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悉尼-北领地(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
曾几时起,花在旅游前做攻略的时间和花在旅行后整理所见所闻的时间,都早已超出了旅游本身。比如,去年的意大利之行,行程共17天,但前面的攻略时间,断断续续花了半年多,若是都折算到整天,估计也差不多个把月。回来之后,再把所见所闻弄清楚,读点书、查些资料,延伸出很多知识点,并记录下来,则几乎用了一年,都折算到整天,必然也远超过了旅行时间。
也许,这是我和别人不同的地方,所以才能记住这“行的万里路”或转成“读了万卷书”。
但随着工作越来越忙,事情越来越多,出行前的攻略准备,已大不如前。这次澳大利亚之行就忽略了三个方面:一是大堡礁遭遇台风后的备选行程;二是塔斯马尼亚的极光攻略;三是乌鲁鲁的星空。尤其后两者,来之前竟然不知,错过了极光实在让人可惜和懊恼。
新月西下,仰望着南半球星空,银河竟似水面般波光粼粼、起伏闪烁。不时有流星划过,对着深邃神秘的南十字星许下了心愿。虽然身临其境才知这里是世界顶级的观星地,但幸好没有错过什么。
这样美丽的星空和银河,让人有种莫名感动,至少我是第一次欣赏到。
先不感慨,回到那天的天黑之前,从卡塔丘塔赶过来,先去看乌鲁鲁的落日。
下了车,导游开始忙了起来,不一会就支起了桌子,放好了桌布,特意准备了香槟和一些甜食。这才发现到这里旅游的人大多会边野餐边等待,好不惬意。
乌鲁鲁的具体情况,下篇文章会讲,现在只是静静地看着被称作“澳大利亚心脏”的它,在夕阳下的颜色变化。那是各种攻略上都大力推荐的,因为它会随着太阳的角度而不断变换颜色,夕阳西下的这个过程尤其明显和美丽。看了一下相片时间,前后大概会持续约150秒。
因为这里是不允许留宿或者露营的,所以别指望在乌鲁鲁下拍星空,除非有特许证件,否则想拍只能回住处,当然效果有些差别,但也不大,我的24-70mm在住处也能拍到乌鲁鲁,那么大的石头,那么一马平川的地方,很容易拍到它和银河一起的样子。
囊中羞涩,所以我们住的是青年旅舍,四人间里的一个床位都要上千大洋,伪土豪着实心疼。不过,另外两个床位似乎空了一个晚上,倒也安逸。可我因为拍摄星轨,一夜几乎没睡多久,就没怎么上床,倒是免了一进一出,叨扰他人的麻烦。
这是个度假村,虽然北领地地广人稀,但游人集中于此时,有酒有闹,也算得热闹。
星空观测点距离住宿区有一定距离,但不远,可步行。为了确保观测效果和避免灯光干扰,一路上的路灯都是红外控制,有人路过时亮起,人走灯灭,设计很贴心。而老外似乎更喜欢社交或者热闹一些,所以一个晚上来这里观看的也超不过十人,大多看一两眼就走,拍照的就我一个…
也好,那就安安静静地欣赏一下星空吧。
星空的拍摄参数,大概为ISO 100,曝光60s,光圈随着光线而变化,因为上半夜有月光,所以始终需要调整。星轨的话,曝光时间延长到1200s,再长些更好,星轨线也会更长,但总担心失败,每每20min时就忍不住停了。另外,别忘了调手动对焦和关掉自动ISO,要B门,所以别忘带控制线。
星轨的中心,北半球是北极星,那南半球呢?这是个好问题,百度了很久,也没有找到答案,索性便自己花些时间好好学学。
首先有个概念,是天球。在天文学领域,人们古代曾幻想着所有星星都在一个球面上,它们就组成了天球,后来发现,虽然这不是客观事实,但很方便。比如,我们平时所说的星星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实际远近而是角度远近,只是弧度的概念,我们说北斗七星间的距离差不多,那便是角度,而实际上呢,若放在立体空间里,那可差的远了,因为还有离着地球远近的问题,有些看起来很近,实际差着十万八千里。天上两颗很近的,甚至重合的星星,很有可能离着很远很远,这取决于它们距离地球的远近差。所以,两颗星星,肉眼看起来离着差不多远,那也只是弧度的远近,而为了方便,我们往往只谈这个。想象着他们在一个假设的平面内,就有了天球的概念。
天球的中心是地球、太阳,也可以是观测者,因为观测者的位置不同时,看到的天球相差挺大,比如你在南半球看到的天球和在北半球看到的,就不一样。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北半球看不到南十字星。
地球有地轴,地轴往北,和天球相交,这个点叫北天极;地轴往南,和天球相交,这个点叫南天极。它们两个点,就是北半球和南半球星空旋转的中心,是我们拍摄星轨时的圆心。星轨的出现,是因为地球自转,24小时一圈是360度,1小时15度,曝光20分钟,刚好5度,一个小弧形。若是有时间,可以在同一个地点拍摄多张照片拼接,可成一个个美丽的同心圆。
北天极和南天极是两个很特殊,也比较荣耀的位置,各有一个星座,小熊座和南极座。
北半球比较巧合,在北天极的位置又刚好有一颗很亮的星,那就是属于小熊星座的北极星。而在南半球,南天极的位置上并没有比较亮的星,那一片区域内,肉眼所见的最靠近南天极的,是一颗五等星,被称作“南极星”,但它因为相对暗淡,亮度只有北极星的二十分之一,所以几乎没起到什么导航作用或指引作用,向来不被人们重视,大家也几乎不知它的存在。
在南半球,人们导航时更多还是用南十字星。从南十字星的十字架一竖向下,约4倍这一竖的距离,就是南天极,便是下图的圆心所示。
记得去年在沙坡头看星空,想到了杨柳松在《北方的空地》里,有一段是关于星空的描述,很赞同。说星空可以分为三等:三等是繁星星空,很多地方可见;二等是灿烂星空,在偏僻荒野或一些高山之巅可见;三等是水波星空,星辰点缀在片片光芒中,如水波荡漾、波光粼粼,只有在极高山巅、沙漠腹地,或荒凉的无人区可见。
无疑,这里该算一等星空的。
好几个小时。一个人立在荒野,阵阵凉风吹过,冻到骨子里,瑟瑟发抖,北半球刚入夏,南半球已经进入了秋天。听着手机里的歌曲循环,等待每张照片漫长的曝光时间里,望着星空发呆,若有所思。
星云锁链!没有你,就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