世遗和5A,也许该去转下老胡同、老王府,还有这些祭坛、古庙。但单纯的景点看看就完,了无生趣,若没有详具的历史铺陈和故事渲染,必定是走马观花、枯燥乏味的。
妻的上司是个美籍华人,要离司回美国了,问我送什么礼物好。便随口冒了句,一套介绍老北京的书。离国不忘乡,是啊,家里也该准备一些了。
除了建筑,天坛里的故事有哪些,我还真讲不出来。不过若是光线好,青蓝的琉璃屋顶,真是漂亮。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 北京,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内蒙古以前到过两次,一次是去阿拉善盟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和看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另一次是到通辽出差。如今全国都快走遍了,但大草原还没到过,很是遗憾,不知明年有希望么。
省会呼和浩特是第一次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似乎总是感觉内蒙古比较偏远,毕竟在长城之外,古代这里都已被称作塞外了。其实,除了天津和石家庄,呼和浩特是离首都最近的省会城市。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便在此处上演,终成“七雄”。有落雁之容的王昭君,当年出塞,也是到了这里。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可惜每天的行程都被工作排满,虽说呆了三天,也只是酒店、公司,两点一线。家里还有孩子,着急回,没出去逛逛,只在吃早点的地方,随手照了两张。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内蒙古, 手机,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