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去峨眉山,自是不愿错过旁边另一个感兴趣的景点,乐山大佛。

  古代常有水患祸人,重则城没人陨,轻则船覆物失,一旦在面对大自然无能为力时,人们往往会祈求神灵,寻找寄托。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这三条都不怎么安稳的家伙于此处交汇,更是灾害频发,时有船翻人亡。
  海通法师欲凿弥勒佛像镇水去灾,易暴浪为安流,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筹款始建。相传,当时有官吏来索要好处,法师言辞以拒:“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遂“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吓退了官吏,传为佳话。
  但在其圆寂后工程被搁置,过了10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金续建,但其调走后,再次被搁置,又过了40年,另一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继续筹金续建。历经90年后,大佛终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修好。

  其位于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霞峰之上,凿壁而成,因山而又得名“凌云大佛”。通高71米,为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坐像,与峨眉山一同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国家5A级景区。

继续阅读“乐山大佛”

峨眉山·万年寺

  与同事一起出游,似乎可聊的事情除了工作之外并不太多,也许我不善于和别人寻找共同话题,所以常常一个人走得很快。等人时拍拍花草,或者闪入路旁景点,寻找着惊喜。在普贤菩萨的道场,寺庙是我最想去的,可惜这次错过了报国寺,真是遗憾,这大概也是公出的不便,行程并不由己。

  从金顶下来,步行至万年寺途中,遇到了猴子,很多的猴子。
  早听说峨眉山的猴子很调皮,常常抢夺行人的东西,所以它们也是我来之前期待中的“景点”。这里的导游一般都会一脸歪笑地劝女孩子不要穿裙子,毕竟丢了东西还只是个小事。

  这次途中共遇到了两群,正好前有一人拎着一兜水果,这个家伙冲上前去一把抢过,大有“此山我开,此树我栽”的架势。然后很不屑地分开众多水果,唯独相中了这个最大的芒果。坐到临崖的栏杆上,熟练地剥开皮,吃得津津有味。显然,它平时没有少吃。
  一副满足的表情,还做起了鬼脸。

继续阅读“峨眉山·万年寺”

峨眉山·金顶

  一直在说,目前最期待的一个山便是峨眉,就赶上了今年的第一次培训在这里,喜出望外,感谢天意。
  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贤菩萨道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5A景区,时称“峨眉天下秀”。因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得此名。其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佛有三身,法身吡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法身佛的左右挟持即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二者均为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悲观音菩萨、大愿地藏菩萨。普贤代表着行动和实践,但在老百姓中的受喜爱程度要低于观音和文殊。观音的被喜爱程度可能受了小说和电视的影响,深入人心,然后又被赋予了诸般“有求必应”,若不是普陀山的交通限制,香火还会更旺。文殊则代表了智慧,为众菩萨之首,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妻身上就始终带着个自其道场五台山开光的文殊菩萨护身符。

  其实应该细细看看寺庙的,可惜公司组织,坐车加索道,走的路很少。第一站是金顶。

继续阅读“峨眉山·金顶”

天坛

  天坛,上一次来还是01年,如今已经差不多过去了12年。今年春节期间,听说这里有大型的祭天表演,所以赶了个有太阳的午后,过来凑个热闹,权当散步了。
  其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初名“天地坛”。后来嘉靖帝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城北设地坛,始改其名为“天坛”。如此来看,朱厚熜留下的东西还真是不少。如今,北京留有“五坛”:冬至,天坛祭天;夏至,地坛祭地;春分,日坛祭祀太阳;秋分,月坛祭祀月亮;又因中国为农业大国,所以每年开春,皇帝还会在先农坛祭祀先农神,行亲耕礼,做耕田状。皇帝这一年四季也挺忙的,不过,这次“五坛”的游记补全了。

  天坛,世界文化遗产,似乎不用过多介绍了。这个角度的祈年殿照片是用得最多的,很多北京地图、北京介绍或者城市说明上的代表图片都是它,似乎已经成为了北京的标志,知名度甚至超过了长城与故宫。

继续阅读“天坛”

陈家祠

  一直比较喜欢古建筑,那到了广州,有一个地方不能错过,便是陈家祠。所以,一经有了些自由时间,便避开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这里。

  其始建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完成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由其时广东七十二县的陈姓人家联合出资。不仅作为祠堂,还为本族人参加科举考试提供住处,故又名“陈氏书院”。现又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谈到这个,前几天给农村老家电话,说到了给孩子起名字。老爸说,目前天津的所有肖姓人家正在组织做家谱续编,这几天便会有人到我们村做调查。虽然我们这里只有一个家族,目前也就大概几十人而已。
  这样想来,自己家族的意识还挺强烈,至少我们这一大家,所有人的名字都是三个字,第二个字代表辈份,是按照家谱严格排下来的,起名字,只选第三个字。这样即使未见过面的同姓人遇到,一问名字便知道辈分大小了。虽然现在早已没有那么严格,也没什么明文规定,但似乎大家都在遵守,至少我挺喜欢这样。

  跑题了,陈家祠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传统建筑,是岭南建筑艺术的代表和集大成之作。如同这一进院的一隅,巧笔勾勒、精雕细琢,可见一斑。

继续阅读“陈家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