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方组织大家参观英国皇家法院(Royal Courts of Justice),并聘请当地一个律所,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关于英国司法方面的知识,滔滔不绝,让人听得入迷,正好感兴趣。之后参观了里面的展览,包括各个时期法官和律师的装束、饰品,还有一些文物。
不得不说,很喜欢这个安排。
这个法院据说有88个法庭,除非有些涉及隐私或者其他信息不便公开的,大多都是对外开放的。你每天都可以在大厅的公示牌上查询到今天有什么案件在什么时间审理,然后选择进去旁听,只要保持安静即可。是的,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只要你愿意。英国的透明度让我们一行人觉得惊讶,是的,觉得很惊讶。
我们也选择了一个进去听。天,那个原告律师的英语真是晦涩难懂,深受打击。
我显然更中意这个建筑物,很是精美。其始建于1870年,在1882年12月由维多利亚女皇正式揭幕。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英国, 摄影, 单反, 足迹
本来只是喜欢寺庙这类建筑,但时间久了,去的多了,确实开始喜欢上了其背后的丰富内涵。信仰一词的定义,我不敢妄断,也谈不上有无信仰,只明了喜欢里面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对这个世界的另外一种看法。但听得故事多了,才发现它们并不相同,甚至会有矛盾,即使都是佛教,都是大雄宝殿里坐着同一个人,原因?
佛教兴起于印度,汉代时传入中国。初期时大家并不了解佛的真正意义,而是把他当做一种类似于对神仙的迷信,如同我们看到的明代小说《西游记》。佛陀都是”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的神仙。
所以很多人信佛,是和中国道教的长生不老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只是对其超自然能力的迷信,并不是对佛教教义的信仰。又如,佛教提倡出家要斩断红尘,这和中国传宗接代的观念相违背,是大不孝,很难被接受。故佛教要扎根这块土地,就要融合本土的好恶倾向,与印度有所不同。
况且,佛教在发展中,于印度也形成了多个分支,多方教义,传入中国后,再受传统观念、经济水平和社会形态影响,自然而然同样有了不同的侧重、不同的理解,出现了不同宗派,即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为汉传大乘佛法的主干形态。
这是我读这本书,这套书的主要原因。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图书
查了些材料,公元604年,伦敦的这个位置第一次有了教堂,并以伦敦的保护神保罗命名。保罗是对早期基督教发展贡献最大的使徒,也是基督教的第一个神学家。此后,这里便一直是伦敦主教堂的所在地。
第一个教堂是木制,毁于675年。而后在685年,用石头重新搭起了新教堂,却在961年被维京人摧毁。之后的962年,开始了第三座教堂的建造,却不幸在1666年又与伦敦城一同毁于大火。
目前的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在1710年建成的,建它共用了35年。虽在1940年和1941年被炸弹击中过,却仍然幸存着,被我们如今所见。
世界有五大教堂,第一大教堂为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第二是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第三是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第四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它排在第五。
有着世界第二大的圆顶,在伦敦城里异常显目,几乎可以随处可见。每每在泰晤士河边散步,望向这边,它便格外醒目,距离越远,它的穹顶之大、洁白之圣,越是令人感到震撼。
1981年,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礼在此举行,所以它还备受国人关注。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英国, 摄影, 单反, 足迹
英伦小镇,曾几何时,因为那颗好奇的心,因为很多经典电影,让人心生向往。但又不知从何时开始,随意百度一下这几个字,竟然发现全是房地产的开盘消息。在城里、郊区、县城,开始随处可见,一片片的洋名背后,是一片片的钢筋水泥,加上一个旁边种着几个小树的一潭死水。佛罗伦萨、加州水岸、天鹅堡、曼哈顿,都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小区名。谓之高档,只在物质上、价格上,却露了文化上的贫瘠,丢了自信和内涵。
开始迷茫,英伦小镇该是个什么样子?来伦敦之前,我的印象还是在十几年前,刚到城里读书,路过艾格(Etam)专卖店所看到的海报。那是一个许久不见的牌子,模特穿着短裙和红蓝白三色相间的格子衣服。
从伦敦坐上到温莎镇的小火车,满足了我被很多电影所打造出来的印象。
一个小小的火车站,很不起眼,简单的小屋,明亮的颜色,安静的便利货架旁有一排木凳。一盏灯,挂着几片蛛网,哪怕这是女王常来的小镇,哪怕温莎城堡便在步行十几分钟外的旁边。
幸好没有看到一个现代化的钢筋水泥玻璃组成的车站,所谓的更符合英国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的建筑。悠久的历史,不变的就是这个态度,这更让人欣喜。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英国,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温莎城堡在伯克郡温莎镇,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最大的城堡。据称当时威廉一世在伦敦近郊建了九座可相互支援的城堡,最大的两座是它和伦敦塔。现在的主人是女王,每年都有一段时间在此。
周末,有人建议周末过来看看,便一同来了。
它虽然已经有了九百多年历史,可一旦进入紧急状况,城堡加紧防卫,便会立刻固若金汤。这么多年以来,它的实用价值并未减小过。
来这时查询一些资料,对“温莎”这个听起来很美丽、有些浪漫的名字感了兴趣。
第一次大战中,英德交战,英方损失惨重,对德方的憎恶到了极点,人们开始歇斯底里地反德,对任何与德国相关的事物进行鞭笞,包括商店、产品、甚至猎狗,和中国时不时爆发的反日差不多,不是很关乎理性。
当时的英国和欧洲各个皇室多有联姻,大多有表亲关系。而欧洲的姓氏是会随着婚姻而带入的,人们便对英国王室里的德国姓氏不舒服。为了安抚民心,乔治五世在1917年宣布将英国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为温莎,便有了温莎王朝。目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英文全名为: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
温莎来源于此。故先有温莎镇,再有温莎城堡,最后才是温莎王朝。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英国,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