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悉尼-北领地(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
为什么要来这里?花了5倍于北京到澳大利亚往返机票的成本过来,就来看看这些石头?是因为它的名气大,还是因为它的不容易到达,好彰显一下自己的独立逼格?又或许皆有之吧。
最近的医院在450公里以外,景区的大奔坏了,最近的4S店相离2000公里,超市的东西有点贵,但东西南北各走出500公里范围,也找不到第二家,这里就是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在沙漠和戈壁滩的腹地,在澳洲的北领地(Northern Territory)。
北领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北部,首府是达尔文。其地广人稀,约占澳大利亚总面积的20%,相当于8个河南省的面积,将近40个台湾省的面积,人口呢?20多万,和我们公司整个集团的人加起来,差不多。这得多地广人稀啊。北京人口数量是其百倍,面积却又是其百分之一,情何以堪。
北领地的五分之四面积位于热带范围,普遍高温干旱,从飞机上可看,这里大片红土地,地表裸露着,有点生命禁区的感觉。只有靠近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的地方有些树木,颜色黑了些。
虽然乌鲁鲁名气大,几乎举世皆知,但我们第一站是由36块巨石组成的卡塔丘塔,便是下图的巨石阵。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单反, 摄影, 澳大利亚, 足迹
D9:悉尼-蓝山国家公园
最近看到一个朋友圈,加上身边之人的经历,时常想到三观问题。
你喜欢每周买束鲜花装扮生活,他却觉得你败家;你读了一本不错的书要和人分享,他却觉得生活已远离象牙塔别再装成个文青;你盘算着一趟异乡文化远行,他却觉得你乱花钱不如买点衣物;你加班辛苦却感到了成就感,他却说你为了那点工资何至于那么拼命;你觉得过生日是两人间的事,他却要大操大办醉酒如泥没个拥抱;你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他却认为无酒无肉无利无朋友,每个周末觥筹交错吹天夸地。
分享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别人眼里的装;倾诉痛苦,倾诉错了人,就成了别人眼里的矫情。
所谓对的人或错的人,说的便是三观的合与不合。
有些人在一起相处顺畅,无需多说,自然懂得,少了些误解和纠结;而有些人在一起却每每一点小事就纠结,陷入不停解释的怪圈,怄气别扭,各自憋屈。这便是不合。
而三观相合,却不一定非要相同。你喜欢安稳的生活,也能支持我倾力打拼;你喜欢西餐牛排,也懂我路边撸串的快感;你喜欢周末在家悠闲度日,也可随着我游历四方。有此,足可。
世界很大,人来人往,珍惜相合之人。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世界自然遗产, 单反, 摄影, 澳大利亚, 足迹
D9:悉尼-蓝山国家公园
今天安排了蓝山国家公园,它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是我们来这里的主要理由。
离着悉尼市区不算远,有火车直达。不喜欢跟团游,也不愿走马观花,于是便自己查攻略、下地图,清晨六点半出发,火车-公交-步行,终于到了景区。
当然,路上少不了问来问去的,毕竟它虽然挺火,但网上实用的中文攻略却少得可怜,而且大部分都是坐坐缆车便回;或者坐那个我们感觉异常奢侈的景区巴士,下车照相,上车睡觉;也没有几个描述些有点挑战性的徒步路线,总归要去谷底的森林里转转,否则来趟蓝山也实在太没意思了。
蓝山长着大面积的尤加利树,它是澳洲的国树,考拉便以它为食物。在国内,它有个很为人熟悉的名字,被称作“桉树”,原产地虽是澳洲,但如今已经遍布全球,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它的快速生长和成材,是伴随着对土壤中大量水源的需求的,大面积种植桉树后,一般都会伴随着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保水能力降低,土地肥力下降,甚至发生沙化等现象。在国内,桉树又被称作“霸王树”,如今很多地方已经开始禁种。
蓝山的尤加利树,树叶会在空气中释放出小油滴而形成蓝雾,蓝山因此而得名,有些角度尤为明显。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世界自然遗产, 单反, 摄影, 澳大利亚, 足迹
D8:墨尔本(圣保罗大教堂-皇家展览馆-圣帕特里克主教座堂-库克船长小屋)-悉尼
今天本是墨尔本的休闲一日游,也愣是走够了两万步,人闲不住,怎么游都累。
墨尔本(Melbourne),维多利亚州的首府,为澳洲第二大城市,仅次于悉尼,但比起悉尼满大街的钢筋混凝土,这里留存了大量英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底蕴更厚些,誉为“澳大利亚文化之都”。此外还是“教堂之城”,不论圣保罗大教堂,还是圣帕特里克主教座堂,终究都带给了我们震撼。
墨尔本总该算是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自然不错,绿化面积却也高达40%,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对比魔都上海、霾都北京等国内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便拉起仇恨了。
这里在1835年之前,几乎是没有人的,历史上有记录的是1836年,人口总量177。1847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宣告墨尔本市(City of Melbourne)成立。之后几年,在1851年发现了金矿,于是大量的人口(美国人为主)从各地赶来,其中也有大量华工。一定程度上,是他们促进了墨尔本的人口聚集、城市发展,并奠定了今后的发展基础。在这个时期,相对于美国的旧金山,华人称墨尔本为“新金山”。
如今的这里,几乎是澳洲最受国人喜爱的城市,人们似乎也更喜欢标榜自己的旅行是一次文化之旅,墨尔本在这片文化贫瘠的大洲上,便成了天堂。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单反, 摄影, 澳大利亚, 足迹
D8:墨尔本(圣保罗大教堂-皇家展览馆-圣帕特里克主教座堂-库克船长小屋)-悉尼
在墨尔本闲逛,不经意间看到一座很震撼的教堂,在整个澳洲之行,都属于前几的。可直到写游记,才知道它的名字是圣帕特里克主教座堂(St Patrick’s Cathedral),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复兴式建筑,也是南半球最高的教堂。但偌厚的一本lonely planet,留给它的介绍,也就这几句话而已。
圣帕特里克(又译为“圣博德”),是爱尔兰天主教第二任主教,是爱尔兰的圣人和守护神。传说在公元432年,圣帕特里克来到爱尔兰,愤怒的异教徒企图用石头砸死他,但他临危不惧,摘下一片三叶草,阐明了圣父、圣子、圣神三位一体的教义,然后激情演说,感动了爱尔兰人,并接受洗礼皈依了天主教。
公元493年3月17日,圣帕特里克去世,爱尔兰人将这一天定为“圣帕特里克节”,也成了国庆日。
在这一天,爱尔兰人会佩戴三叶草,也就是苜蓿草。记得在南京工作的半年,那里几乎遍地都有,也曾天真地在城墙上徒劳地寻找着十万分之一变异率而成的四叶草。因为极为罕见,它在全球范围内都被赋予了特殊意义:一片代表声誉、一片代表财富、一片代表爱情、一片代表健康,四叶草才拥有全部。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单反, 摄影, 澳大利亚, 足迹