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在西柏坡召开了理赔年度全国会,是这些年第一次选个景点开会。

  西柏坡如今已是革命圣地,47年,刘少奇和朱德先来到这里,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随后的48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人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也进驻这里,集齐了中共中央的五大书记,并在这个小村里组织指挥了沈辽、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西柏坡成了当时全国的革命领导中心。周恩来曾风趣地说:“我们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这个指挥部一不发枪,二不发粮,三不发人,就是每天往前线发电报,就把国民党蒋介石打败了”。
  49年,毛主席和党中央从这里进京,象征意义不言而喻。西柏坡有句标语: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为何选择西柏坡?首先是地理因素,这个中国各大城市或乡村几乎所有变革的核心因素之一。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太行山和华北平原的交界处,其三面环山,一面是水,交通方便且易守难攻,哪怕遇到紧急情况,也能随时撤入太行山,以保星星之火。其次是人文环境,这里是白毛女的故乡。杨白劳和黄世仁的故事人尽皆知,有旧社会把人逼成鬼的血泪,便有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希望。毛主席讲“此谓民心如海,可载巨舟”。最终还要看经济,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是个经济重镇,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不仅是个能自给自足的地方,也能一定程度上支撑起庞大的中共中央的人员车马消耗。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来杭州开会,结束后刚好周末。因为下站还要去宁波出差,只能早上抽个时间去灵趟隐寺,所以起了个大早,六点便从酒店出发了。

  同事没来过,便一同过来。结果回京一问,有好几个同事都是在开会期间,挑了一个早晨过来,然后九点赶回酒店继续开会的。之前已来过几次,这次又求了个在抖音上比较火的十八籽手串。灵隐寺名列中国十大名寺,再加之最近工作各种不顺,拜一拜,总是好些,至少心安些。

  叙利亚总统和他美丽的夫人刚来过,正在新闻热点上,灵隐寺那几十年没开的大门,给这个常年战乱国家的总统打开了。他是坐着国航的飞机从大马士革飞过来的,走的时候留下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也许只有自己淋过雨,才懂得给别人撑伞吧。叙利亚的文物已经在中国巡展了三年,也许那才是最好的方式。叙利亚第一夫人在灵隐寺说:你们有个美丽的国家。叙利亚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何尝没有美丽过。灵隐寺大雄宝殿最中间的牌位,其实正是国运牌位,这次没看到,下次要专门看看。

  国泰才能民安,清晨七点左右,散步西湖边的龙井茶园,心情舒畅。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黔灵山在贵阳市内,国家4A级景区,不仅自然风景优美,还有被列入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的弘福寺,很多到贵阳的人都会来此。当然,还有个重要原因是这里可以近距离接触到猕猴,很多的野生猕猴。

  黔灵山开发较晚,明代以前这里是片未开发的荒野,虽然明朝来过一些名人,并开始为世人所知,但直至清初,这里依旧是“荒烟野树,人迹罕至,固虎豹之宅,而狐狸之居也”。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赤松和尚在此创建弘福寺,并名此山为“黔灵山”后,高僧名士、达官墨客便往来不绝,逐渐成了著名景点。

  关于猕猴,其实比上面那些人来得更晚些。1966年以前,这里并没有野生猕猴,那一年从动物园跑出来几只,然后逐渐成了稳定猴群。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有意识地投喂,所以规模逐渐扩大。如今,它们一是不缺食物,二是没有天敌,数量已突破千只,并在每年以不低的增速继续繁殖。

  猴子多了,是好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成了一张贵阳名片。但也有坏事,比如猴群数量激增,间接导致了黔灵山的红腹锦鸡基本灭绝,还用每年几千起的伤人事件让景区应接不暇。

  有些潜伏在草丛里的猕猴,野性十足。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按着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的名单去旅游,共有142座,分布在贵州的仅2座,且都在贵阳,一座弘福寺在黔灵山上,一座黔明寺在甲秀楼旁,正好都可以逛逛。

  先去黔明寺,其建于明朝末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重修,寺庙规模不大,但也是苦心经营。至清末战乱,寺内住僧纷纷离散,当地舒姓士绅趁无人照料之际,便将寺庙改为了家祠,更名“舒家祠堂”。

  舒姓士绅有两个女儿,皈依东山寺方丈广妙法师住家修行,修行方式有点水,如今倒大有人在。1932年,广妙法师于东山寺任期届满,两个女儿便以弟子身份将其迎养于家祠。后来祠堂修缮,竟挖出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的重修黔明寺石碑,广妙法师遂得知真相,并起诉至法院。最终,判决舒氏退还寺庙,恢复黔明寺旧名,由广妙法师任主持。在广妙法师带领下,寺庙虽小,但有了发展,皈依者众,成了一方重要丛林。

  住处离着寺庙不远,准备走路过去。出酒店,不多远,先到了文昌阁。其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于清康熙年间重修,而后历代均有修葺和扩建,现今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角建筑的文昌阁,好像全国仅此一例,而且内部梁柱,数量都是九的倍数。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共分了两期,第一期包括三处: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第二期又补充了四处,包括:广西桂林和环江、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

  荔波属于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在贵州最南部,是云贵高原和广西盆地的过渡地带,被划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两个景区,一个茂兰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中国最美森林;一个是樟江风景名胜区,大小七孔桥声名远扬。都是国家5A级景区,但因时间紧张只能二选一,最后选择了名气更大的大小七孔。

  相传在古代,响水河两岸分别住着布依族和瑶族,两族之间禁止通婚。但这显然限制不住情窦初开的儿女情长,瑶族男生金宝和布依族女生拉雅一见钟情,金宝便为了心爱的人修了这座桥,也连起了两个民族和村寨。其实,布依族是当地土著民族,而瑶族则是为了躲避战乱从广西迁徙于此,但因语言和习俗隔阂,两个民族的交流甚少,更别说谈婚论嫁了。每当这个时候,首先冒头的,自然是和好奇心成正比的爱情,所以有了上面的传说。

  随着小七孔桥的修建,两族人民的交往也愈发密切,这也成了连接贵州和广西的一座桥。现存的小七孔桥修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已快有两百年历史。其长40米,宽2.2米,桥头有石碑书: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