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08年底,去过几次扬州,都是因工作的事,所以没有怎么逛。

  扬州的样子和想象中不大相同,没有看到什么小家碧玉的景色,也没有像南京、苏州那样江南水乡特色明显的青瓦白墙。在公司的楼上俯瞰,近处是一片片老屋,远处则是新起的楼宇。老屋的样子似乎和北方类似,说是开封、郑州也没啥不像,鲜有小桥枕水的那种特色。楼房也多是普通样式,普通高度,标明了经济发展速度一般,甚至有些落后,与“扬州”二字的名气不大相衬。其与江南的常熟、苏州、南通等相比,差距还是蛮大的。


  楼下有个三清殿,其所在地古时称为“蕃厘观”,又名“琼花观”,因宋时观内有一株天下无双的琼花而得名。这个观的历史可谓惊人,其始建于公元前11年,距今已2000余年,唐时增修,取“唐昌观”,宋时改名“蕃釐观”。
  现观内仅存宋代“蕃釐观”的石匾和欧阳修为琼花专修的“无双亭”。“三清殿”建于唐代,至今也已千余年。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11月29日,从中华门出来向西,继续今天的行程。附上地图。


  此段城墙与中华门东侧的样子无多大不同,依旧高高的,规规整整的,且少有植被。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11月29日,晴

  总对城墙和城门有种特殊的感觉,在南京,开发成收费景点的城门,貌似只有这里了,所以之前有些向往。种种原因,憋了近半年才过来。

  还是附上地图吧,和上一篇相同,因为这篇文章只讲中华门,见下方。


  中华门位于南京城墙的正南部,其前正对秦淮河,长干桥;其后是十里秦淮的古城内转弯处,镇淮桥。有路从两旁的中华东门、中华西门穿过,北面是中华路,南面为雨花路,直达雨花台风景区。

  其历史可不短,于明朝时期在南唐都城南门的旧址上拓建而成,为南京城的南大门,也是最大的城门。因有传说其下埋有沈万三的聚宝盆,故名之“聚宝门”。1931年,更名中华门。
  中华门所用的材料均是长0.8-1.39米,高0.7米,厚0.26-0.35米左右的巨型条石和长0.4米,宽0.2米,厚0.1米左右的城砖。此门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总面积15168平方米,上下高达20.45米。整个建筑用石灰、榈油和糯米汁等混合物做粘合剂,极为坚固。(摘自景区内的说明…)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11月29日,天气格外得晴,实在是个暴走的好日子。先附当天的活动范围地图:


  从住所坐公交,在环北市场站下(地图右上方红色30处),往东走几步便到了秦淮河的支流。其实南京市内的水,尤其老城的南部与西部,有水就可以连到秦淮河,都称为支流也不为过。与长江相比,南京更喜欢把发源于句容宝华山和溧水东庐山,汇流于长江的秦淮河作为母亲河。

  这有个大路口,南北向的为龙蟠中路,东边是大光路,西边是白下路,西南是建康路。南京的路与其它城市也有不同,大多长得可穿过整个城市。最有名的要属中山路,从南京西北角的长江边,一直到最东端的中山门,中间只是名字略有变化,如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南路、中山东路等。此外还有从北端中央门到南端雨花门的龙蟠路,从西端草场门至东端中央门的北京路等。

  沿路口旁的小河往西南方向走,不多远至一水道的十字分岔口。一条沿龙蟠中路直向北,至珠江路处西拐,再沿太平北路转向北,至解放门玄武湖。一条向南,而后沿城墙顺时针而流,直至入江;一条往东,围着城墙至中山门,汇入上文提到的月牙湖;一条往西稍偏北,横穿古南京,经朝天宫在莫愁湖处与另一秦淮河支流相交;还有一条名气最大,从通济门处转向西南,经江南贡院、夫子庙、乌衣巷至中华门,而后转向西北至水西门,这条便是我们常提到的十里秦淮,古南京最繁华的地带。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先附地图,仍然是11月2日,那个阴天。
  地图的最上面,也就是护城河的北端,是中山东路,其与城墙的相交处是中山门。城门南边的这段城墙与《八》中的城墙相连,一直向南至光华东街处,往西还有个拐角。其实这条路,只是在城墙西侧的称为光华东街,而东侧的则叫作紫金路。地图上,我们看到城墙穿过了路又向西拐了一大块,这是有误的。这个拐角其实很短,这在南京市绘测勘察研究院编制的最新地图上已有更正。
  光华门在御道街与护城河的相交处,也就是地图上黄色线往下,到达护城河的地方。地图最下面的路是光华路,只能看到一个“光”字。图上,光华门标在此处不对,那城门岂不到了护城河之外?这次顺便帮地图纠错了…


  中山门,可登上。
  城墙西侧多被围着建筑,难以走近看清,所以此次沿着东侧而行。但下中山门之后,东侧的路有段是高架路,想到城墙跟需要走一大段距离才能找到出口下来。于是便沿着下图中间的那个大树滑了下来,省时省力,创建节约型社会。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