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的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的名气较之其他三者,显然是略有不足的,大概也是与它的地理位置偏僻相关。天水,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羲皇的故里、曾经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如今的交通确实不大方便。而天水的名字,也伴着它曾经的辉煌,似乎淡出了人们视线许久。

  中国的四大石窟,分别为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前三者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去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请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中,麦积山石窟作为其中一个景点,方才列入世遗名录。来得有些晚了。

  它始建于后秦(公元384年至417年),大兴于北魏,后经各朝代不断扩建、修饰,成今之模样。如今共存窟龛194个、造像7800余尊,壁画1000余平米。
  它坐落于麦积山的峭壁之上,在那么一个形似麦垛孤立突兀的山上凿刻佛龛神像,又是何等麻烦。据说,当年是从下往上堆积木材,堆至最高处,然后开始施工,完成一层,撤除一层,直至完毕。当地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之言。

阅读全文

, , , , , ,

  已经三到平遥了,距离上次过来还不到半年,不过岳父母都没来过,所以这次山西之行还是安排了上。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关于平遥的消息,说在国庆长假期间,仅10月6日当天的日升昌和城墙北门两处景点,就没收了各类用于减免门票的假证件167个,最多的是假军官证,有将近一半。

  说到门票,不得不提一下让人又爱又恨的通票。真要打算逛完平遥,大概是要三天的,镇国寺和双林寺,不容错过。还有清晨的民居与早起的居民,都值得一看。若是用通票,签一下时间,比较划算。而很多人,只去一两个景点,那便很不划算,甚至心里不舒服,感觉吃了大亏。

  在平遥开发之初,曾提出多层次发展的战略,很多私营商铺开发景点,靠门票赚钱。随着景点增多,不仅出现了不利于整体发展的低价竞争,也因一些个体坑蒙拐骗而影响了平遥整体品牌。所以政府开始推行通票。
  初期由于私人景点过多,大部分票价收入都到了私人手里。之后便开始了通票内景点的筛选和淘汰,一旦被排除在通票之外,便很少有人问津。再之后,再听证、涨价,完成华丽转身。通票是个工具,又是个强权。
  定价是否合理,要看游客的通票使用率多高,这个数据景点应该有,但很少有公布的。这可以防止景区在通票内加一些距离很远很偏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的景点,来不合理地提升整体票价。

阅读全文

, , , , , ,

  “三清上,曰大罗”。道家认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六重之上为大罗天,这个是景区介绍和百度百科的说法,其实其意并非很准。
  道家将三十六重天分为六界。第一界有六重天,第二界有十八重天,第三界有四重天,第四界是四梵天,第五界是三清天,即元始天尊主宰的玉清天、灵宝天尊主宰的上清天、道德天尊主宰的太清天,此谓之三清天;最高境界是第六界大罗天,大罗天在三清天之上,是没有主宰的,只有清净道气弥漫,即大道无形无相,但依旧属于三十六重天,不存在其上之说。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句好奇的话让我查了好几天资料,依旧不得其意,网上的解释更是乱七八糟,甚至佛、道混为一谈。这必然是道家用语,因为有五行之说。道家认为的三界是指天,地,人三界,具体的“天”指三十六重天的全部或者哪部分,没有找到说法。目前较为公认的是,佛教的欲界、色界、无色界对应着道教的第一、二、三界的二十八重天,这已经出离了生死轮回,跳出三界,大概便是如此。

  大罗宫,其意自明,为最高的仙宫。整个建筑群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建在狮子山崖壁之上,共十三层,高110余米,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号称“天下第一道观”。

阅读全文

, , , , ,

  绵山,最高峰海拔2566.6米,为太岳山支脉,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属国家5A级景区。又因晋文公名臣介子推而得名“介山”,是中国寒食节的发源地。

  寒食节,目前在国内,已经越来越不为人知了,这点,我们比之韩国差远了。
  在中国历史上,纪念人物的节日只有两个,一个是端午节,纪念南方屈原沉江溺水;一个便是寒食节,纪念北方介子推葬山火海。这一南一北、一水一火、一江一山,共同载入了史册。
  寒食节,禁烟火,只吃冷食,后增祭扫等风俗,曾为民间第一大祭日。而清明,最早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因寒食节在清明之前一天,又由于人们往往祭扫要走远路回乡,故常常将扫墓延迟到了清明。至唐代,诗人往往将寒食与清明并提,朝廷也以官方文书规定,两个节日一起放假,那是1200年前的“小长假”。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寒食节上升到取而代之的地位,不仅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习俗,如冷食、荡秋千、蹴鞠等,也归清明所属。只是,韩国如今依旧保留着寒食节春祭的传统。

阅读全文

, , , , ,

  记得第一次来山西,在07年,当时《乔家大院》的电视剧正在热播,所以去了那里,以为大院都差不多,便错过了王家大院,如今想想,那是多么肤浅的想法。

  其实,他们两个并不相同,乔家是商家大院,仅在慈禧逃跑路过山西时,靠捐款获得了二品虚职,家族里更多的还是商人身份,是晋商典范;王家虽然同是经商起家,但自清初步入官场,出了101位五品到二品的官员,典型的官宦之家,属官家大院,这便决定了基调。此外,乔家兴盛了200余年,建筑从乾隆年间持续到民国,且融入了些欧式风格;王家兴盛了450年,建筑从明万历年间到清嘉庆年间,多为明清风格,这决定了风格。
  后者还是晋中盆地诸大院中惟一依山而建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群,有着“山西的紫禁城”、“华夏民居第一宅”和“民间故宫”之说,更有言者曰“王家归来不看院”。

  它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是县内四大家族之一王氏的祖宅。王家本是太原之人,早年间辗转灵石县的沟营村,至元朝黄庆年间,有个叫王实的迁到静升村定居,便成了日后王氏始祖。
  王家从耕地卖豆腐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家底厚实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搭建豪宅,经过几百年积累,成今之规模。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

阅读全文

, , , , ,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