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出差,滕王阁便在公司旁,处理完事情,准备过来看看。
不想有同事陪着,大概是在游玩或者逛景点的问题上,有共同爱好者不多,就如我喜欢去寺庙,喜欢去古建筑多的地方,哪怕那里没有任何自然风光,甚至破败不堪,也许都能发呆许久。
索性找了个借口,开始独自一人溜达,随着自己心意,随着自己安排,安静且自在。哪怕走错了路,就当逛逛南昌这座古城,异乡异城,别样心境。
看地图,有个佑民寺,据说是南昌市内唯一一处完整的寺庙,始建于南朝,为“洪州禅”的发源地,我是不会错过的。有了目标,便朝着那条方向去走,至于其间的路道选择,全凭兴起。
这个大佛,是在佑民寺的铜佛殿内,为“南昌三大宝物”之一。高大,低头悲悯地看看众生。每凡心累或心烦之时,闻到梵香,听到钟声,亦或抬头见佛,总会平静、轻松下来。甚至每每怀念着那种氛围环境。
大殿的藻井上,一头紫金色团龙,威严而肃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单反, 摄影, 江西, 足迹
江西已经去过庐山,其余对我们有吸引力的景点还有三清山、龙虎山、婺源、景德镇和滕王阁,这便形成了我们这次清明安排的雏形,走完江西。
后来发现武夷山也在附近,而以后若再去福建,重点将在厦门、鼓浪屿和土楼,武夷山又距之较远不方便。讨论多次,将武夷山归为了本次行程安排。毕竟武夷山到三清山或者龙虎山的车程只有三个小时左右。
对于季节,还是有些纠结的,可能略早,但为了婺源的油菜花,似乎也合理,也可接受。
剩余的问题便是时间,三座世界遗产的大山,所需体力和日程都不简单,可以安排紧凑,但不能走马观花,所以最终确定,9天是最低标准,后来请假是10天,基本算得轻松了。
订好了30日的车票,又订好了第一站当天及未来几天在武夷山上的如家酒店。
然后,今天领导说,清明后要去荆州开第一季度分析会,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假期取消了。
算作一个纪念,把本来的时间安排发上来,毕竟这条线早晚要去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18-200mm, NIKON D90,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单反, 摄影, 旅游, 江西, 福建
庐山应该是美的,可惜天气原因,未看到过多使我们震撼的景色。我想,淡季出行,是有这般风险的,不过想要看到种种美景,自是要各个时节都出去跑跑,碰碰运气。也许以后还会去,最好是下雪之后。前几天看到有人春节期间在黄山拍的雪景,心里开始不停地长草。
武汉到九江更近些,所以撇开了南昌直接过去,到九江就至长途汽车站,那里有到庐山的班车,人满车走,不过淡季需要等的时间长些。
庐山西线的具体行程如下:牯岭镇-美庐-别墅区-月照松林-飞来石-如琴湖-花径-白居易草堂-锦绣谷-仙人洞-御碑亭-炮台-圆佛殿-天池寺-大天池-龙首崖-悬索桥-神龙潭-电站大坝-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黄龙寺-芦林湖-芦林大桥。如果以正常速度,我想五六个小时足矣。
东线行程如下:含鄱口-含鄱亭-望鄱亭-植物园-五老峰(全部五个峰)-三叠泉-庐山东门。全程徒步的话,七个小时也差不多了,何况还要拍照。
东西线不丢景点,也可以一天走下来,对体力的要求不太高。如果一天行程的话,可以考虑早起去含鄱口看日出,然后东线结束后从三叠泉返回牯岭镇再走西线,毕竟西线基本都是平路,若是顺时针方向一路下坡,更是轻松。也许是刚从墨脱回来,膝盖受伤的老婆定义其为休闲游。
本次出行,最意外的收获是白鹿洞书院,虽然名声在外,但所抱期望不大,反倒是得了不少惊喜。
九江市内主要逛了烟波亭、浔阳楼、锁江楼,门票贵的离谱,后两个没有进去。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18-200mm, NIKON D90, 世界文化遗产, 单反, 摄影, 旅游, 江西
九江,在古代不同时期又曾名:江州、浔阳、柴桑、汝南、湓城、德化。没来九江之前,已听当地人介绍其名来源于九条江,即:赣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
因在长江边,衔洞庭湖,古代交通自是便利,故与无锡、长沙、芜湖并成为中国“四大米市”,与福州、汉口并成为中国“三大茶市”,也曾辉煌一时。
想选张照片代表九江,但无从下手,猛然间发现以上城市除了福州在闽江边外,其他都在长江边,那就选这张铜牛吧。在那些过去的年代,长江孕育了华夏文明,同时也带来了一次次的灾难。
铜牛镇水,代表了人们的一种期愿,远方是九江长江大桥。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18-200mm, NIKON D90, 单反, 摄影, 旅游, 江西
从庐山三叠泉一路下来至庐山东门,然后准备徒步至白鹿洞书院,结果发现太远,拦住一辆农用三轮,最终还是赶到了。
白鹿洞书院与岳麓书院、睢阳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又有“天下书院之首”、“海内第一书院”、“圣域贤关”之美誉。
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始建,成为我国首个完备的书院。其后由李善道主持学务,与京师国子监其名,称“庐山国学”、“白鹿国学”,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中央政府在地方设立的国学;北宋年间,屡次兴废,直至金兵南犯,书院毁于战乱,百年荒草;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重建书院,并于此讲学,书院达到了辉煌顶峰,名闻天下。
元末,白鹿洞书院毁于战火,而后明清两代多次维修,办学不断。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至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帝下令变法,书院改为学堂,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停办。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改为江西高等林业学堂。
唐时李渤于此隐居,养一白鹿,故人称“白鹿先生”,而此处山峰环合而天然形洞,得名“白鹿洞”。
天开白鹿洞,山抱紫阳关。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18-200mm, NIKON D90, 世界文化遗产, 单反, 摄影, 旅游,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