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其他、钱币展

  佛像展旁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在这方面确实孤陋寡闻,看不大懂。一眼望去,只感觉和其他博物馆内的展品大同小异,都是那些样子,都是那些年代。反倒是感觉要算湖北省博物馆在这方面的展览更好,不仅有曾侯乙编钟的震撼,越王剑、夫差矛的神奇,而且展品也更加多样,要精彩得多。
  也许这是个门外汉的看法吧,外行看热闹嘛。

  不过,被称为“镇国之宝”的后母戊鼎,是第一次见到真身,来国博主要就是来看它。昨天又看到新闻,圆明园鼠首、兔首高调入藏国博,看来有机会还要过去一次。
  国博称其“后母戊鼎”,估计这是代表官方进行了更名。甲骨文中,字的反写与正写并存,“司”与“后”是同一个字形,当初郭沫若曾认为“司”字有祭祀之意,故名其“司母戊鼎”,沿用至今。而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应为“后”字,取“王后”之意。根据越来越多的同时期古物出土,此类物品上铭刻名词要比动词更合理得多,故有更名。

继续阅读“国家博物馆·其他、钱币展”

国家博物馆·佛像展

  相对于其他,略微喜欢佛教文化一些。也许是平时旅游,所参观的古迹或文化景点中,多与宗教有关。而旅游中的另一个文化大类,民族民俗,似乎对于在景区一走而过的游客,其表象早已与众多的小商小贩联系起来,被披上了一层廉价、重复的眼光,从心里已经难以在羼杂、林目的信息中去接受它们。
  目前,似乎比较久远和古老的建筑物和景点,大多是寺庙。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道教和儒教的寺庙少之又少。本来散落各地的文庙、武庙应该留存的,但因为各种原因而被破坏。土地庙、龙王庙同样拥有较多的数量,但因一般规格较低,而难以得到长久保存。
  国家博物馆里有《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过来看看。

  宋代以后,木雕佛像开始流行,而且经历了一个盛唐的文化积淀,佛像追求美的表象而不失宗教端庄,线条简单却又流畅精美,如这个宋代的彩绘木雕观音像,面部的雕刻精美绝伦。
  “神态安详,双目下视,似以无限悲悯的神情关注着人间。”

继续阅读“国家博物馆·佛像展”

国家博物馆·瓷器展

  国家博物馆,一直想要过来,却始终没有安排。相对于这类的景点,我似乎显得有些浮躁了。妻有了身孕,行动不便,周末无所事事,索性过来溜达溜达。
  其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人民大会堂对面。似乎从某一年开始,北京的博物馆均开始免费对外开放,即使如此,里面的人依旧不算多。看到不少父亲带着小女儿过来,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我的兴趣。
  除了陕西博物馆数次路过错过外,其他几个国内相对较大的博物馆大多已经去过。但每次出来,都会感慨自己的匮乏。是的,见闻愈广,求知愈渴。国家博物馆,所呈现的信息量必然也是巨大的。

  这里有几个专题展览,首先去的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
  此为清乾隆黄地粉彩番莲八吉祥纹贲巴瓶。这是藏传佛教中,在佛事活动中的净水瓶。明清两代,中央政权和达赖班禅的交流相对密切,加上北京建了不少藏传佛教寺庙,这类器物出现了不少。皇家的代表色彩为地,清朝登峰造极的粉彩,艳丽而不失法事之庄严,很是不错。

继续阅读“国家博物馆·瓷器展”

天目湖·报恩禅寺

  打开地图,发现天目湖边有个寺庙,虽然有些绕路,毕竟感兴趣,所以前往。其实在旅行中,若时常保持一个探索的心态,总会有些意外收获。当然也有走了很久发现被忽悠,或者时常觉得并非“物有所值”,甚至景观让人大呼失望的时候,但若因此而不再愿意多走几步,那惊喜和收获也会随之越来也少。
  这次收获了一个意外。

  报恩禅寺始建于南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余年,原大雄宝殿和藏经阁毁于清嘉庆年间的大火,而其余建筑则在日本侵华期间被夷为了平地。现仅存一块有着1200年历史的赑屃石碑,存于天王殿院落。
  其原址位于溧阳市区,近些年迁址过来,重建时又融合了泰国寺院风格,故成今之模样。因位于天目湖的西北角,从停着很多旅游大巴的山水园门口过来,要绕一段路,所以这里基本无游人。

  不论屋檐下的象形图案,还是门前石狮,甚至屋顶、廊柱,都与国内众多寺院的山门不同。

继续阅读“天目湖·报恩禅寺”

天目湖·太公山

  有突发事件,出发去江苏溧阳。
  赶上了暴雨,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如同马刺与湖人的总决赛比分,毫不讲理地交替着。

  工作地点距离天目湖仅有十几分钟车程,故转天工作结束后,与一同事过来转了转。
  虽说名湖,其实是沙河和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刚才又对着地图比了比,从东偏北至西偏南方向,两个水库犹如两个眼睛,再加之其本属于天目山余脉,故得名“天目湖”。沿两湖之中心,西偏南方向还有个小塘,竟恰似长了个樱桃小口。
  天目湖是我国首批4A级景区,水质很棒,为江苏境内之首。当地特产天目湖啤酒,在江苏市场占有率第一,又为人民大会堂特供,搭配着特色菜砂锅鱼头,的确享受。

  风雨欲来的天气。

继续阅读“天目湖·太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