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帕提纳神庙(Pashupatinath Temple),建于1696年,是尼泊尔最重要的印度教寺庙,矗立在神圣的巴格玛蒂河河畔,是印度教的精神殿堂。如今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在加德满都谷地的其他地方,湿婆神多以愤怒的恐怖的巴伊拉布形象出现而受人膜拜,而在这,其化身为动物之神帕斯帕提(Pashupati),据称寺庙里的形象是黑色的四头神像,可惜不得见。非印度教徒是不准进入的,尼泊尔最底层的种姓群体Dalit直至2001年才获准进入其内。

  它还有个名字,简单而粗暴,在国内比较流行,叫“烧尸庙”。
  其所处的巴格玛蒂河(Bagmati River),虽然污染严重,充满垃圾,甚至臭味弥漫,但并不影响它在尼泊尔人心中的地位,犹如恒河之于印度。在过去,甚至国王在开始重要的行程之前,也到河边祈求帕斯帕提的庇护。
  现今,尼泊尔人选在这条圣河边的火葬台上火化尸体,然后将骨灰撒入河中,延续着古老的传统和信仰,将身体归于神灵。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 ,

  从昌谷纳拉扬神庙出来,下山,走一段乡间小路。如今想想,大可不必不停地问路,一直下山,走到下面的村庄便是,无论哪条路都可。
  时间挺久,好在轻松,也不累。走到了村里的一条公路上,马上便来了一辆巴士,一问顺路,便上了。上去坐在后排,旁边有一个哥们,麻烦他一会到站提醒我,否则还真不清楚何时下车。他们也没有报站,也没有提醒,而且都说着我们听不懂的尼泊尔语。

  博德纳大佛塔(Bodhnath Stupa),是亚洲最大的佛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圆佛塔,是尼泊尔藏传佛教的中心,是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近距离接触到藏传佛教的地方,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相传其最初建于公元600年,在藏王松赞干布皈依佛教之后,现在的佛塔为14世纪被毁后修建。

  以前,这里是拉萨和加德满都之间商道的重要补给站,在穿越喜马拉雅山脉之前,西藏商人都会来此处祈求神灵的保护。如今,这附近大多为藏族流民,是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跟随着达赖而来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10月8日 逛完杜巴广场,在巴德岗的酒店顶层吃了早餐兼午餐。
  每每看到masala tea,便会想起安娜普尔纳环线,似乎已经成了条件反射。还是换了咖啡,由于受当年殖民者影响,如今尼泊尔人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它,咖啡超出我们想象的普遍,在这个与中国接壤的亚洲国家。
  俯瞰着这片古老的广场和远处群山,早已习惯了的中午的耀眼阳光,带着种尼泊尔的味道与风情。叫上出租,前往下一站。

  昌谷,是巴德岗旁边的一个小镇,昌谷·纳拉扬神庙(Changu Narayan Temple)坐落于此。因为地点较偏,来这里的游人很少,很是安静。使得它更值得你来。
  其始建于尼泊尔的李查维王朝时期(公元323年),建成于公元五世纪。被认为是尼泊尔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尼泊尔境内,几乎所有的毗湿奴形象,大多源于此处。

  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雕刻。
  我对照片的后期处理很少,大多只是调调明暗和对比度,但这里的雕刻,若加上一层蒙版,对比着常年不散的红黄两色的花粉,实在是令人惊叹。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 ,

地球烙印

  地球烙印,中国的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的时候推出,准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500个地具有特殊地质现象的景点,并加强保护。如今中国已经有了31个世界地质公园。细数了一下,已经去过黄山、庐山、石林、嵩山、泰山、自贡、阿拉善、神农架、苍山等九处,比想象中要少多了。
  以前并不是特别关注这个称号,以后的目的地选择时,该重点考虑一下的。张家界、五大连池、三清山这几处,是要去看看了。

  中国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共有218处,这个数字始终在变化中。这本书出版的时候,还只有138处,当时我国拥有的世界地质公园数量还仅有18处。

  本以为会讲些专业方面的内容,结果书中只是选了12个景点做了简单说明,极其得简单,还不如百度百科来的详细,不知道这样的书有什么意义?也许只是靠着名字吸引一下眼球,然后砸一下自己的招牌。
  只能勉强称之为书。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巴德岗,英国人这样评价尼泊尔的这个小镇:“就算整个尼泊尔都不在了,只要还有巴德岗,就值得你飞越半个地球来看它。”
  这足以说明它的惊艳。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眼光和看法。在加德满都谷地,有三个曾经的城邦,给我印象最好的是帕坦,让我最怀念的是加德满都,巴德岗似乎并没留下太多记忆。只是,它是我逛得最彻底的一个。
  如今翻阅照片,对那边的塔乌玛蒂广场和塔丘帕街旧城广场越发喜欢。那是几乎没有外来事物的,没有游人打扰的,已经留存了几百年,始终未变的样子。那天,阳光温暖,空气中满是木雕的陈久回香,还有提卡点点,映着将信仰融入生活的人们的祥和表情。

  这个雕刻是吉祥天女寺基座上的,乍看还以为是迦卢荼,其实是个仆从,但饱满的曲线和丰富的细节使人惊叹。时不时放大起来欣赏,那圆润、柔滑的线条,似为天成。
  清晨的光线自右边而来,明暗相间,分明且干脆,白平衡出奇得冷色调,使得红蓝两色的提卡般的第三只眼明艳起来,不仅神秘,且让人怀念。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