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悉尼-北领地(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

  曾几时起,花在旅游前做攻略的时间和花在旅行后整理所见所闻的时间,都早已超出了旅游本身。比如,去年的意大利之行,行程共17天,但前面的攻略时间,断断续续花了半年多,若是都折算到整天,估计也差不多个把月。回来之后,再把所见所闻弄清楚,读点书、查些资料,延伸出很多知识点,并记录下来,则几乎用了一年,都折算到整天,必然也远超过了旅行时间。
  也许,这是我和别人不同的地方,所以才能记住这“行的万里路”或转成“读了万卷书”。

  但随着工作越来越忙,事情越来越多,出行前的攻略准备,已大不如前。这次澳大利亚之行就忽略了三个方面:一是大堡礁遭遇台风后的备选行程;二是塔斯马尼亚的极光攻略;三是乌鲁鲁的星空。尤其后两者,来之前竟然不知,错过了极光实在让人可惜和懊恼。

  新月西下,仰望着南半球星空,银河竟似水面般波光粼粼、起伏闪烁。不时有流星划过,对着深邃神秘的南十字星许下了心愿。虽然身临其境才知这里是世界顶级的观星地,但幸好没有错过什么。

  这样美丽的星空和银河,让人有种莫名感动,至少我是第一次欣赏到。

XGS_9843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

  D10:悉尼-北领地(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

  为什么要来这里?花了5倍于北京到澳大利亚往返机票的成本过来,就来看看这些石头?是因为它的名气大,还是因为它的不容易到达,好彰显一下自己的独立逼格?又或许皆有之吧。
  最近的医院在450公里以外,景区的大奔坏了,最近的4S店相离2000公里,超市的东西有点贵,但东西南北各走出500公里范围,也找不到第二家,这里就是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在沙漠和戈壁滩的腹地,在澳洲的北领地(Northern Territory)。

  北领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北部,首府是达尔文。其地广人稀,约占澳大利亚总面积的20%,相当于8个河南省的面积,将近40个台湾省的面积,人口呢?20多万,和我们公司整个集团的人加起来,差不多。这得多地广人稀啊。北京人口数量是其百倍,面积却又是其百分之一,情何以堪。

  北领地的五分之四面积位于热带范围,普遍高温干旱,从飞机上可看,这里大片红土地,地表裸露着,有点生命禁区的感觉。只有靠近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的地方有些树木,颜色黑了些。
  虽然乌鲁鲁名气大,几乎举世皆知,但我们第一站是由36块巨石组成的卡塔丘塔,便是下图的巨石阵。

XGS_9353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

  D8:墨尔本(圣保罗大教堂-皇家展览馆-圣帕特里克主教座堂-库克船长小屋)-悉尼

  从圣保罗大教堂出来,一路向北,经唐人街继续向北,往东一点,是卡尔顿花园(Carlton Gardens),里面一座银白色的建筑,便是皇家展览馆(The Royal Exhibition Building)。

  曾经的澳大利亚全是世界自然遗产,直到过了二十多年,到了2004年,才有了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便是这个银白色的建筑。如今,澳洲的19项世界遗产中,已经有了3个文化遗产,增加了我们所熟悉的悉尼歌剧院和耳闻不多的监狱遗址。而展览馆竟然在歌剧院的前面,所以让人兴趣浓浓。

  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展览馆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很多人曾建议将其拆掉。大家还搞了一个投票进行表决,幸好,最后是以一票的优势险胜,否决了这个提议,才使得大厦被保留至今。

  它建成于1880年,曾于1881年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当时设计的时候,是要代表墨尔本的历史文化的,但有人说它模仿了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样子,所以赶紧翻看以前的博客看了看,样子确实有点像,但论精美和气势,还是差了几个等级。

XGS_8344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第二次到鼓浪屿,这么一个被贴上浪漫标签的地方,思绪或者应该更加细腻些,不该就写些景点介绍而结束这篇游记。当然,重点也不该是它这几天申遗成功,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那谈谈旅行的意义?除了看看不同的世界,留些照片、长点见识,还能有什么?总觉得旅行可让我们学会理解不同的价值观。最近读仓央嘉措: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你知晓不知晓那段历史,了解不了解他的童年,听没听过仁增旺姆,都会导致对这首诗的理解大相径庭,或贪念或痴情,或轻狂或虔诚,皆有人论。而我们所该做的应是了解接近事实的本意,而非主观臆断字面辞意。

  碰巧,在鼓浪屿看到了一家小店,名“问佛”,那也是仓央嘉措的一首诗: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爱和劫本是互生,有爱方有劫,无爱自无劫,若是明了此,便知每个错过的,都是你前世所修下的缘,毕竟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但此缘是劫非劫,也许未尝试便永远未知了。有一首不是很火的同名歌曲《问佛》所言:为何明知晓结局却还空允我期许,你可知那是我半生欢喜?你端坐莲台参万世禅机阐灭菩提,而我唯余下半世孤寂。

XGS_099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D2:悉尼-邦带海滩-鱼市-悉尼大学-大剧院-情人港

  到了悉尼,总是得有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的照片,它是悉尼,或者整个澳大利亚的象征,我来澳洲之前,对这里的了解,几乎仅限于此。2007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它的设计者是丹麦人约恩·乌松,只是原设计者比较扫人兴,说歌剧院既不是大家盛传的风帆,也不是样式和寓意都那么贴切的贝壳,而是我们得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有些端倪的橘子瓣,幸好设计者去世之前没来看过。如今的当地人,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将其样式比喻为“交配的海龟”…

  查歌剧院的资料,查到了关于达芙妮(Daphne)的传说,岔个话题。
  我们以前听说她,是因为一个女鞋品牌,而实际上她本为河神的女儿。因太阳神阿波罗得罪了爱神丘比特,丘比特便将渴望爱情的金箭射向阿波罗,又将拒绝爱情的铅箭射向达芙妮,所以阿波罗开始疯狂地追求起对自己冷若冰霜的达芙妮。就在阿波罗刚追上并要抱住之时,达芙妮乞求父亲将自己变成了一株月桂树,身体变得粗糙而僵硬。曾见过一个雕刻,那一瞬间,达芙妮的目光由惊恐变成麻木,阿波罗的眼神由惊讶变成悲伤。
  懊恼万分的阿波罗依旧爱着达芙妮,便用月桂树叶做成桂冠,用树枝做成竖琴,终身陪伴在身边。又或月桂树受到了太眼神的祝福,如今终年常绿着。

XGS_5137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