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游记(14)·云水谣土楼群

  云水谣土楼群是我们两天土楼游的最后一站,说它是个古镇,我说什么也不信,多么年轻的名字啊。直到昨天,我才知道,它原名“长教村”,真的是一个沿溪而成的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小镇。
  其最先名“张窖村”,是个张姓聚集地。明朝时有一私塾先生,名简德润,入赘一张姓无后的大户人家,连生三子,后又娶卢氏再生五子,其子均以“张简”为姓。
  一晃,到了清道光年间,后人张简逢泰,金榜题名。主考官说“张简”之姓不见于《百家姓》,令其择一而姓,遂去张就简。新科进士简逢泰衣锦还乡后,村里宗亲纷纷效仿,以简为姓。那张窖村的村名就显得尴尬了,经大家商议,去“弓”留“长”,“张窖”改“长窖”。但因“长窖”比较生僻,也有点俗气,故取谐音“长教”。

  古村里,有些结实的土楼,人们择众而居,有条铮亮的鹅卵石驿道,还有不少几百年的榕树,都傍着长教溪两岸,不仅风景迤逦,又被外界知之甚少,一派岁月静好模样。
  那条古老的驿道,顺着溪水绵延十余里。据考证,是古时从汀州府到漳州府的必经之路。官人骑马,清脆的蹄声吸引了长教人的向往目光;驮夫马帮,苦涩的汗水浸透清亮了鹅卵青石;远行游子,沉重的行囊挡住了父母妻儿的泪眼模糊,或者进京赶考,或者移民台湾,或者下南洋,很多人一去未回。

XGS_4551 继续阅读“福建游记(14)·云水谣土楼群”

福建游记(13)·高北-河坑土楼群

  说了那么多关于土楼的内容,土楼为什么叫土楼?因为是土建的,但如何用土建成?
  这是一个庞大的建筑工程,在北方建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成,何况一个巨大的土楼。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短则几年,长达几十年。

  首先,一般是一个家族或几个家族的几户或十几户,要坐在一起商量选址、规模、结构、用料、房间数量,还要商量用地、资金、劳力、工期等等,有一个大概雏形。之后,要聘请风水先生进行修订,汉族老百姓的大事小事,几千年来都少不了这一道工序,尤其盖房和结婚。他们初步确定好方案后,再请泥水匠做可行性评估,这期间有任何改动,恐怕都要再经过家族会议-风水先生-泥水匠间不停地商议、修订和妥协,形成最终方案。这是一个极其漫长和磨人的过程。

  方案确定后,选择黄道吉日,进入施工环节。第一步是基础,土楼的基础是石基。
  土楼的年代不好判断时,可以先看基础。在古代,没有石灰和水泥的年代,基础就是利用当地大小不一的石材进行干砌,如下面这个。用有棱有角大小不一的石料砌出平整面,特别是圆形土楼的基础,这着实属于一门过硬技术。据称,在土楼建造中因为砌筑技术不过关而造成石脚开裂、墙体开裂的情形屡见不鲜。

XGS_4461 继续阅读“福建游记(13)·高北-河坑土楼群”

福建游记(12)·田螺坑土楼群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通过卫星发现了中国闽西南山岭中,有着数量惊人、规模庞大类似于“导弹发射井”或“核反应堆”的建筑,还时不时冒着白烟,震惊了白宫。据传,此后拍了大量卫星照片研究这部分地区。
  改革开放后,美国贝里夫妇专程来到福建南靖的土楼群考察,出具了一份《中国南部调查报告》,提及卫星监控疑似的“隐秘军事力量”原是土楼民居。从此,土楼名扬天下。一批批国内外专家慕名而来。当时考察的那几个楼,如今被爱吃的国人戏称为“四菜一汤”。

  其位于田螺坑土楼群,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始祖黄氏名黄百三郎。
  其是一个养鸭人,充分利用此处山涧溪地,富产田螺的优势,积累了一些财富。大多国人的传统思想,都是赚钱后先盖房,于是找来山水先生,选好位置,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开始盖了第一座土楼,方形楼,名“步云楼”,就是“四菜一汤”的“汤”。
  之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黄氏后人又建成了和昌楼,是“四菜一汤”的第一盘“菜”。再后,1930年建振昌楼,1936年建瑞云楼,1966年建文昌楼,年代都不远了。

  驱车而来,路过观景台。正是因说此处夜景好看,所以才定于此处住宿。

XGS_4326 继续阅读“福建游记(12)·田螺坑土楼群”

福建游记(11)·洪坑土楼群

  接上文,这片水深火热的环境,促使着演变出了土楼。
  为防御敌人,人们聚在一起,没有官方介入构建城墙,只能升级自身民居。不管福佬人还是客家人,都首先想到了老家房子,可不论北方四合院、江浙水乡民居、徽派粉墙黛瓦,都没有如此般防御需求,被一一放弃。

  根据研究,土楼的进化最先是由四合院开始的。以坐南朝北三堂两进院为例,先东西两侧厢房加高,称之“横屋”,再三堂的后堂加高加厚至三五层,就成了五凤楼。因站在前方看去,高低错落,形似五只凤凰而得名。
  实际使用中,发现连接五凤楼横屋和三堂的连廊比较薄弱,而且除了后堂,前堂、中堂也比较薄弱。所以,慢慢地把两横和后堂连到了一起,又把前堂加长加高,组成了一个四方形。从前往后看去,后堂最高,横屋居中,前堂最矮,左右对称,没有连廊,被称之“府第式方楼”。而此时的中堂还是一层,已经变得相对矮小。
  随后,又将四面的横屋与前后堂变得一样高,并连通,仅留一处大门,方楼正式成型,中堂或已消失。

  最后的进化是圆楼。没有了拐角,更加易守难攻,而且相同周长和建筑材料下,面积提升了近30%。最主要的,人们不再按社会地位分配房间,各门各户平均,消除了等级尊卑,更容易增强内部凝聚。土楼不是一户,而是一个家族很多户,互帮互助时才能在受到攻击时,坚守数月不出,凝聚力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土楼进化过程中的各种类型,在洪坑土楼群都可看到。这是夜幕下的振成楼。

XGS_4287 继续阅读“福建游记(11)·洪坑土楼群”

福建游记(10)·初溪土楼群

  汉族太大了,所以研究汉族这个群体时,对其不同分支衍生出了民系的概念,指一个民族内部,有着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相互之间互为认同的群体。
  我们将汉族分为八大民系,前面汀州游记里所讲的客家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唯一一个不是以地域命名的民系,也是最早被冠以“民系”称呼的汉族分支。其他七个民系包括:北方民系、晋绥民系、吴越民系、八闽民系、湖湘民系、广府民系、赣江民系。

  土楼一带的八闽民系,是指从江淮迁入,并与当地人融合的汉族,以闽南话为主,分布在闽南及沿海;而这一带的客家民系,是指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的汉族,以客家话为主。双方互相蔑称为福佬人和客仔鬼。
  明清时期,客家人人口激增,促使他们由内陆向东扩张,而沿海的福佬人则受倭寇骚扰,再加之清政府的海禁压力,生活区域被不断压缩,被迫向西迁徙,两者在闽中山峦起伏、虫兽出没的博平岭相遇,即今天的龙岩和漳州之间,常发生资源和地域的掠夺。
  汉族两大民系的斗争,再加上倭寇、野兽,和与当地土著人的冲突,这里可称之水深火热。生逢乱世的人们,只能以各自的血缘为纽带,择众而居,方能保护身家性命,所以逐渐进化出了防御性能为主的土楼。

  第一站初溪土楼群。登高而望,原来土楼并非只有人们惯常以为的圆形,细看这个村落,便以方形为主。

XGS_3837 继续阅读“福建游记(10)·初溪土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