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对大地最美丽和壮阔的改造,莫过于喀斯特地貌了,主要是由水对可溶性岩石改造而成,因西方国家最早在南欧的喀斯特高原进行研究而得名,但世界上最大规模、最壮观、最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却在中国。耳熟能详的,就包括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四川九寨和黄龙、重庆武隆、贵州荔波、长江三峡等,此外,还有一众织金洞、芙蓉洞、腾龙洞等等。
在数亿年前,中国南方还是一片汪洋,不断有大量海洋生物死去的钙质骨骼和其他一些碳酸盐沉积,形成了厚度达10公里的碳酸盐岩海底。之后,随着板块运动,物转星移,沧海桑田,海底抬升成了陆地。然后在南方每年1000-2000mm的降雨冲刷下,溶解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水与不可溶的碳酸盐陆地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可溶的碳酸氢盐而随水流走。持续地冲刷,积少成多,如此亿万年,形成了今之所见的喀斯特地貌。
根据时间长短,形成过程可分为四个大步骤。第一步,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沿着岩石表面流动,溶蚀出凹槽,凹槽容易积水,更易溶解,越来越深,最后中间剩余部分凸出,变得高耸和尖痩,形成了几十米高的小山峰,比如云南石林。若是在极厚的碳酸盐岩区域,水流可切割出更为高大的山峰,甚至高达千米,它们基座相连时叫“峰丛”,溶蚀到基座分开,相对独立,则称“峰林”,比如这次来的漓江两岸。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城市、文字、祭祀制度、冶炼技术等,都曾被视为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
我们常说四大古文明,为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国,为何没有古希腊和古罗马?前者几乎是目前西方文明的根,却不在四大文明之中。原因是它并非原生文明,而是次生文明。没有自己独立发展成的文字,必然不是原生文明,希腊文追根溯源可至楔形文字,属古巴比伦文明。
四大古原生文明为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玛雅。除中国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外,其他文明早已灭亡。是的,目前仅中国汉字,硕果仅存,且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理论上,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个语言,但文字不是,目前我国共有29种文字正在使用,还有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文字,已完全失去了交际功能。基本仅存在于电影电视剧,或旅游景点中,包括很多大名鼎鼎的,如突厥文、回鹘文、西夏文、东巴文、满文等,没错,有满文。满文曾是清朝的官方文字,论数量、论古籍文献,都是之最。而如今,全国一千余万满族人,会说满族语的不过百人,幸好还有汉译典籍,否则那些清史就没有解密机会了。其实,除了汉语越来越普及,其他语言都越来越濒危,面临着消亡。
这是西夏文。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向人描绘上次在沙漠里看到的星空,似水面般波光粼粼,大概心生向往吧,大家决定周末来此。
因为是淡季,景区内的所有酒店和客栈都没开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若不穿越沙漠,切身感受下大自然的另一种风情,荒芜、死寂、灼燥,而只是站在边缘看看沙子、骑骑骆驼、坐坐越野车,那多大的沙漠、哪个沙漠,本质都没有差别。若看不到星空,那去过一次沙漠后,再去的动力,就至少没了一半。
后来咨询,不仅仅是淡季问题,去年中央巡视组视察后,因为污染问题,沙坡头沙漠景区里的酒店都被拆除了,包括那个曾经名气很大的沙漠酒店。所以现在若是还想看星空,只能带个帐篷在里面露营了。
与之境遇相似的,还有洱海,要拆迁1800家客栈,还有张家界的武陵源景区,几乎都是一个理由,破坏环境。如今,随着游人增多,在经济利益面前,景区内开始出现大量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酒店或商店,对景观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毁坏。治理是应该的,否则我们后代所见之景便要大打折扣了。
景区在过了五点半后,便不再允许进人,我们便差不多这个时候到的,也只能在门口徘徊。
景区进不去,便看看落日吧。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