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在古代不同时期又曾名:江州、浔阳、柴桑、汝南、湓城、德化。没来九江之前,已听当地人介绍其名来源于九条江,即:赣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
因在长江边,衔洞庭湖,古代交通自是便利,故与无锡、长沙、芜湖并成为中国“四大米市”,与福州、汉口并成为中国“三大茶市”,也曾辉煌一时。
想选张照片代表九江,但无从下手,猛然间发现以上城市除了福州在闽江边外,其他都在长江边,那就选这张铜牛吧。在那些过去的年代,长江孕育了华夏文明,同时也带来了一次次的灾难。
铜牛镇水,代表了人们的一种期愿,远方是九江长江大桥。
从白鹿洞书院出来,坐农家三轮至海会镇,然后有大巴至九江,入住在携程订好的如家酒店。放下行李,先洗了热水澡,然后出来,在旁边的火锅店大吃一顿,这便是我们的战绩。
九江的经济在全国显然不算靠前,这是我们大街小巷压马路,一路所见,很容易得出的结论。但老夫老妻的我们手牵着手,静静地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感觉真好。
江边的公园上,有跳舞的,有放烟花的,伴着远处的灯塔。
第二天起来,第一站烟水亭。
九江市内,南湖与甘棠湖一路之隔,烟水亭位于甘棠湖之中。相传,这里曾有两亭,其一为唐代白居易所建,取《琵琶行》之句“别时茫茫江浸月”,名“浸月亭”;另一亭为宋代周敦颐修建,取徐凝之句“山头水色薄笼烟”,曰“烟水亭”。后来两亭俱不存,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督关主事于浸月亭旧址重建烟水亭。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再次毁于兵乱,而现存建筑为晚清时依原貌重建。
当年,此地为三国时期的周瑜点将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出烟水亭,往滨江路方向走,路过道口,雕刻诉诸着“三大茶市”曾经的辉煌。想起在九江市路边看到的一句口号:争得九江应有地位。本以为是某个街道办或者区委的一时豪气,结果回来一查,竟是官方口号。不管别人是否会多想,也不管到底歧义是否借来传达某种含义,单是这份豪迈,便是够了。
其始建年代不详,但自唐代便已有诗词描述,而其大大出名则源于《水浒传》,宋江于此题了反诗。现存建筑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重建,仿宋风格。
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为镇水昌文,九江知府于长江之滨的迥龙矶上建锁江楼,初名“江天锁钥楼”,其南筑文峰塔,又名“迥龙塔”,后因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地震,楼毁塔存。清乾隆年间,重建锁江楼,增建观鱼轩。清末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战乱波及,楼、轩俱毁,唯塔独存。1938年,日军侵华期间,军舰于长江上炮轰锁江塔,使其倾斜了76公分,并留下了三个弹孔,但依旧傲立不倒。2003年,政府再次重建了锁江楼及观鱼轩,并加固了锁江塔,成今天模样。
其实我想知道你用啥镜头。为什么我不喜欢给照片加套呢。。
18-200mm 参数上明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