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是成都平原最重要的水资源,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支流。历史上,其曾被认为是长江正源,所以古代曾名“江水”、“大江水”,自然而霸气。另外,《康熙字典》内注:岷,通作“汶”。所以汶川、汶江指的也是“岷江”,让人大悟。明朝,徐霞客通过实地查勘,最终确认了金沙江为长江正源,并逐渐被认可。

  岷江的源头曾被认为是东支,发源于松潘县岷山南麓的弓杠岭,未来几天我们会开车经过那里。而如今,学者更多认为其西支大渡河才是岷江正源,并在2013年得到了中科院确认,这是因为确定大河源头有个简单原则,即“河源唯远”,测量后便可确认。
  虽然西支大渡河的流量、长度和流域面积都大于东支岷江,也逐渐被认可为正源,但历史、影响、重要性等方面均远不足,最终成了支流。结果西支大渡河和东支岷江交汇后的名字,还有交汇前东支的名字,都是岷江。
  岷江流经汶川、都江堰,穿成都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在乐山和支流大渡河相汇后继续前行,并在宜宾注入长江。这一路,我就剩宜宾没去了。

  农耕文明大多傍着大河而居,但一方水养育一方人,孕育一方历史的时候,逃不开“福兮祸所依”的命运,大江大河一旦溃坝洪涝,必是尸骨遍地,饿莩浮野。黄河、长江尤甚,岷江亦是。

xgs_0697

阅读全文

, , , , , , ,

  二王庙,纪念的是李冰父子,在没有来都江堰之前,是不会知道的。李冰父子在唐代之后,应该是宋朝时期,被皇帝封为“王”,所以才有了“二王”之名。但比起“王”,更让人喜欢和感动的是李冰的另一个名号:川主。因为他在两千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不仅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还引渠灌溉,成就了无数个鱼米之乡,使得非涝即旱的成都平原从“泽国”、“赤盆”变成了“天府之国”。

  二王庙,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原为望帝祠。齐明帝在建武元年(公元494年),将其改为崇德庙,开始纪念李冰父子。民国期间被火烧毁,之后组织重建。现今山门的“二王庙”三字为冯玉祥所书。

  汶川地震时,这里因距中央主断裂带仅1.3公里,古建筑几乎全毁,留下的不足10%。之后,投资1.1亿元的“灾后文物重建1号工程”,即二王庙维修保护工程启动,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和清华大学等单位支援。历时三年,终于完成。如今若不仔细看,那些人工粘合的小细缝几乎很难发现,也看不出这里曾发生过灭顶式的重创。整个修复,用了70%的原料,在原位置使用原工艺进行。也因此,二王庙古建筑群的抢救保护获得了国家文物局授予的“优秀文物保护工程特别奖”,这个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授予过布达拉宫和这里。

  如今,它成了都江堰最主要的人文景点,不可错过。

xgs_0659

阅读全文

, , , , , , ,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的《登楼》是一首诗很熟悉的诗,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大多背过、默写过,而现在读来却是百般滋味。尤其里面的那句“万方多难此登临”,最合我现在的感受,就如同一道千年前的预言,如今灵了验。今年万方的案件几乎成了公司开业至今最大的赔案,可没少折磨人。
  当然,本文主要说的不是工作,而是“玉垒浮云变古今”,那“玉垒”便是此地,玉垒山。

  唐朝时期,这里曾为大唐和吐蕃的边境地带,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唐代宗刚刚平定历时八年,几乎耗尽大唐气数的安史之乱。那些年的内战,使得西部军队被撤回,让吐蕃有了可乘之机。宝应二年(公元763年),是代宗即位的第二年,吐蕃不给面子,就攻陷了首都长安,并改立李承宏为皇帝。
  不久,郭子仪神通附体,在长安失陷15日后重新收回,代宗复辟。来年,吐蕃依旧犯唐,并攻占了未来几天我们会去的松州等地。杜甫这首诗便写于此时: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形容大唐气象如同北极星一样稳定,吐蕃就不要自讨苦吃了。
  可惜,今日的玉垒山,并没有浮云。

xgs_0503

阅读全文

, , , , , , ,

  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这是一堆让人艳羡的头衔,绝大多数景区难以望其项背。
  一直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坝,或者一个复杂点的水利工程,类似于之前去过的三峡景区,而那里的自然风光确实并不咋样,断送了我继续去葛洲坝的念头,哪怕至今仍留着一点遗憾。可实在没有想到,都江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而非只大坝本身。让人后悔来晚了。

  进山门,第一个景点是城隍庙。
  关于城隍庙的历史,在景区内有两块牌子,上面的描述不大相同,一个写重建于乾隆年间,一个写重建于光绪年间,实在让人有些大跌眼镜。回来查资料,发现虽然不同,但均没有错。其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重建,后在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毁于火灾,次年,即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由当地知县组织再次重建。建议景区内的说明还是保持一致,或者多几个字,写清楚,避免让人云里雾里。
  1977年,部分建筑毁于火灾,1978年当地政府又重建,成今之规模,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多为清代和现代所建,相融合得较好,居深山茂林,傍一株春生秋落的古树,阒静安逸。

xgs_0429

阅读全文

, , , , , , ,

  都江堰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秦朝李冰父子的水利工程而得名,是“天府之源”。因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横断山脉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其最著名的都江堰和青城山风景名胜区不仅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在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内。

  一直想来这边,虽然从成都过来一个小时就够了,但也始终没有合适机会,这次终于来了。开车走错了路,严重怀疑智商不足以看懂导航,所以绕了半圈成都,很晚上才到。
  停车路边,休息一下,聊天时被小店的大狗叫得心惊胆颤。夜晚,在路边吃了辣辣的串串香,第二天又吃到了念叨了许久的耗儿鱼,麻辣味十足,便知足了。

  出发到都江堰,停车场出来,地图上显示有文庙,不愿错过,那便看看。同事说来了这里四五次,也没进过文庙,称那不是景点,浪费时间,我哈哈一笑。

  都江堰文庙,是川西地区最大的县级文庙,始建于五代年间(公元907-960年),明末毁于大火,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9年)迁到现今地址,之后屡有修葺。民国年间改为学校,一直到汶川地震前,还被都江堰中学占用着。因地震期间受损严重,学校迁走,开始启动重建,13年对外开放。
  这也挺好,退还了文物。院内遍植花草,古木参天,更能唤起人们对文化的尊重和敬重。

xgs_0399

阅读全文

, , , , , , ,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