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大陆最南

  广东,湛江,徐闻,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台风登陆点之一,这次来的地方,17级的超强台风刚刚离去。
  威马逊,着实让人累了一把。

  惨状不用我过多描述,各种新闻里都有,央视也对这个建国来罕见的台风给了过多关照。接到消息时,北京到湛江的飞机都没了票,便先飞到广州,然后半夜开车过来,似乎开了六七个小时不止。
  报损数字每天变化,动辄千万级,亦有过亿者,有的惨烈、有的悲壮、还有的满地鸡毛。又累又晒,却也有苦有乐,如今回想起来,想着晒红的胳膊、咸咸的海水、半夜的会议,都成了记忆与经历,还算不错。

  海边,风电场,台风过后的天空湛蓝,白云成帆,下面的土地与植被红绿相间,再加上云朵斑驳的影子,景色竟是美极。若不是台风,我们也不会跑到这么偏的地方,距离最近的县城也要三个小时车程。
  学会感激,并享受着每次出差,收获便会增多,心情亦是明朗。如眼前景色,可以很惨,抑或很美,这取决于你镜头选择的角度。不好意思,最近变得说教和啰嗦。

继续阅读“徐闻,大陆最南”

广东

  每天都在还账,补着那些漏下的游记,依旧缺着觉。

  广东,这是五月份的时候。当时来说,来这边的次数并不多,是第二次。
  到了东莞,按照朋友的话说,来晚了,没有赶上好时候。想着朋友烟雾缭绕后,那种故作深沉,饱经世事,万物精通的装蒜眼神,我实在不愿揭露他花费100元以上都要报老婆审批的伤疤。

  呆了几天,印象并不是很深刻,都是些零散记忆,大水过后家具城的霉味、泥沙和横七竖八的家具沙发,河里一刻不停地捕鱼村民和偶尔飘过的鱼腥,不管是否有着太阳都会不定期飘落的雨点,索然无味的蒸菜、粤菜和相对爽口的湖南菜,酒店里被水浸泡后铺满地的财务资料。还有暴雨中赶回广州,车窗一片模糊,耳机里响着李宗盛苍老的声音。

  从酒店窗户望出去,东莞偏偏的地方,距离深圳更近些,实在与想象中有着些差别。

继续阅读“广东”

汕头

  汕头,又名“鮀城”,是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有着“百载商埠”之称。其属于中国最早富起来的一批城市,经常出现在和改革开放相关的报道中,对此并不陌生,也是一个一直想看看的城市。

  “饿死不打工”,是很多人对潮汕人的评价。缘于这里大多数人在很小的时候便帮助家里或者他人照看店铺,逐渐有了经商头脑,即使身上只有几十元,也会想着自己如何当老板,天生带着那么一股拼劲,如同一首歌,“爱拼才会赢”。
  李嘉诚、黄光裕、马化腾等都是潮汕人人,中国最大的玩具、内衣、音像、化妆品生产基地都在这里。

  早晨接到通知,下午便飞到了这边,匆匆忙忙。虽说也呆了四五天,但一直忙于工作,连觉都不够睡,哪个景点都没去逛。只是部分案件的现场在海边,匆忙间,用手机留下了几张照片。

继续阅读“汕头”

荔枝湾

  这里好久没有更新了,不知道忙算不算一种理由?或者只是一个借口。
  最近又确实太忙,忙得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幸好上个周末,能够放下大多事情,屏蔽大多压力,爬到四川某山头的桃树下午休,不去想任何事,就那么静静地靠着,清风、阳光、散漫、流光。幻想着光影斑驳,桃花翩翩,微风撩面,清香沁人。就那么静静地让时间那么走了,即使知道它并不多,很珍贵。
  只可惜,短暂的一次放松,是在连续一周出差的基础上,那些积压的大量工作,终在周一时带着烦躁井喷,着实让人来不及回味那段美好而短暂的安逸。有哲人说,对事物的美好感受,大多是靠回味来建立的。就像刚吃完牛肉干,还来不及咽下,却被塞了一口榴莲,便各般滋味了。

  心有些乱,思考也太少,所以常常跑题。再回到一月份的广东,逛完陈家祠出来,时间尚早,便在广州市内闲逛,喜欢古迹,便朝着荔枝湾一路走来。途径梁氏宗祠。

继续阅读“荔枝湾”

陈家祠

  一直比较喜欢古建筑,那到了广州,有一个地方不能错过,便是陈家祠。所以,一经有了些自由时间,便避开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这里。

  其始建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完成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由其时广东七十二县的陈姓人家联合出资。不仅作为祠堂,还为本族人参加科举考试提供住处,故又名“陈氏书院”。现又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谈到这个,前几天给农村老家电话,说到了给孩子起名字。老爸说,目前天津的所有肖姓人家正在组织做家谱续编,这几天便会有人到我们村做调查。虽然我们这里只有一个家族,目前也就大概几十人而已。
  这样想来,自己家族的意识还挺强烈,至少我们这一大家,所有人的名字都是三个字,第二个字代表辈份,是按照家谱严格排下来的,起名字,只选第三个字。这样即使未见过面的同姓人遇到,一问名字便知道辈分大小了。虽然现在早已没有那么严格,也没什么明文规定,但似乎大家都在遵守,至少我挺喜欢这样。

  跑题了,陈家祠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传统建筑,是岭南建筑艺术的代表和集大成之作。如同这一进院的一隅,巧笔勾勒、精雕细琢,可见一斑。

继续阅读“陈家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